福州為什么叫福州?
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是福建省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1]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6個區、6個縣、和1個縣級市,總面積1196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15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780萬人,城鎮化率70.5%。 [2-3]
福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中國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4] ,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后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5] 、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4] 、國家環保模范城 [6] 、全國雙擁模范城市 [7] 、全國文明城市 [8] 等稱號。
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所環抱,依山傍水,內河密布,自然風光秀美,是福建省歷來重點發展的中心城市。福州是兩院院士,和進士之鄉,自古文風鼎盛,人杰地靈,如今著名的“三坊七巷”里就曾先后走出過如嚴復、冰心、陳寶琛、林覺民、林則徐等中國近代史上眾多名人。鴉片戰爭之后,福州開放較早,逐步形成了前代激勵后世的良性讀書風氣和勇敢闖世界的價值觀。
福州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曇石山文化至中原商周時期的黃土侖類型,表明閩族先民們已在此以漁獵、采集,或從事原始農耕,使用磨制石錛、石斧、石刀等石器;已掌握紡織、制陶等生產技術和相應的裝飾藝術。戰國秦漢,福州閩族先民與越王勾踐后裔融合形成閩越族地方政權。1992年、1998年、1999年,分別在鼓屏路錢塘巷西口基建工地、屏山菜市場基建工地、歐冶池畔省財政廳基建工地,發現漢代文化堆積層,出土有漢代龍鳳紋瓦當、萬歲紋瓦當、布紋磚、筒瓦、板瓦堆積和建筑基址等;與此同時,在新店古城村發現漢代城址遺跡等,都為《史記》有關閩越國都冶
2018年福州區劃
城的記載提供新的實物佐證。自從漢武帝平定閩越,遷民于江淮之間后,福州這一繁榮的地方王國曾一度凋零衰落。晉太康三年(282年),太守嚴高筑子城,鑿西湖、東湖灌溉農田;東晉衣冠士族與百姓南渡,許多姓氏舉族入閩,帶來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福州經濟、文化的復蘇與發展。福州城郊就發現眾多的晉代與南朝的墓葬;1982年,福州懷安窯址發掘,出土3000多件器物,發現有南朝款識的窯具。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福州為都督府,府治設在州城內(今鼓屏路),福州之名始用至今。唐末,王審知主閩,建閩國,在子城外筑羅城和南北夾城,北面橫跨越王山(即屏山),并將南面九仙山(即于山)、烏石山圍入城中,開鑿了繞護羅城南、東、西三面的大壕溝,奠定“三山鼎峙,一水環流”的獨特城市格局,福州從而有“三山”別稱。宋治平二年(1065年),張伯玉知福州,編戶植榕,綠蔭滿城,使“榕城”福州聲名遠播。其后,蔡襄、程師孟、曾鞏、趙汝愚、梁克家、辛棄疾等諸多名人相繼主政福州,勵精圖治,促進經濟文化發展,福州遂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宋末、明末福州兩度成為臨時國都。鴉片戰爭后,福州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隨著洋務運動興起,福州船政成為中國近代海軍搖籃,又是中國近代文教和科技人才的搖籃之一。
福州位于歐亞大陸東南邊緣,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臺灣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市,南接莆田市,東瀕東海,居于亞太經濟圈中國東南的黃金海岸。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57平方千米 [26] 。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137千米。 [27]
地形地貌
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2154平方千米,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千米。南部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為山地,從西南向東傾斜;西部為中低山地;東部丘陵平原相間。山地、丘陵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鷲峰、戴云兩山脈斜切南北,閩江橫貫市區東流入海。 [28]
氣候條件
福州地勢圖 [29]
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33~37℃。極端氣溫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為四大火爐之首。年相對濕度約77%。常出現熱島效應,又福州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偏南風為主。7~9月天氣炎熱,是臺風活動集中期,每年平均臺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節為每年4~11月。福州冬季一般無雪。有時在鼓山等海拔較高地區有零星降雪。不過冬季有雨,氣候相對較為濕潤。 [30]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