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朋友圈都在發四月一號所有開發商一起漲房價,這是套路嗎?
買不起的永遠覺得這是套路,他連去售樓部轉轉的勇氣都沒有,因為他沒有經濟實力,無法去參觀一件自己無法企及的商品,只能在網上發泄情緒。剛需被逼著開始了解市場,自己所見所感,才是這個市場的實貌。漲不漲,自己去售樓部看看一清二楚,你可以試試三月底之前詢價和四月再詢價的區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么
世界上最坑的路就是套路,當前全國很多城市的樓市表現都不太樂觀,開發商、房產中介的日子都不太好過,所以為了能夠忽悠人去買房,他們可是用心良苦,各種套路滿滿。
先來了解一下所謂4月1號漲價的真實原因。這些房產中介所宣稱的漲價其實是房價回歸到正常的水平而已,因為過去一個多月時間,很多開發商銷售業績都不太理想,所以他們紛紛做出了降價促銷活動,有的開發商作出了7、8的降價,這次價格相對平時來說確實是比較低的。
而很多開發商的降價促銷活動一般是在2月份到3月份之間,這意味著到了4月1日之后,這些開發商的促銷活動就要結束,那么他們的房價就要回歸到正常的水平。
但是房價回歸到正常水平并不等于房價上漲,所以這些房產開發商明顯是在偷換概念。
所謂4月1號所有開發商一起漲價,只不過是一種營銷套路而已營銷套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就是營造市場緊迫感。對購房人群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什么?肯定是房價,畢竟房價每上漲一點,他們就要著承受更多的首付,更多的月供,所以很多人在買房的過程當中,都擔心房價隨時有可能會上漲。
正是因為購房人群的這種心理,所以一些房產中介就會制造一種緊迫感,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節日或者月末季末的時候,他們就往往會利用時間節點來制造一種緊張的市場情緒,比如房價馬上就要上漲了,比如這個樓盤的房源馬上就要沒了等等。
通過營造各種真真假假的營銷信息,讓那些潛在的購房人群感到緊迫感,如果他們現在不及時入手,未來可能要承受更高的購房成本,所以很多不明就里的購房人群出于對未來房價上漲的擔心,就會馬上入手,這剛好中了這些房產中介的圈套,這樣他們在月底之前就可以完成當月的銷售目標了。
按照當前我國樓市的實際情況,未來房價是很難有大幅上漲的。當前受到肺炎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不太太樂觀,特別是對于房地產來說更是如此,按照目前樓市的發展形勢,我認為未來很多城市的房價是不可能有太大幅度上漲的,這種判斷主要基于兩點原因。
第一、開發商債務壓力。
過去幾年我國各大城市房價不斷上漲,開發商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紛紛舉債開發樓盤,目前很多開發商的債務余額都是非常大的,2020年有很多開發商的債務即將到期,之前有相關機構統計過2020年到期的開發商債務就超過6000億人民幣。
面對巨額的到期債務,如果開發商不能及時回籠資金,那就有可能造成資金鏈斷裂,甚至債務違約風險,這對于開發商來說將會造成致命的打擊。所以為了能夠盡快回籠資金,這一段時間很多開發商都紛紛降價促銷,即便是一些全國性的大型房產開發商也作出了7折8折的降價促銷活動。
而未來隨著債務到期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近,我相信很多開發商仍然會堅持他們的降價促銷策略,所以短期之內房價是不可能回升的,而是下降的概率會更大一些。
比如下圖是最近幾個月成都房價的走勢
我們可以看出從2019年11月到2020年2月份,成都的房價一直處于上漲趨勢的,但是3月份在大部分企業復工之后,成都的房價反而出現下降了,按照目前這種走勢來看,預計未來成都房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第二、購房者債務壓力。
目前很多老百姓買房都不是全款買房而是貸款買房,大部分人都是通過償還月供來買房的,甚至連首付都要跟親戚朋友借錢,在背負大額房貸的情況下,如果大家的收入比較穩定而且保持增長,那對大家來說沒有什么壓力,大部分人都能夠正常還房貸。
但是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不太樂觀,我國的企業生存環境也不太樂觀,未來企業減薪減員隨時有可能出現,比如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我國失業率為5.2%,3月份失業率達到了6.2%,即便3月份大部分企業復工之后失業率有所緩解,但是對于一些特殊行業,特別是那些外貿出口行業來說,他們失業率仍然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因為目前我國外貿出口形勢比較嚴峻,很多外貿出口企業的業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因此出于對未來收入和工作的擔心,我相信很多人在買房的時候都會考慮再三,那些可買可不買的人,我覺得很多人都有可能把購房計劃往后延遲,這樣就會減少市場的購房人群,一旦購房人群減少了,那么對應的房價肯定是漲不動的。
綜合各種因素之后,我認為短期之內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是不可能出現上漲的,更不要說所有開發商在4月1號集體上漲了。
對于朋友圈有一些房產中介說4月1號全國所有開發商會統一上漲房價,我覺得更多的是愚人節的一種娛樂而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