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常規五個環節?
教學五項常規是:1、備課;2、上課;3、作業批改;4、輔導;5、認真檢測評價學生。教學五項常規也就是教學五環節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認真備課
備課是教師的職業勞動,它的基本任務是在把握課標、吃透教材、了解學情的情況下,依據教學規律進行課堂教學的創造性設計,因此,它是上好課的前提和關鍵。認真備課是要做到深鉆教材,研究教法,制定教學計劃,教案課時準備充分,不打無準備之仗。
研究教材,可以借鑒大量的參考資料,但切忌照抄照搬,自己不動腦。這樣的備課既浪費時間、又收效不大。
如果我們都做到認真研究教材,深入體會教材編寫意圖,自然就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二、認真上課
1、按課表上課。教師不得擅自停課,私自調課、代課。
2、做好課前準備。上課前10分鐘準備好教材、備課本、教具、學具、儀器、圖片等。教師進入教室,不應中途出入。
3、使用普通話教學。舉止文明,穿著大方,儀表端正,教態親切、熱情。課堂上禁止使用手機,專職體育教師必須著運動服、穿運動鞋上課,嚴禁放羊式教學。
4、依案施教,并適時利用課堂生成性教學資源改進課堂教學。
5、課堂上處理好主體與主導、全體與個體之間的辨證關系,提倡學習方式的變革,激發興趣,啟迪思維,重在學生觀察、思維、表達、操作以及自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6、教師的講授保證做到準確無誤,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益,課堂作業當堂完成。
7、板書工整,書寫、演示規范,可視性好。
8、上課不遲到,下課不拖堂。注意教學衛生,保護學生健康,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坐姿、握筆方法和其它不良的學習習慣。
9、充分發揮教學設施、設備和媒體的作用,從內容出發,擇其所需,講求實效。
10、師生平等,互相尊重,教學民主,不允許譏諷、漫罵、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上、下課師生行規定禮節。
三、認真批改作業。
作業設計力求體現科學性、趣味性、有針對性,減少無效勞動。背誦、默寫等課后練習。
1、嚴格控制課外作業總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
2、提倡作業形式多樣化。教師應布置學生適量的、切實可行的課外非書面作業,如觀察、調查、制作、朗讀、閱讀、預習等,教師應作相應的指導與評價。
3、對學生的作業要求格式統一,書寫規范,卷面整潔。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未做的要補做,做錯的要更正,但不允許以做作業來懲罰學生。要訓練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自我檢查,自我訂正、修改作業的習慣,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之間互批自改,但不允許用學生批改作業來代替老師批改作業。
4、教師批改作業要認真及時,按要求布置的作業要全批全改。
5、對作業批改要用規范的批改符號。
6、教師批改作業時應作適當的做批改記錄,特別是對具有獨創性或有代表性錯誤的應予詳細記錄,以作為講評和輔導的依據。
四、認真輔導
1、從認知基礎、情感態度、學習習慣等多方面對后進生進行綜合分析,制定有針對性、有重點的輔導及轉化措施。
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到分學習能力層次的學生輔導,做到輔導課上人人有收獲,每次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3、輔導要耐心細致,對學生充滿愛心和信心,輔導時要講究語言策略,要講究技巧,盡量做到啟發輔導,對于作業輔導,爭取做到面批。
五、認真檢測評價學生
1、按教學計劃開設的課程都要進行考查或考試,統一采用我校規定評定學生學業成績。教師應在全冊新課結束前根據全期教學內容制定復習計劃,組織學生全面復習。
2、各科檢測成績結束后。教師要進行全面質量分析,成文備案,學校或教師不得按學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張榜公布。
3、在考查考試中要嚴肅紀律,禁止弄虛作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