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位監測? 原位監測是什么?
一、什么是原位監測?
軟土地區工程地質勘察應增加原位測試工作量,其布置應與鉆探、室內試驗的配合和對比,以提高勘察質量。
原位測試成果的使用應考慮地區性和經驗性。原位測試一般包括靜力觸探試驗、十字板剪切試驗,標準貫入試驗、旁壓試驗、載荷試驗及波速試驗等。選用原位測試方法應以土層情況、設計參數的要求以及建筑物等級等因素確定。~ 樓主的問題太模糊,只找到了這些資料。原位測試的定義也很寬泛,都是研究學科的術語。二、原位監測是什么?
原位監測起源于“原位測試”,起源于地質勘探領域,也可引申理解為”零測試干擾”監測
一般性“”原位測試“內容
原位測試包括靜力觸探、動力觸探、標準貫入試驗、十字板剪切、旁壓試驗、靜載試驗、扁板側脹試驗、應力鏟試驗、現場直剪試驗、巖體應力試驗、巖土波速測試等。
適用條件
1. 當原位測試比較簡單,而室內試驗條件與工程實際相差較大時。
2. 當基礎的受力狀態比較復雜,計算不準確而又無成熟經驗,或整體基礎的原位真型試驗比較簡單。
3. 重要工程必須進行必要的原位試驗
基于上述概念
原位監測:指對原位測試對象采用安裝傳感器、采集器、通訊器的方式進行自動化、電子化、數字化、聯網化的連續、動態、實時更新數據的原位測試,在野外多采用GPRS、 無線載波、zigbee、等方式,
三、土壤養分ph是土壤肥度嗎?
你說的是兩個問題,土壤養分是土壤肥沃程度,ph值是指土壤酸堿度。
四、土壤吸收空氣中的養分嗎?
“空氣鳳梨(Air Plant)”,不需要土壤就可以茁壯成長,只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養分,就能生長茂盛,還能開出鮮艷的花朵。
它還是空氣凈化的小能手!根據權威機構檢測,在封閉空間中,空氣鳳梨對甲醛的吸收率達99%,生命期達20-30年,特別適合辦公室、書房、臥室等空間使用。
空氣鳳梨不需要土壤,懸掛在空氣中就可以存活,因此它也成為懶人最愛的家居綠色裝飾。
五、土壤的養分是怎么來的?
有機質是土壤養分的主要來源,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釋放出植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含有機質多的土壤不僅肥力充分而且土壤理化性質好,有利于花卉中的生長。
土壤中的養料,一般可分為有效養料和潛在養料,二者在土壤中能相互轉化。其中有效養料占較少的部分,不能滿足花卉中的需求。潛在養料占大部分,但不易被花卉吸收利用,在栽培花卉過程中,要根據土質而進行施肥。
六、土壤養分元素主要有哪些?
土壤養分是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元素。土壤中能直接或經轉化后被植物根系吸收的礦質營養成分。
土壤養分主要包括氮、磷、鉀、鈣、鎂 、硫、鐵、硼、鉬、鋅、錳、銅和氯等13種元素。
養分的分類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自然土壤中,主要來源于土壤礦物質和土壤有機質、其次是大氣降水、坡滲水和地下水。在耕作土壤中,還來源于施肥和灌溉。根據植物對營養元素吸收利用的難易程度,分為速效性養分和遲效性養分。一般來說,速效養分僅占很少部分,不足全量的1%,應該注意的是速效養分和遲效養分的劃分是相對的,二者總處于動態平衡之中。土壤內部復雜的轉化過程;植物吸收利用;淋失;氣態化損失;侵蝕流失;人為活動引起的損失。
分類:
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
定義 : 土壤中植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元素。
其含量因土壤類型和地區而異,主要取決于成土母質類型、有機質含量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有效性取決于它們的存在形態。土壤養分形態不是固定不變的,其形態轉化包括化學轉化、物理化學轉化、生物化學轉化等。在自然土壤中,土壤養分主要來源于土壤礦物質和土壤有機質,其次是大氣降水、坡滲水、地表徑流和地下水。在耕作土壤中,還來源于施肥和灌溉。土壤養分是作物攝取養分的重要來源之一,在作物的養分吸收總量中占很高比例。
七、土壤養分有效期最高ph?
依據農業部的標準,NY1106-2010與NY1107-2010含腐殖酸水溶肥料與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規定,肥料的PH范圍在4-9之間,如果肥料的PH低于4,那么土壤就會酸化,植株根系也會受到影響,嚴重影響吸收跟的吸收功能,加之,一般肥料均為生理酸性的肥料,會加劇土壤的酸化,現在土壤酸化的現象已經比較普遍.如果PH高于9,那會使得銨態氮極不穩定,會發氨氣,導致氮肥肥效損失,而且更為嚴重的是使得土壤中或者肥料中的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施用再多的微量元素,還是會出現缺素癥的表現,土壤中得微量元素雖然很多,但是植株吸收不到.一般肥料的PH均會控制PH為6左右,既能有利于生產控制與檢測,又可以保護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八、土壤養分含量是怎樣測定的?
土壤養分測定值是通過化學分析測定得出來的土壤營養成分含量值。土壤養分測定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土壤養分含量的多少和供肥能力的強弱,是衡量施肥效果和確定是否需要施肥的依據。
此外,養分測定值還常用來進行不同土壤或不同田塊土壤養分狀況的比較。
因此,土壤養分測定值不僅在田間施肥試驗、植株營養診斷和施肥診斷中被廣泛應用,而且對大田生產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科學施肥中,土壤養分測定值和田間試驗結果是確定用什么肥、施用量為多少,作為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措施的主要依據。隨著土壤化學測試手段的不斷改進,土壤養分測定值已在農業生產中普遍應用。
九、怎樣計算土壤中的養分含量?
首先測定土壤中有效養分的含量。土壤速效養分為土壤中可為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或作物吸收良好的養分形態,速效養分的含量即可視為土壤可提供給作物的養分量。按每公頃2350噸表土計算如下:土壤養分供應量=土壤速效養分測定值×2350(噸/公頃)
十、什么是土壤養分豐缺指標?
答:通過土壤養分測試結果和田間肥效試驗結果,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區域的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提供肥料配方。
土壤養分豐缺指標田間試驗也可采用“3414”部分實施方案。“3414”方案中的處理1為無肥區(CK),處理6為氮磷鉀區(NPK),處理2、4、8為缺素區(即PK、NK和NP)。收獲后計算產量,用缺素區產量占全肥區產量百分數即相對產量的高低來表達土壤養分的豐缺情況。相對產量低于50%的土壤養分為極低;50%~75%的為低;75%~95%的為中;大于95%的為高,從而確定出適用于某一區域、某種作物的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及對應的施用肥料數量。對該區域其他田塊,通過土壤養分測定,就可以了解土壤養分的豐缺狀況,提出相應的推薦施肥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