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農田土壤修復標準?
一、基本農田土壤修復標準?
1、土壤有機質
有機質在土壤中的含量很少,在中國大多數的農田中,有機質的含量只有0.7%-1.2%。但是,它對于土壤肥力、作物健康度有著很大的影響。資料顯示,在一定范圍內,有機質的含量與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關。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往往表現為透水透氣性好、供肥能力強、不容易出現板結以及鹽漬化的情況。
2、土壤微生物
作為土壤的活躍組成分,土壤微生物在自己的生活過程中,通過代謝活動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以及分泌的有機酸等有助于土壤粒子形成大的團粒結構,最終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土壤。
3、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理論,那就是木桶效應,即木桶上最低的板決定了木桶盛水的容積。這在我們的農業生產中同樣適用,那就是蔬菜的產量是由含量最少的養分決定的,也就是土壤中有一種需要的營養元素缺乏,即使其他的營養物質再大量補充也不會獲得良好的產量。
4、土壤酸堿度
不同的植株都有自己喜歡的土壤,將南方的作物直接栽種在北方,及時將它放在溫室中提供同等的熱量,如果土壤還是北方的土壤,那么它就不會生長得很好,那是因為每個作物都有自己喜歡的酸堿度。
5、鹽分
如果持續向土壤中施加化肥,那么化肥的殘渣就會殘留在土壤中,土壤全鹽含量必會有所升高,如果土壤中全鹽含量達到一定范圍之后,土壤便會有鹽漬化的趨向,同時由于全鹽含量升高,土壤溶液濃度過大,將直接影響蔬菜根系的生長。
6、有害物質
土壤中既有各種養分、有益微生物,也有很多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等,這些物質大量積累在土壤中,勢必會對蔬菜產生危害,影響蔬菜生長。
土壤修復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在土壤修復行業,已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達到一百多種,常用技術也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方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均制定并開展了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計劃,因此也形成了一個新興的土壤修復行業。
二、農田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有哪些?
通過植物修復技術治理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 一、生物修復 1、選擇金屬耐性物,既能夠耐受金屬毒性,也能夠適應干旱和極端貧瘠的基質條件,特別適用于穩定和改良礦業廢棄地。在一定管理條件和水肥條件下,耐性植物能在廢棄地上很好地生長,隨著耐性植物對基質的逐漸改善,其他野生植物也逐漸侵入,最終可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 金屬富積植物能夠在含不同重金屬的基質上正常生長,在植物體內往往積累大量的重金屬(1 000Ⅱlg/kg以上,干重),因此,可以通過反復的種植和刈割的方法,即可除去土壤中的大部分重金屬,它特別適用于解除輕度重金屬污染的礦業廢棄地土壤。 2、引入固氮生物。利用生物固氮作用在重金屬含量較低的廢棄地進行土壤改植被重建顯出很大的作用和潛力。 。對于具較高重金屬毒性的廢棄地,必須用相應的工程措施(如摻入一定比例的污水污泥等)以解除其毒性,保證植物結瘤固氮。 菌根能夠有效地利用基質中的磷,而且不受尾礦中富含金屬的毒害,所以將其接種于相應的共生樹種,可以較好地適應廢棄地的生境,這對尾礦上植物定居起著重要作用,達到一定的改良目的。 二、利用物理的方法進行污染土壤的修復,主要包括換土法、翻耕混勻法、去表土法、表層潔凈土壤覆蓋法等。 換土法指重污染土壤則多采用客土或換土的方式,但換出的土壤應進行妥善處理;稀釋法(翻耕混勻)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大量未被污染的土壤來降低重金屬含量;去表土法指將受到重金屬污染的表層土壤清除,然后進行翻耕;深耕翻土法(旋耕法)指污染程度輕、土層厚、面積小的污染場地可采用深耕翻土的方法。
三、農田土壤包括?
土壤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類型。中國主要土壤發生類型可概括為紅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鈣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草甸、沼澤土)、鹽堿土、巖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四、簡述農田土壤污染的化學修復劑有哪些?
高錳酸鉀,高錳酸鈉,過硫酸鈉,過氧化氫,
五、農田土壤標準成分表?
