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芯機校準規程?
文檔介紹:1. 常規取芯
1.1工具檢查及裝配
1.1.1工具檢查及要求
1.1.1.1鉆頭螺紋完好,鉆頭體無裂縫,鉆頭出刃均勻完好,內外徑符合取芯要求,內腔表面光滑,無焊渣,水眼暢通。
1.1.1.2巖芯爪尺寸和性能符合規定要求,無毛刺、無變形、彈性良好,巖芯爪在縮徑套內上下活動靈活。
1.1.1.3分水接頭水眼暢通,單流凡爾密封可靠,懸掛軸承轉動靈活,組裝后吊在井口用手能轉動內筒為準。
1.1.1.4內外筒無咬扁、無裂紋、羅紋完好。直線度不超過0.5%,內外徑符合鉆井設計要求,內筒內壁光滑,無泥沙和異物。
1.1.1. 裝配要求
1.1.2.1 內外筒螺紋必須清潔,涂好密封脂、新加工的螺紋要認真磨合。
1.1.2.2 組裝后工具的軸向間隙10~15mm為宜。
1.1.2.3 內筒螺紋用雙鏈鉗上緊,外筒用鏈鉗上緊后再在井口用大鉗將外筒螺紋上緊。
1.2 井眼準備及設備要求
1.2.1 井身質量與鉆井液性能符合鉆井設計要求。
1.2.2井下情況無異常,無漏失、無溢流、起下鉆暢通無阻。
1.2.3井底無落物。
1.2.4設備運轉良好,儀表裝備齊全,靈敏可靠。
1.2.5如用投球式取芯工具,應檢查鉆具與接頭的內徑,保證取芯專用球能順利通過。
1.3 操作規程
1.3.1下鉆
1.3.1.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不準下取芯工具:
a. 井下不正常、有阻卡、掉塊、井底有落物、漏失和油氣很活躍;
b. 鉆井液性能不符合設計要求;
c. 崗位工人對取芯工具結構、性能不熟悉,未貫徹取芯設計和未制定取芯措施;
d. 設備有問題,不能保證連續取芯施工;
e. 取芯工具裝配質量不合格;
f. 指重表和泵壓表不靈;
g. 對上筒巖芯沒有分析出收獲率低的原因和未訂出下筒取芯措施。
1.3.1.2取芯工具下鉆時,一定要控制下放速度,不得猛放、猛剎。
1.3.1.3下鉆遇阻不得超40KN,否則接方鉆桿開泵循環,慢轉下放鉆具,若遇阻嚴重,就及時起鉆換牙輪鉆頭通井。
1.3.1.4通常鉆頭離井底0.5~1m循環鉆井液校正方入,如有余芯或疏松的砂巖,鉆頭可以離井底1.5m循環,上提下放配合使用高速轉動甩掉內筒臟物。使用內筒自洗式取芯工具,下完鉆循環好鉆井液,投球堵住內筒水眼后再開泵取芯鉆進。
1.3.2取芯鉆進
1.3.2.1取芯鉆進剎把必須由司鉆親自操作,送鉆要均勻,減少蹩跳鉆。在設計參數允許的范圍內,可以靈活地調整鉆壓和轉速。
1.3.2.2盡量避免停泵、停鉆。
1.3.2.3取芯的第一關是“樹芯”。用10~20KN鉆壓,
Ⅰ檔鉆進不得少于0.2m。疏松地層取芯要加足并跟上鉆壓。
1.3.2.4預防堵芯的措施有:
a. 內筒臟物要甩干凈;
b. 內筒在外筒內轉動要靈活;
c. 懸掛軸承上的單流凡爾工作要良好;
d. 送鉆要均勻,防止溜鉆;
e. 發現鉆速突然變慢,轉盤負荷增大,泵壓略有升高,這是磨芯的預兆,應馬上割芯起鉆;
f. 破碎地層取芯,單筒進尺不要打得太多;
g. 地質預告必須準確及時;
h. 高壓油氣層取芯應該注意發現井噴預兆,重點以井下安全為主,取芯次之。
1.3.2.5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