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質地與土壤肥力有何關系?
一、土壤質地與土壤肥力有何關系?
土壤質地對土壤性狀如養分含量、通氣透水性、保水保肥性以及耕作性狀等都有很大的關系。
肥沃土壤的標志是具有良好的土壤性質,豐富的養分含量,良好的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通暢的土壤通氣條件和吸熱、保溫能力。
粘土土壤養分豐富,而且有機質含量較高,因此大多土壤養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能好。
二、土壤肥力與什么有關?
土壤肥力無非就是植物所需的十七種必需營養元素的數量以及相應條件下營養元素所能發揮的效力大小。
1 粗淺的說來,氮磷鉀硼鋅等等這些都是肥力,而土壤有機質含量決定了土壤能夠蓄積氮磷鉀的數量,簡單的說有機質就像一個容器一般,一般情況下容器越大,能夠蓄積的營養也就越多。而有機質的構成往往就是有機氮、有機磷等等,他們在分解后也能釋放出速效氮磷鉀供植物所需。
2 肥力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我認為肥力還包括土壤結構,沙質土不能蓄積肥力,粘質土可以蓄積無機營養,但是不好排水,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長,一般來說,壤質土其土壤容積率比較合適,適合多數植物生長,肥力也較高。
以上為本人粗淺理解。
三、如何改良土壤質地?
沙土保水保肥能力低,黏土通氣、透水性差,一般對粗沙土和重黏土應進行質地改良。
改良的深度范圍為土壤耕作層。改良的措施為沙土摻黏、黏土摻沙。沙土摻黏的比例范圍較寬,而黏土摻沙要求沙的摻入量比需要改良的黏土量大,否則效果不好,甚至適得其反。摻混作業可與土壤耕作之翻耕、耙地或旋耕結合起來進行。客土改良工程量大,一般宜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亦可逐年進行。如在進行土地平整、道路與排灌系統建設時,可有計劃地搬運土壤,進行客土改良。四、土壤質地標準?
土壤質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徑的礦物顆粒的組合狀況。
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類。其中:砂土抗旱能力弱,容易漏水漏肥;粘土有機質含量較高,保肥性能較好;壤土兼具砂土和粘土的優點,可耕性優良。
五、土壤結構與土壤肥力的關系?
土壤的顆粒分布、結構、容重、孔隙度及其排布、抗風蝕和水蝕性能、團聚體的體積與穩定性、土壤水分、持水性能、入滲速率和入滲容量等這些物理性質都會影響土壤肥力。
從顆粒分布的機械組成上來說,砂土雖然通氣性好,但保肥能力差,黏土的保肥能力好,但通氣性不好,而壤土居中,肥力質量較好。
土壤的容重反映了土壤的質地和有機質含量、結構和松密度等,而這些都影響著土壤的肥力。
孔隙度是土壤內部空隙的體現,空隙決定了土壤的通氣性,土壤的結構也決定著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通氣性。
六、什么叫土壤質地?
土壤質地是根據土壤的顆粒組成劃分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類,其類別和特點,主要是繼承了成土母質的類型和特點,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為因素的影響,是土壤的一種十分穩定的自然屬性,對土壤肥力有很大影響。其中,砂土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因此土壤養分少,加之缺少粘粒和有機質,故保肥性能弱,速效肥料易隨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且施用速效肥料效猛而不穩長,因此,砂土上要強調增施有機肥,適時追肥,并掌握勤澆薄施的原則;粘土含土壤養分豐富,而且有機質含量較高,因此,大多土壤養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能好,但由于遇雨或灌溉時,往往水分在土體中難以下滲而導致排水困難,影響農作物根系的生長,阻礙了根系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對此類土壤,在生產上要注意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或減輕澇害,并選擇在適宜的土壤含水條件下精耕細作,以改善土壤結構性和耕性,以促進土壤養分的釋放;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優點,是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優良,適種的農作物種類多。
1、單粒:相對穩定的土壤礦物質的基本顆粒,不包括有機質單粒;
2、復粒(團聚體):由若干單粒團聚而成的次生顆粒為復粒或團聚體。
3、粒級:按一定的直徑范圍,將土劃分為若干組 土壤中單粒的直徑是一個連續的變量,只是為了測定和劃分的方便,進行了人為分組。
土壤中顆粒的大小不同,成分和性質各異;根據土粒的特性并按其粒徑大小劃分為若干組,使同一組土粒的成分和性質基本一致,組間則的差異較明顯。土粒的成分和性質的變化是漸變的。
4、土壤的機械組成:又叫土壤的顆粒組成,土壤中各種粒級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5、土壤質地:將土壤的顆粒組成區分為幾種不同的組合,并給每個組合一定的名稱,這種分類命名稱為土壤質地。如:砂土、砂壤土、輕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等。
七、亞馬遜河土壤質地?
由于亞馬孫河途徑的大部分地區為熱帶雨林,植物生長非常迅速,河道周邊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質,土壤質地比較松軟,極容易被水流所侵蝕而發生改變,同時亞馬孫河從上游也會帶來一部分泥沙(據估計每年河口入海的泥沙量達9億噸),除了入海的泥沙之外,還有一部分會在中下游隨著流速的放緩而沉積下來,與水流的侵蝕作用相互配合,在短時間內即有可能重塑河流的走向和河道形態。
八、頁巖風化土壤質地怎樣?
頁巖:以粘土礦物為主,泥質結構,頁理構造,吸水膨脹,失水收縮,頁理薄,硬度小,很容易發生物理風化而破碎。
由于粘土礦物在地表較穩定,不易進一步發生化學風化,故頁巖的風化產物多為頁巖碎片,其風化后形成的土壤肥力一般較低。
但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巖石碎塊進一步化學風化、分解,也可形成深厚的土層,這時的風化產物粘重,礦質營養豐富,形成較肥沃的土壤。
九、亞洲的土壤肥力?
黑土最肥沃,黃土次之,棕黃壤再次。
亞洲土壤類型依次為,赤道及熱帶地區主要是磚紅壤、燥紅壤,亞熱帶地區主要是赤紅壤,北亞熱帶地區開始向紅黃壤過渡,到了中緯度的暖溫帶地區是棕壤、黃棕壤為主,到了中高緯度的如中國東北地區,主要是森林黑土,再往北西伯利亞地帶一般是寒溫帶針葉林土壤,最北地區靠近北極圈的是寒帶苔原草甸土。
十、土壤肥力平均標志?
耕層深厚,土層構造良好 耕層深厚和良好的土層構造是高產土壤的基礎,肥沃土壤應具有松軟、深厚、肥沃的爽水耕作層,不明顯的犁底層,緊實的心土層。
2.有機質和養分含量豐富 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水平和熟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高熟化的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潛在肥力高,微生物活動旺盛,有利于養分轉化,使土壤養分含量較高。
3.酸堿度為微酸至微堿 微酸至微堿是多數植物、土壤微生物適宜的生長環境,其有利于作物生長和養分轉化。
4.土溫穩定,耕性良好 肥沃的土壤,上下土層和晝夜間土壤溫度的變幅小,穩溫性好,有利于早播、早熟、高產。
5.地面平整 地面平整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表沖刷,促進降水滲入土體,有利于土體內水分、養分均勻分布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