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鋪了苔蘚怎么判斷土壤干濕度?
只要植物不是新栽種的,生長健康,它的生長狀態能直接反映出盆土的干濕。盆土如果比較濕,葉子看上去就很精神,即便在光照強的時候葉子有點下垂,當光照減弱時,也會很快恢復正常,變得挺立。盆土如果比較干,葉子看上去沒有精神,光照強時葉子萎蔫嚴重,甚至直接曬干,光照減弱依舊無法恢復正常。所以在養護盆景的過程中,要多觀察葉子的變化。
注意點
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態判斷盆土的干濕雖然很直觀,但干濕的度要把握好,否則每次都在葉子萎蔫明顯時再澆水,就很容易導致下面的老葉子干枯,同時會加速健壯葉子老化,不利于整株植物的生長。因為肉眼能看到葉子明顯缺水的時候,對葉子而言缺水程度就已經比較嚴重了,細胞會因為失水嚴重而受損,老葉子就會快速死亡,健壯的葉子就會快速老化。我的經驗是盆景植物的葉子光澤感變淡、光照強度減弱時依舊有輕微萎蔫癥狀、恢復速度慢就澆水。也就是葉子一出現缺水癥狀就及時澆,而不是過度干旱細胞受損時再澆。
缺點
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態判斷盆土的干濕需要一定的經驗,經驗不足判斷就不太準確。另外,如果植物生長不健康,或者栽種時間不久還沒有服盆,這個方法也不靠譜,容易澆錯水。尤其植物的根系出現問題時,不管盆土是干的還是濕的,葉子都不精神,和缺水時很像,把握不好就容易澆多,增加根部負擔,引起更嚴重的后果。
根據盆景的輕重判斷盆土的干濕
不管植物是新栽種的還是栽種已經有段時間,都可以通過掂盆來判斷盆土的干濕。當盆景比較輕的時候,說明干的差不多了,需要澆水。當盆景比較重的時候,說明還是濕的,暫時不需要澆水。掂盆也適用于植物生長不健康的情況,所以我覺得掂盆是判斷盆土干濕最靠譜的方法,任何時候任何植物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也都具有很好的參考性。
注意點
通過掂盆來判斷盆景土壤的干濕度需要一定的手感,手感不強時,就容易掂不準。所以平時養護要多掂,多總結,找到需要澆水的那種感覺,以后是否需要澆水就都能輕而易舉的判斷出來。
缺點
掂盆判斷土壤的干濕度只適合小型盆景,對中大型盆景來講就行不通,誰都沒有足夠大的臂力能把所有的盆景拎起來。使用比較重的容器栽種小型植物時,掂盆也容易判斷錯誤。因為容器過重,土壤和植物的重量占比少,水分蒸發掉一部分整體的重量變化并不明顯,不一定就能掂出來。另外,掂盆存在一定的風險,總是拎來拎去,哪次疏忽大意就可能“雞飛蛋打”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