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醫療廢物的分類管理
在工作中常出現有的醫生將感染性廢物如:被血液污染的手套、敷料、棉簽等放入生活垃圾桶內;將損傷性廢物如:一次性刀片、針頭等放入感染性垃圾桶內;有的護士在繁忙的工作中為了省事、省時把不同的廢棄物放入同一廢物桶內。實習生(包括實習醫生、護士)在進入醫院前很少接觸規范化的醫療廢物分類,他們要完全掌握分類標準需要一段時間和帶教老師的指導。另外保潔員、病人、陪護人員對醫療廢物分類不認識,他們產生的廢物難以按標準分類。
1、廢物分裝桶擺放和標識不當 每個地點所產生的廢物不同,設置的廢物分裝桶種類少,廢物產生后容易混裝;在臨床科室需要經常把治療車推進病房作治療,產生的醫療廢物主要有不可回收的生活廢物、感染性廢物、銳器、不可回收一次性醫療用品。治療車上只能放小的容器,標識的字體小不醒目,醫療廢物產生后容易混裝。另外采用帶蓋的塑料膠桶裝感染性廢物,不便于操作,常常出現不蓋桶蓋,廢物產生的異味污染環境。
2、醫療廢物容量過多 如損傷性廢物容器要求裝2/3滿時要更換,但是為了節約成本,部分科室出現包裝過滿外溢,對醫務人員及收集人員易e69da5e887aaa686964616f產生職業傷害危險。在工作量大的科室,感染性廢物回收不及時,過度裝載,造成外露,污染周圍環境。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