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鋅含量怎么測?
鍍鋅是指在金屬、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鍍一層鋅以起美觀、防銹等作用的表面處理技術。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熱鍍鋅。鍍鋅件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用處很廣,需要對其質量進行保證。因此,鍍鋅的檢驗也顯得尤為重要。那么鍍鋅怎么檢驗呢?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鍍鋅的檢驗方法與標準,希望大家學有所成。
一、目的
為鍍鋅層外觀、厚度、附著力的檢驗提供依據
二、范圍
適用于風機各零部件鍍鋅層的檢驗(外觀檢驗、厚度檢驗、附著力檢驗、漏鍍和修復)
鍍鋅磁鐵
鍍鋅磁鐵
三、鍍鋅檢驗步驟
3.1外觀檢驗
目測所有鍍鋅制件,其主要表面應平滑、無滴瘤、粗糙和鋅刺(如果這些鋅刺會造成傷害)、無起皮、無漏鍍、無殘留的溶劑渣,在可能影響鍍鋅工件的使用或耐腐蝕性能的部位不應有鋅瘤和鋅灰。
注1:“粗糙”和“平滑”是相對概念,制件鍍層的粗糙度不同于經機械輥壓或(和)吹、抹的鍍鋅制品(如鍍鋅鋼板和鍍鋅鋼絲)的粗糙度只要鍍層的厚度大于規定值,被鍍制件表面允許存在發暗或淺灰色的色彩不均勻區域,潮濕條件下存儲的鍍鋅工件,表面允許有白銹(以堿式氧化鋅為主的白色或灰色腐蝕產物)存在。
注2:不可能確立一個能覆蓋所有實際要求的關于外觀的定義。 目測檢查外觀,檢查不合格的制件應按3.4進行修復或重鍍后再交送重新檢查。若有特殊要求(例如鍍鋅后需要涂裝)應按要求提供樣品。
3.2厚度檢驗
在制件的尺寸允許的情況下,鍍層的厚度測量不應在離邊緣少于10mm的區域、火焰切割面或邊角進行。鍍層厚度以測得的各局部鍍層厚度最小值來定義。
局部鍍層厚度測量方法以及在整個處理表面確定測量點數量和位置分布應依照3.2.1和3.2.2進行。
3.2.1面積為1cm2至1m2之間的鍍層
當鍍層面積為1cm2至1m2之間時,任何給定點的局部厚度都應當是在大約1cm2區域內三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
3.2.2面積大于1m2的鍍層
鍍層面積大于1m2時,任何給定點的鍍層局部厚度都應當是在大約1dm2的基準面上測量。鍍層局部厚度應為按圖2所示分布在1dm2基準面內10次測量的平均值。
3.2.3厚度測量位置
應在涂層厚度可能最薄的部位測量鍍層的局部厚度。測量的位置和次數可以由有關各方協商認可并在協議中規定。當協議中沒有規定時,自行斟酌選定。
3.2.4測量方法
任何場合都可采用磁性法來測量鍍層的厚度,除非技術文件規定了測量結果的數量,習慣上取平均值(參考GB/T9793-2012)。
當有爭議時,可以用橫斷面顯微鏡法進行驗證。
3.3附著力檢驗
一般厚度的鍍鋅工件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應沒有剝落和起皮現象。只要鍍鋅層與基體的附著力能滿足制件在使用和一般操作條件下的要求,通常不需專門測試鍍鋅層和基體之間的結合力。 鍍鋅后再進行彎曲和變形加工產生的鍍層剝落和起皮現象不表示鍍層的附著力不好。如需方有特殊要求必須測試附著力,則由供需雙方協商。
3.4漏鍍和修復
3.4.1漏鍍 鍍鋅制件漏鋅面的總面積不應該超過制作總面積的0.5%。每個漏鍍面的面積不應超過10cm2。當供需雙方沒有其他協議時,若漏鍍面積大于上述規定值,制件要重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