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建設危廢暫存庫,建設完畢后需要辦理哪些手續?比如:需要當地環保局進行驗收嗎?
答:
1.消防支隊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意見書。
2.消防支隊的建筑工程消防驗收意見書。
3.當地政府的建設工程竣工備案證。
4.當地政府環保部門的環境評估證。
5.委托第三方制作的應急預案,報當地安監局審批。
6.庫房比較大的要有規劃設計院的圖紙。
對企業報送的項目申請報告從哪些方面核準?
根據上述有關規定,項目核準機關對投資項目的核準應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項目目標定位及規劃背景。要從整體戰略的角度來論證項目,強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重大專項規劃、地區和行業發展規劃等對項目的指導作用,分析項目建設與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的銜接和協調。
(2)土地利用方案。項目占用土地應符合國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嚴格執行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切實做到依法、科學、合理用地。
(3)資源利用方案和效率。要從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節約型社會的角度,對項目的資源開發利用方案以及節能、節水措施進行分析論證。
(4)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方案。為保護公眾利益,對涉及征地及移民搬遷的項目,應對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
(5)生態環境影響。要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認真分析論證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采取切實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還要特別注意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和自然景觀等。
(6)區域經濟影響分析。對具有重要區域經濟影響的項目,應分析項目的影響效果,提出協調項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并對有關經濟政策的影響進行分析論證。
(7)社會影響分析。在項目核準中,要從項目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工程項目與當地社會環境的相互適應性和社會可接受性等方面,判斷項目的社會可行性,提出協調項目與當地的各種社會關系、規避社會風險、促進項目順利實施的對策建議。
(8)資源配置的經濟效果分析。政府核準企業投資項目時,將重視經濟外部性分析,從全社會的角度分析相關社會成員所負擔的經濟費用及獲得的效益,評價項目投資的資源配置效率,追求投資項目的公眾效益最大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