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化的特點?
所謂的土壤酸化,實際上一種土地退化的表現,簡單的說,就是因為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原因,所造成的土壤PH值下降、土壤酸性增加(呈強酸性或極強酸性)的現象,土壤自然酸化過程十分緩慢,而人為因素造成的酸化速度十分快。
在植物生理學上來說,土壤酸化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三方面:
第一,土壤中的各類氮肥會在土壤轉化成硝酸鹽,當硝酸鹽流失的時候就會把土壤中大量的鈣、鎂等離子帶走,進而導致土壤酸化,所以過量施肥,特別是過量使用氮肥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降水量大且集中、大水漫灌式澆水,也會使土壤中的鈣、鎂、鉀等堿基離子被沖刷流失,而殘留的氫離子和硫酸根等離子會結合,進而導致土壤酸化,所以在農業種植管理過程中,不合理澆水,尤其是過量澆水也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因為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從土壤中吸收和消耗掉大量的養分,其中就包括鈣、鎂、鉀等堿基離子,在作物收獲后這些堿基離子被徹底帶出田外,如果田間不能及時補充這些養分或者補充不足,也會導致土壤酸化,所以施肥不合理或者說有效養分補充不足,也是造成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
土壤酸化有什么危害?
1、一旦土壤酸化問題出現,就會抑制作物根系發育,容易形成老小樹,老僵苗,根系發育不良吸收功能降低,長勢弱,最終導致產量降低。
2、酸化土壤地塊作物長勢減弱,抗病能力差,容易害各種病蟲害,因此我們就不得不增加農藥用量。同時導致農業投入成本增加!
3、酸性土壤根系吸收養分困難,肥料投入大浪費大。從而加重土壤殘留使土壤問題更嚴重!
4、酸化土壤作物營養不良,缺素癥嚴重,如蘋果苦痘病、紅點、根瘤、叢葉、花葉、果銹病及梨鐵頭、斑點、雞爪印等缺素癥及病毒等病容易發生。作物品質差,農產品賣價上不去,嚴重影響農民收入!
土壤酸化要怎么解決?
1、施用石灰,一調酸二補鈣,調節酸堿,可以增加養分的有效性,所以,調酸(施石灰)就相當于施肥。秋收后,把地里的秸稈雜草收拾干凈,畝撒生石灰100公斤,翻耕,鈀勻。這也是調節土壤酸堿度,我們有條件的話可以買一個土壤酸堿度的測量儀,這樣可以根據土壤的酸化程度有針對性的進行土壤改良!
2、增施有機肥料。因為有機肥料的酸堿度是5.5-8.0屬于中性,而酸化土壤的酸堿度一般在3.0-4.0左右。所以,堅持使用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酸化情況。
3、實行測土配方,精準施肥。這樣可以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土壤問題,首先杜絕肥料浪費,作物土壤缺啥補啥,酸了調酸,缺氮補氮,這是最科學之道!
4、使用土壤調理劑。
按照功效特點可大致分為礦物源調理劑、土壤調酸調堿劑、疏松劑或免深耕劑三類。
● 礦物源調理劑:目前用作土壤改良調節劑的礦物源主要有牡蠣殼、石灰石、白云巖、膨潤土、泥炭、泥炭藍鐵礦、蛭石、硅藻土、皂石、海泡石等。這些礦物常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質,用于改良土壤。
● 調酸、調堿劑:以堿渣為主原料生產的粉狀酸性土壤調理劑,是比較有效的酸性土壤調理劑之一。堿渣是制堿廠的廢棄物,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硫酸鈣等鈣鹽和氫氧化鎂等,偏堿性(pH9~12),富含鈣、鎂、硒等作物生長有益元素。
● 疏松劑或免深耕劑:通過水分激活它的有效成分而垂直作用于土壤,將被土壤吸附的氫離子游離出來,增加土壤陽離子交換量,使土壤形成更多的孔隙,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和肥水滲透能力,從而達到疏松土壤的目的。
5、使用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菌肥能夠以菌制菌,動態長效,有效解決根部病害和重茬病害,從“根”上解決各種真菌、細菌、病毒引起的種傳和土傳病害,減輕根結線蟲危害。快速分解累積在土壤中“傷根”的除草劑,農藥殘留,亞硝酸鹽,氯根及作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質,強根壯苗,顯著提高作物抗病性,減少發病率,連續使用能大幅減少用藥次數及成本。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