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壓實度檢測規范? 壓實度檢測取樣規范?
一、土壤壓實度檢測規范?
一回填區域,藍線范圍為回填區域(面積約8000平方米,回填高度約5米)
二、實驗要求1、對回填土料進行一組輕型擊實試驗,檢測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及最優含水量;2、試驗數量:該試驗為建設方抽檢,由于面積較大,建議按照每層300m2面積抽檢一個試驗點,層高按照300mm進行抽檢一次,分層取樣檢測回填土的干密度和含水率,具體試驗數量按照委托要求進行,試驗點位置由建設方代表現場指定;
?3、環刀法具體取樣點應選擇位于每層墊層厚度的2/3深度處;4、具體試驗按照《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213-1999要求進行。
?三、環刀實驗數量5000/300≈16層,8000/300≈26個點,總計實驗檢測點
數約16*26=416個。
二、壓實度檢測取樣規范?
公路工程路基壓實度檢測頻率為每1000平方米至少檢驗2點。為了保證路基的整體強度,穩定性和耐久性滿足要求,《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規定:路基“施工過程中,每一壓實層均應檢驗壓實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層,否則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補壓。
檢測頻率為每1000平方米至少檢驗2點,不足1000平方米時檢驗2點,必要時可根據需要增加檢驗點。
三、回填砂壓實度檢測規范?
以下是中國建筑行業中使用的回填砂壓實度檢測規范:
1. 采樣:在回填過程中應按每層最少1個樣板(0.5m×0.5m),采取卡尺、氣動打樁或挖坑法采樣,每樣品極限深度不應超過30m;
2. 樣品制備:以三倍標準質量為參考,將洛陽土配比調整至直徑60mm高120mm、質量約9kg 的砂模內制成圓柱形樣品;
3. 液限和塑限測定: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
?
4. 直徑為50mm,高寬比為2:1的鑄鋼器具(也可選用耐酸短管)內收容試件,在固定沖程下用10kg/次荷載,連續沖擊試件25次,并觀察試件變形情況;
5. 通過分析上述測試結果,計算獲得回填砂的松密率、孔隙率等參數,并判斷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遵守安全規范和工藝要求。如果您需要進行回填砂壓實度檢測,建議您按照相關標準操作,或者請專業人員進行測試。
四、砂夾石壓實度檢測規范?
應根據干密度與標準最大干密度進行計算。
壓實度為夯實度,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壓實后的干密度與標準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只有對路基、路面結構層進行充分壓實,才能保證路基路面的強度、剛度、穩定性以及平整度,從而延長路基路面的使用壽命。
路基路面現場壓實質量用壓實度表示。對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層,壓實度為工地實際達到的干密度與室內標準擊實試驗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對瀝青路面,為現場實際達到的密度與室內標準密度的比值。
擴展資料:
壓實度計算要求規定:
1、進行壓實度檢測時,選點應得當,隨機取點,檢測頻率要滿足規范要求。這樣,檢測結果才能較客觀地反映工程質量的實際情況。
2、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要求,試洞的深度應該等于測定層的厚度,但不得有下層材料混入。
3、現場測試完后,要檢查灌砂筒底板、基板與地面之間是否有砂子漏出,如果有要將其單獨清出,稱其質量,計算時應扣除這部分質量。若忽略則會影響壓實度的真實性。
五、級配碎石壓實度檢測規范?
1、土路基壓實度
檢查數量:每1000㎡、每壓實層抽檢3點。
2、級配碎石壓實度,基層不得小于97%,底基層不應小于95%。
檢查數量:每1000㎡抽檢1點。
3、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壓實度大于等于97%、底基層壓實度大于等于95%。
檢查數量:每壓實層,每1000㎡抽檢1點。
六、基礎回填壓實度檢測規范要求?
基礎回填壓實度檢測標準GB/T50123--1999
七、沉降差法檢測壓實度規范?
