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灰分測定國標? 測定土壤電導率的國標?
一、土壤灰分測定國標?
答:土壤灰分測定國標:GB 15618-1995 《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
二、測定土壤電導率的國標?
一、《土壤 電導率的測定 電極法》(HJ 802-2016);
二、《土壤和沉積物 12種金屬元素的測定 王水提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 803-2016);
三、《土壤 8種有效態(tài)元素的測定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浸提-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HJ 804-2016);
四、《土壤和沉積物 多環(huán)芳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805-2016);
五、《水質 丙烯腈和丙烯醛的測定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法》(HJ 806-2016);
六、《水質 鉬和鈦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807-2016)。
三、測定土壤重金屬的總量的意義?
重金屬進入土壤后,首先和必然發(fā)生的過程是吸附和解吸,而吸附和解吸是控制土壤重金屬活性的重要物理化學過程之一。因此研究土壤中重金屬的影響因素對預測重金屬的環(huán)境效應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以為確定環(huán)境容量,也可以為制定相關土壤環(huán)境標準,研究重金屬再土壤中的遷移提供理論依據。
重金屬通常高度富集存在金屬顆粒物、灰分和類似物質中。分析樣品中是否含有金屬顆粒物,對結果的影響很大。如1g左右的分析樣品中有一體積約為1立方毫米的純鋅粒,那么結果就是土壤中鋅的含量達到7000mg/kg。如果存在上述富含金屬的顆粒物,開展以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基于場地歷史信息調研結果,確定場地是否發(fā)生過污染物的排放(如金屬類型、排放方式),提出富含高濃度金屬顆粒物在場地周邊可能發(fā)生擴散的假設,分別研究場地以及周邊可能的受污染區(qū)和可能的清潔區(qū)域。
2.場地的有效劃分:金屬含量顯著增高的土層可能非常薄。如金屬顆粒物主要是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只要是地表未被遷移走,則可能僅比較薄的土層(水平或者豎直,比如沿著墻壁)受到高濃度金屬的污染。金屬也有可能在土壤中積累,比如粘土或者泥炭層。
3.正確處理分析樣品:如果污染物的擴散明顯不均勻,那么進行泵取/均質化處理就顯得極為重要。而且這種處理不會影響到金屬顆粒物。一般的,必須避免金屬高含量土壤與金屬低含量土壤混合到一起。
如果擴散顆粒或受污染土層未在第一時間被發(fā)現(xiàn),也可能在隨后獲得更多樣品分析結果時被發(fā)現(xiàn),接下來的重點就是確定污染物擴散的原因了。在對金屬含量較高土層進行監(jiān)測和劃分界限時,首先可通過肉眼對土層質地和顏色差別進行評估。場地活動的歷史信息,對于從空間上劃分污染區(qū)以及判斷污染類型具有重要意義。除了現(xiàn)場研究外,有時候必須進行實驗室研究,深入了解污染的本質。同樣,在以開始就必須對樣品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測,對樣品進行(濕法,濕法篩分是一種有效的分離手段)篩分,對不同組分分別進行檢測。
在眾多土壤污染中,重金屬污染對生態(tài)鏈來說最為嚴重,因此研究重金屬污染對未來土壤修復的發(fā)展將有重大的意義。
四、土壤總磷的國標測定方法是啥?
土壤總磷采用氫氧化鈉堿熔-鉬銻抗分光光度計法測定。
五、如何測定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是土壤的“假”密度,是包含了土壤孔隙的單位體積的土壤質量,用環(huán)刀法測定,一般在1.1-1.7g/cm3之間波動。
雖然都是質量除以體積,但是體積的含義不同。土壤密度的測量,去掉了土壤中的空氣孔隙體積,只要是同類型的土壤,密度是一個基本固定的數值。土壤容重的測量,包含了空氣孔隙,數值會變化很大。以上是個人理解。
六、土壤ph測定方法?
測定土壤PH方法:使用試紙進行測量,保證土壤干燥,稱取1克重干土,放入試管中加水5毫升,充分晃動,待溶液澄清后,用PH試紙測定。
例如:將酸性溶液滴入石蕊試液,則石蕊試液將變紅;將堿性溶液滴進石蕊試液,則石蕊試液將變藍。
七、黏性土壤的測定?
