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對土壤含水量的作用?
一、氮對土壤含水量的作用?
深施結合覆土,將氮肥施到表土下6~10厘米深的土層中,可減少氮的揮發損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土壤含水量適宜,在播種前開溝,將肥料施在種子下面或兩側,可提高肥效。
二、如何判斷土壤含水量?
砂性土:無濕的感覺,干塊可成單粒,則土壤偏干,土壤含水量約為3%;微有濕的感覺,干多濕少,土塊一觸即散,則土壤稍潤,土壤含水量約10%;有濕的感覺,成塊滾動不散,則土壤偏潮,土壤含水量約為15%;手觸可留下濕的痕跡,可捏成堅固的團塊,則土壤偏潤,土壤含水量約為20%;黏手,手捏時有漬水現象,可勉強搓成球或條,則土壤偏濕,土壤含水量約為25%。
壤土:無濕的感覺,則土壤偏干,土壤含水量約為4%;有濕的感覺,則土壤稍潤,土壤含水量10%左右;有濕的感覺,手指可搓成薄片狀,則土壤偏潮,土壤含水量15%左右;有可塑性能,易搓成條,則土壤偏潤,土壤含水量25%;黏手,如同糨糊狀,可勉強成團塊狀,則土壤偏濕,土壤含水量30%。
黏性土:無濕的感覺,土塊堅硬,則土壤偏干,土壤含水量在5%~10%之間;微有濕的感覺,土塊用力捏碎時,手指感到痛,則土壤稍潤,含水量10%~25%;有濕的感覺,手指可搓成薄片,則土壤偏潮,土壤含水量15%~20%;有可塑性,能成球條(粗面有裂縫,細面成節),則土壤偏潤,土壤含水量25%~30%;黏手,可搓成很好的球條及細條(無裂縫),則土壤偏濕,土壤含水量35%~40%。
三、土壤含水量的計算公式?
土壤含水量有絕對含水量和相對含水量兩種。
1、絕對含水量。
以重量百分數表示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數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水重/烘干土重×100%
2、相對含水量
土壤相對含水量
將土壤含水量換算成占田間持水量或全蓄水量的百分數,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對含量,計算公式如下:
旱地土壤相對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間持水量×100%
水田土壤相對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全蓄水量×100%
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絕對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稱土壤含水率。測定土壤含水量可掌握作物對水的需要情況,對農業生產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主要方法有稱重法,張力計法,電阻法,中子法,r-射線法,駐波比法,時域反射法、高頻振蕩法(FDR)及光學法等。土壤中水分含量稱之為土壤含水率,是由土壤三相體(固相骨架、水或水溶液、空氣)中水分所占的相對比例表示的,通常采用重量含水率(θg)和體積含水率(θv)兩種表示方法。
四、多肉土壤含水量多少?
我們要給多肉植物上盆,首先要把土壤打濕,讓土壤的含水量在30%~40%左右就行了,用手攥起土壤來能夠感覺到濕度,但是不會有水滴下來,直接將我們的多肉植物根系埋到土壤里邊去栽種上
五、盆栽蘭花土壤含水量要求?
蘭花對土壤含水量的要求是見干見濕,或稱間干間濕,不能一直保持濕潤,也不能長期太干燥。
六、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的關系?
①土壤大孔隙越多,通氣性越好;土壤含水量越低,通氣性越好,
②若土壤孔隙度小,空氣流通就會受阻,含水量越大,水分過多時,即便有孔隙也被其占據,如澇害后就是這樣的情況。
③土壤水存在土壤孔隙中,按照土壤水分形態學的觀點,土壤水包括吸濕水、附著水、毛管水和重力水。毛管水又包括上升毛管水和懸著毛管水。
七、土壤含水量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氣象因素(主要是降水)、土壤特征(孔隙度、容重、滲透性能等)、植被狀況、人為活動都可能影響土壤含水量變化。
八、土壤含水量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絕對含水量。
以重量百分數表示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數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水重/烘干土重×100% 相對含水量 土壤相對含水量 將土壤含水量換算成占田間持水量或全蓄水量的百分數,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對含量,計算公式如下: 旱地土壤相對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間持水量×100% 水田土壤相對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全蓄水量×100% 區別在含水率計算公式的分母上,分子都是水分的重量,相對含水率的分母是濕土壤的重量,絕對含水率的分母是干土壤的重量。絕對含水量只能表現出土壤中的水分是多少. 相對含水量能表現出植物生在土壤中有效水分的含量.九、土壤水勢和土壤含水量的關系?
土壤中的水分可以用兩種方式描述:含水量和水勢。含水量是指單位體積土壤中水分的體積或單位重量土壤中水分的重量,單位分別是cm3/cm3%,kg/kg%;土壤水勢(waterpotential)是在等溫條件下從土壤中提取單位水分所需要的能量,單位是巴(bar,1bar=100kPa)土壤水分飽和,水勢為零;含水量低于飽和狀態,水勢為負值,土壤越干旱,負值越大。一般植物的生存范圍是0到-15巴(-1500kPa)。含水量,水勢,這兩個指標分別相當于電學中的電子密度和電勢。和水勢不同,含水量不能反映土壤水分對植物得有效性。
譬如15%的含水量,在沙土中已經相當濕潤,幾乎所有植物都可以生長。如果黏土含水15%,幾乎所有植物都無法生存。
相反,如果用水勢作為測量單位,測量結果則與土壤性質無關,不管土壤性質,不管地理位置,-10巴的土壤都很干旱,-0.5巴的土壤都很濕潤??梢钥闯觯瑔螒{含水量,你無法判斷土壤的干旱程度。
某植物在土壤A中生長的最佳含水量為20%,換一種土壤B,情況就不見得如此。
因此,用含水量進行植物和環境的關系的研究,其結果一般無法推廣。
十、一般適合旱地的土壤含水量?
華南地區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少50%—80%,氣溫比去年同期高1—4℃。據全國農技中心節水農業技術處5月15日的監測結果數據,華南大部分地區旱地0—20公分土壤相對含水量為60%—75%,墑情適宜。
從福建南部,廣西西部局部地區土壤含水量來看,這些地區0—20公分土壤含水量在30%—55%之間,土壤含水量不足。
從廣東西北部局部地區測量的數據上來看,0—20公分土壤相對含水量超過90%,含水量過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