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轉站項目投資多少建設
垃圾中轉站項目投資建設,需根據具體參數來報價及建設,也可咨詢專業生產垃圾中轉站廠家。
概述 1.1.項目名稱及性質 項目名稱:********** 主辦單位:************ 建設地點:*************** 項目性質:污水管道更新 1.2.編制依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4、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96) 5、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 6、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7、 《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 8、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 9、 國家、省、市其它相關的法規、文件 1.3.編制原則 1、合理布局,總體設計,充分利用現有地形。 2、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減少二次污染。 3、根據設計的合理性原則和工藝需要,盡量利用現有場地,盡量減少新占土地,節省項目投資和管理費用。 4、以技術、經濟、環境效益的綜合評價為決策依據,進行多方案的論證分析。 5、方便施工與后期維護管養。 1.4.編制范圍和內容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范圍和內容具體包括: 1、分析并確定污水排放標準。 2、明確污水管道改造、新建工程規模。 3、污水管道工程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第二章 工程背景 2.1.城市概況 南京為江蘇省會所在地,為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是江蘇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長江流域主要的中心城市。南京作為長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長江三角洲樞紐城市,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有必要也有能力充分利用其跨省域的綜合吸引力,充分發揮其經濟輻射作用。 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南京市人口總規模已達623.8萬人,全市人口居住在城鎮的為443.5萬人,占總人口的71.09%。根據都市圈“重點發展外圍城鎮,適度擴展主城用地”的布局原則,主城規劃范圍為繞城公路以內,西北抵長江,東北至笆斗山,東至馬群,南到雙龍街,西南至雙閘,規劃用地面積為243平方公里;綜合考慮人口發展趨勢和主城的用地限制,規劃主城人口2010年為210萬人左右。 南京位于長江下游,東距入海口約300公里,西靠皖南丘陵,北接江淮平原,南望太湖水網。境內綿亙寧鎮山脈西段,長江橫貫東西,秦淮河蜿蜒穿行,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秀麗。南京市是江蘇省低山、丘陵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區之一,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洲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南京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分布不勻,夏季雨量集中,6―8月降水量約占全年的45%,一般6―7月為梅雨期,8―9月又多受臺風影響,經常有較大暴雨和不穩定天氣出現,全年平均降雨量1005.9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621.3毫米。南京季風性氣候明顯,秋、冬季以東北風為主,春、夏以東風和東南風為主。 2.2.項目概況 南京XXX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位于南京市江寧區XX鎮X村,地處南京東郊XX山西麓前緣一山間洼地內,距最近居民點1.5公里,距市中心20公里、312國道4公里、繞城公路3公里,交通便利。 該場于1992年按國家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標準新建,總投資1700萬元(不含征地稅、供電設施和場外道路建設費),占地面積420畝,設計庫容量為150萬立方米。根據江蘇省地礦局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大隊地質報告,整個場域屬山麓沖積地帶,原始地貌清晰可見。根據勘探,可將土體劃為三個工程地質層,Ⅰ層為不透水層(滲水系數小于10-7cm/s)。該場完全按國家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標準設計、建設,操作按規范進行,經有關部門監測,水、氣、衛生等指標均達到有關標準,進場垃圾處理率100%。 XXX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主要承接玄武、白下、棲霞及江寧部分村鎮和單位四個區的生活垃圾消納處理任務,日均處理垃圾1000噸左右。 污水處理:為防四周山水直接侵入場內,沿山脊繞三個庫區建成截洪溝,總長1561米,在三個庫區底部,設有雨、污水分流管道,總長1200米。通向填埋場下游清水集水池(600立方米)和污水集水池(1260立方米),清水直接向外河流排放,污水由泵站提升至填埋場內的污水處理站處理。 污水處理站占地2000平方米,總投資400萬元,處理方式采用物化預處理(混凝沉淀)+厭氧生物處理(UASB)+好氧生物處理(傳統活性污泥法),日處理能力400m3,出水水質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中的三級排放標準,出水經污水管道接入城市污水處理廠。 2.3.污水管道現狀 南京市XXX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日出水400立方,處理后的污水經φ225的污水管道進入城東污水處理廠。污水管道總長約為8.3km,采用UPVC自流管道。該管道已投入運行近七年,目前 已經出現了嚴重破損。主要原因如下: 1、使用時間過長,受當時技術限制,管材老化比較嚴重。 2、近年來,管道途經的農田部分地區已經改造成公路或建筑垃圾堆填區,荷載增大對管道造成的破壞較大,部分地段出現了管道變形、斷裂等現象。 3、原設計中自流管段間的排泥窨井由于間距較大(平均每公里一個)、設計不合理(排泥井過小無法清掏)未能發揮排泥作用,管道內沉淀和雜物常年積累使得低洼段的管道接近堵塞。 多種原因造成整條污水管道目前已無法正常使用,曾經發生由于管道原因造成污水漫溢流入了運糧河內。 2.4.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由于XXX垃圾填埋場現使用的污水管道已經出現嚴重破損、堵塞,使用單位雖盡力進行了多次維護、搶修,仍難免出現污水溢流事故,給周圍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造成了周圍環境尤其是農田、漁業的嚴重污染。由于填埋場處理后的污水仍含有大量重金屬污染物及高氨氮物質,若造成管道泄漏對人體及 圖1:管道破損處污水漫溢到農田周圍水體的危害極為嚴重。 污水中磷污染比較嚴重,重金屬污染較嚴重,流入河體會帶來水體的富營養化等污染。污水曾經溢流到了運糧河內,造成了河道水體極其嚴重的污染,任其漫溢,會給周邊地區的環境、經濟發展和人民 圖2:新修建的道路對管道的破壞嚴重 群眾生活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目前已經嚴重影響了填埋場正常的垃圾處置業務。因此,建議對該垃圾填埋場原污水管道進行全面更新改造。 圖3:污水污染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 第三章 工程標準 3.1.管道內污水的特點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