土壤黏性檢測包括:土壤養(yǎng)分,土壤機質 土壤容重,酸堿性,鹽離子濃度幾個方面。
1土壤機質,它反映黏性土壤的通氣性、透水性的好壞,又是沙性土壤保肥能力、保水性的綜合體現(xiàn)
2化驗土壤中鹽分、氯含量、鈉含量、土壤PH值,主要是易發(fā)生危害指標
3是中量元素鈣,鎂,硫
4是氮、磷、鉀
八、土壤鹽分如何測定?
1
國內外檢測土壤鹽分的方法:
可溶性鹽分總量的測定方法很多,有重量法、電導法、比重計法,還有陰陽離子總合計算法等,由于比重計法比較粗放,而陰陽離子總和計算法又比較費時,所以在這里只重點介紹通用的重量法。
1、國外習慣用飽和泥漿的浸提液的電導率描述土壤鹽漬化程度,但是制備飽和泥漿的經驗性很強,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因此普及條件還不成熟。國際刊物中許多文獻直接用電導率表示土壤的可溶性鹽的含量,并進行土壤鹽漬化分級。
2、我國學者比較習慣采用土壤可溶性鹽的全鹽量來描述土壤的鹽漬化程度。但是電導法需要換算成土壤可溶性鹽的含量,換算過程會有誤差,可溶性鹽的種類和溫度等因素對結果影響大,因此不同地區(qū)不同土壤可溶性鹽含量與電導率間關系和溫度矯正關系都需要重新標定,至今土壤溶液電導率指標不統(tǒng)一。在影響土壤溶液的電導率的諸多因素中,有文獻指出土壤溶液的離子組成和濃度對電導率的影響是主要的。電導法測定土壤可溶性鹽含量方法簡便準確,測定的基本原理是浸提液中電解質的導電作用。國內外常用的還是浸提法,水土質量比法,但常用的還是 5∶ 1 的水土質量比法。
3、土壤可溶性鹽的定量研究是確定土壤鹽漬化程度和改良土壤的關鍵步驟之一。在土壤農化分析土壤可溶性鹽中,常用全鹽量和 1∶ 5 土水質量比浸提液的電導率指標來描述土壤可溶性鹽含量的狀況。在測定土壤可溶性鹽的過程中,在室內是讓土壤中的可溶性鹽充分溶解后測定浸提液的電導率,而在一定的土壤含水量的條件下,尤其在干旱區(qū),在室內測定的土壤可溶性鹽的含量與野外測得的結果有差別。用土壤浸提液的濃度來描述土壤可溶性鹽含量,該參數具有很強的可比性。
九、無公害蔬菜生產進行土壤重金屬含量測定怎么做?
1、采樣布點:將A塊土壤均勻的進行四分法,分為A1、A2、A3、A4四塊土壤,在每塊土壤取樣1Kg,將這四塊土壤混合成一個樣品,之后再將完全混合好的土壤用四分法取任意對角線上的兩片土壤(①和④,或者②和③)混合,作為A區(qū)域的土壤樣品(2Kg)送檢,要做到盡量均勻和隨機。
2、對B、C、D每塊土壤進行如上的四分法取樣。
3、采樣深度:根據耕層厚度,確定采樣深度,一般取樣深度15-20厘米,除去表層土壤。每個點的取土深度及重量應均勻一致,土樣上層和下層的比例也要相同。
采樣器應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規(guī)定的深度。采樣使用不銹鋼、木、竹或塑料器具。
4、采樣數量:每個點取1kg左右土壤,每個區(qū)域的土壤樣品混合成一個樣品,一般取2kg左右,如果采集樣品太多,可用“四分法”棄去多余土壤。
5、采樣紀錄:土樣編號、采樣地點、土壤名稱、采樣深度、前茬作物、采樣日期、 采樣人等。
十、cr重金屬測定方法?
重金屬Cr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Cr標準溶液曲線;
(2)取廢水水樣100mL放入燒杯中,加入濃硝酸5mL,在電熱板上加熱消解;
(3)當水樣蒸至85mL,再加入5mL濃硝酸和2mL雙氧水,繼續(xù)于電熱板上加熱消解;
(4)當水樣蒸至剩余70mL,取下來冷卻,待冷卻后,加入2mL10%的氯化銨和10mL 3mol/L的HCl,裝入比色管中,定容到100mL,若溶液比較混濁,則先過濾再測定;
(5)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并記錄數據結果,將測定結果代入Cr標準溶液曲線,計算,即可得廢水中重金屬Cr的含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