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調查的特點? 重點調查的目的?
一、土壤調查的特點?
土壤調查,是野外研究土壤的一種基本方法。它以土壤地理學理論為指導,通過對土壤剖面形態及其周圍環境的觀察、描述記載和綜合分析比較,對土壤的發生演變、分類分布、肥力變化和利用改良狀況進行研究、判斷。
二、重點調查的目的?
目的是反映總體的基本發展趨勢
特點是投入少、調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況或基本趨勢比較準確
重點調查是在調查對象中選擇一部分重點單位進行調查的方法。它是一種非全面調查,既可用于經常性調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調查。其特點是所選擇的調查對象的標志值在所要研究的標志總量中或占很大比重或有較大代表性,能反映總體的基本狀況。例如,要想了解工業貸款的增長原因,只要選擇變化較大的有代表性的重點企業進行調查就可以分析清楚。
三、什么是重點調查?
重點調查:是從調查對象的全部單位中選擇少數重點單位進行調查,其中重點單位是指在所要調查的數量特征上占有較大比重的單位。例如:要了解全國鋼鐵企業的生產狀況,可以選擇產量較大的少數幾個企業,如邯鋼、寶鋼等,作為重點單位進行調查,以便對鋼鐵產量有一個大致了解。
典型調查:是從調查對象的全部單位中選擇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
典型調查的目的是通過典型單位來描述或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因此所選擇的典型單位應具有我們所研究問題的本質屬性或特征。
例如,要研究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問題,可以在同行業中選擇一個或幾個經濟效益突出的單位作為典型,做深入的調查,從中找出經濟效益好的原因和經驗。
四、侵入巖區地質調查重點調查的側重點?
在侵入巖和變質巖地區進行地質測量(地質填圖)時,地質工作者不僅要重視巖石的正確命名及其產狀的詳細觀察,還須搞清它們的生成條件與發育過程以及各種巖石間的相互關系,否則,就很難正確地了解工作地區的地質發育歷史以及礦床生成規律等等。
這些巖石的生成情況及其相互關系,必須經過細心、詳盡的野外觀察,必要的礦物、巖石鑒定與研究。以及全部資料的系統整理,研究與論證,才能得到較合理的推定。
五、土壤修復行業前景?
前景好。
隨著政策監管趨嚴、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治理需求將穩步釋放,土壤修復潛在市場空間巨大。2015年土壤修復市場規模為30億元,到2019年市場規模已達218億元。據全球環保研究網測算,中國“十三五”期間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容量為724.5億元,其中耕地修復150億元、場地修復488億元、礦山修復86.5億元。我國土壤修復行業投資價值點主要聚焦在三個方面,通過房地產帶動污染場地修復、農業用地修復以及礦山危險品污染修復。
六、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的區別?
1.普查就是為了全面了解掌握某個時段某些事項的狀況,摸清底數,為今后制定發展計劃提供全面數據的一種動員人力比較大、覆蓋面廣、耗費物資比較大、耗費時間比較長的調查活動,比如人口普查;
2.抽樣調查就是為了掌握某個時段某些事項發生變動情況進行的調查活動,比如每年百分之一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可以掌握實際變動的情況,為政策微調提供依據;
3.典型調查就是對典型事物進行全方位的調查活動,比如對某個先進單位進行重點調查,發現好的經驗進行推廣;
4.重點調查就是對重點單位、重點環節進行的調查活動,主要是發現問題、查找根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七、中國濕地土壤調查內容?
濕地土壤調查
以收集資料或野外土壤剖面調查的形式調查濕地土壤。濕地土壤類型包括:沼澤土、草甸土、白漿土、鹽土、堿土、泥炭土、水稻土(水稻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海域。
八、土壤調查技術規范?
如果污染物濃度均未超過GB36600等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以及清潔對照點濃度(有土壤環境背景的無機物),并且經過不確定性分析確認不需要進一步調查后,第二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可以結束;否則認為可能存在環境風險,須進行詳細調查。
標準中沒有涉及到的污染物,可根據專業知識和經驗綜合判斷。
詳細采樣分析是在初步采樣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采樣和分析,確定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圍。
九、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程序?
背景調研:這塊地以前干嘛的,開的什么廠,做的什么行業,該行業有哪些污染物,排污是否達標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點、堆積處位置……2 采樣:稍粗略地普查采樣,稍細致地可疑重污染位置采樣3 分析:基本理化性質分析,根據背景調研確定所需要檢測的污染物類型,檢測4 出具調查報告與風險評價報告。
十、怎么確定土壤地理調查路線?
土壤勘測工作一般分路線踏勘、概測、詳測三個階段進行。
①路線踏勘:在進行流域或灌區土壤調查之前,選擇代表性的縱橫路線,對土壤及其自然條件進行輪廓的調查了解,確定調查制圖單元,安排工作計劃。
②概測:為流域或灌區規劃進行的土壤調查,比例尺為1:50000~1:500000。
③詳測:為灌區或農場設計進行的土壤調查,比例尺為1:1000~1:50000。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