不同區域的土壤養分狀況不相同,相對應作物種植不相同,需肥特性也不相同,因此導致土壤中的養分變化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一點相同就是在進行施肥的時候要根據作物的需肥特性,以及土壤中的養分狀況來進行施肥,所以個人建議在進行施肥之前先了解土壤中的養分狀況以及作物的需肥特性再進行施肥,可以使用土壤養分化驗儀、土壤氮磷鉀檢測儀、土壤養分測定儀。下表就一張全國土壤養分含量分級標準供大家參考:
級別
有機質(%)
堿解氮
速效磷
速效鉀
1很豐富
>4
>150
>40
>200
2豐富
3-4
120-150
20-40
150-200
3中等
2-3
90-120
10-20
100-150
4缺乏
1-2
60-90
六、土壤修復費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的分析稱,全國僅工業污染土壤修復所需費用約為3000億元左右,潛在需求可觀。
七、土壤修復規定?
恢復原貌及地表生態,然后對土壤上層進行復墾。
八、農田塌陷怎么修復?
1、控制抽排水強度法。由于抽排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常常造成地面塌陷;礦山井下強排疏干時,影響就更顯著。因此,合理地控制抽排水的強度,是減少塌陷產生的一個重要途徑。
2、深基礎法。對一些深度較大,同時跨越結構又無為力的塌陷坑,深基加固建筑物的基礎是一種較理想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打入樁、鉆孔灌注樁、深井和墩式基礎等把建筑物的基礎置于基巖上。
3、強夯法:通常在強夯法是把10~20噸的夯錘起吊到一定高度(10~40米),然后讓其自由落下,造成較大的沖擊對土體強力夯實。
4、跨越法:跨越法是用于塌陷坑較大,而回填又困難的陷坑處理方法。該方法是采用堅實穩固的跨越結構,使得陷坑上的荷載通過跨越結構而作用在可靠的土體或巖體上。
5、灌注法:把灌注材料通過鉆孔或巖溶洞口進行注漿,其目的是強化土洞或洞穴充填物、填充巖溶洞隙,攔截地下水流、加固建筑物地基。
6、填堵法:填堵法是一種最常見的治理方法。一般用于塌陷坑較淺小時的處理。當陷坑內有基巖出露時,首先在坑內填入塊石、碎石做成反濾層,或采用地下巖石爆破回填,然后上覆粘土夯實。陷坑內未出露基冉,塌陷坑危害較小時,可回填塊石或用粘土直接回填夯實。
九、農田修復提升方案?
修復提升方案:
1.田間道路。以修復原有田間路和生產路為主,根據實際需求,在修復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田間路網,提高通行能力及質量。
2.灌溉與排水。主要采取工程措施,修復原有損毀的灌溉渠系、管網、水窖等,并進一步配套完善灌溉設施,提高服務能力。
3.土地平整修復。可根據田塊大小、走向、受災現狀,進行土地清淤、田塊平整、田坎修筑、客土回填等,主要采取機械作業為主、人工作業為輔的方式進行修復。
4.土壤改良。主要以土壤深松,測土配肥、提升地力為主,采用小微機械、人工等方式進行,在深翻耕地的同時,適當增施農家肥或有機肥,達到改良土壤的結構、提高地力等級的目的。
5.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河灘地帶可根據實際情況,修復原有的農田護堤;林緣地帶水毀農田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設置防護網,達到防止野豬等野生動物侵害農作物的目的。
十、農田土壤能用高級氧化嗎?
目前,土壤石油污染的修復技術主要包括物理修復技術、化學修復技術及生物修復技術。但是,石油中包含有大量的長鏈烷烴、環烷烴及芳香烴等難降解的有機物,這些物質進入土壤后很難通過常規方法進行降解。而高級氧化技術能產生氧化還原電位較強的基團,其活性極強,能將大分子有機物氧化為小分子,甚至水和二氧化碳,而且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較小,是現階段土壤石油污染治理的熱門技術。高級氧化技術主要包括芬頓氧化技術、類芬頓氧化技術、過硫酸鹽氧化技術、臭氧氧化技術、高錳酸鹽氧化技術及光催化氧化技術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