沉降差法測壓實度的合格標準如下:
1、當集料的最大粒徑小于15mm、測定層的厚度不超過150mm時,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測試。
2、當集料的粒徑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測定層的厚度超過150mm,但不超過200mm時,應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測試。
《公路土工試驗規程》對砂的顆粒組成對試驗的重現性有影響進行了說明,不同顆粒粒徑組成的砂,其級配不同,密度也明顯不同;
根據不同粒徑的砂標定漏斗的體積和砂的密度時的重現性表可知,使用粒徑0.3~0.6mm 砂的重現性最好,則每次檢測使用時量砂必需采用標準砂0.3~0.6mm),且要保持砂的清潔及干燥。
八、管道基礎回填壓實度檢測規范?
當取土樣檢驗墊層的質量時,對大基坑每50-100m2應不少于1個檢驗點;對基槽每10-20m應不少于1個點;每單獨柱
基應不少于1個點。(環刀法)
1、整片墊層(1)面積≤300m2時;環刀法為30-50m2布置一個;貫入法為10-15m2布置一個。(2)面積>300m2時;環刀法為50-100m2布置一個;貫入法為20-30m2布置一個。
2、條形基礎下墊層(1)參照整片墊層要求。(2)環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個;貫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個。
3、單獨基礎下墊層(1)參照整片墊層要求。(2)每個單獨基礎下墊層不少于兩個測點
九、路基壓實度檢測點數規范要求?
1.路塹和路堤基底均應壓實,土質路堤(含土石路堤)的壓度應不低于表2-2的標準土質路堤壓度標準。
2.路基的壓實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以及其它指標應在取土地點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樣,進行擊實試驗確定,每一種土應取一組土樣試驗,施工中如發現土質有變化,應及時補做全部土工試驗。
3.土質路基壓實試驗方法可采用灌沙法、環刀法、核子儀法進行。當采用核子儀法時應先進行和與灌沙法對比試驗。
4.每一壓實層均應檢驗壓實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層,檢驗頻率每200㎡檢驗8點,不足200㎡時至少檢驗2點,檢驗標準必須每點都符合上表要求。
5.土質路床頂面壓實完成后應進行彎沉檢驗,檢驗的車輪重及彎沉允許值按設計標準執行,檢驗頻率為每一幅雙車道50米點,左右兩后輪隙下各一點。
6.填方地段基底在填筑前進行壓實,當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80cm時,基底的壓實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實度標準。
7.路基工程應采用機械壓實,壓實機械應根據工程規模、場地大小、填料種類、壓實度要求,壓實機械效率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8.當采用振路機碾路基時應遵循先靜后振,先弱振后強振,先慢后快原則,直線段采用先邊后中,曲線段由內向外,向進退式進行,橫向重疊為0.4-0.5m,縱向重疊1.0-1.5m,應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碾壓均勻。
十、肥槽回填壓實度檢測規范?
檢測頻率為每1000平方米至少檢驗2點。
為了保證路基的整體強度,穩定性和耐久性滿足要求,《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規定:路基“施工過程中,每一壓實層均應檢驗壓實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層,否則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補壓。
檢測頻率為每1000平方米至少檢驗2點,不足1000平方米時檢驗2點,必要時可根據需要增加檢驗點。檢驗標準,土質路基壓實層應符合表17-7的規定。
擴展資料:
試驗取樣要求規定:
1、回填土的壓實度檢測試驗,橋臺背后、涵洞兩側與頂部、錐坡與擋土墻等構造物背后的填土均應分層壓實、分層檢查,檢查頻率每50m2檢查1點,不足50m2時至少檢驗1點。
2、上部構造,主要構件在16m以下應取1組,16-30m取2組,31-50m 取3組,50m以上不少于5組。小型構件每批或每工作班至少2組。
3、每根鉆孔樁至少2組;樁長大于20m以上者不少于3組;樁徑大、澆筑時間很長時,不少于4組。如換工作班時,每工作班應制取2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