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烷總烴檢測標準? 總烴排放標準?
一、非甲烷總烴檢測標準?
中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沒有非甲烷總烴的標準。
目前大家一致采用2mg/m3。
數據來源出處是 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的《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具體第244頁。
原文如下: 由于我國目前沒有“非甲烷總烴”的環境質量標準,美國的同類標準已廢除,故我國石化部門和若干地區通常采用以色列同類標準的短期平均值,為5mg/m3。
但考慮到我國多數地區的實測值,“非甲烷總烴”的環境濃度一般不超過1.0mg/m3,因此在制定本標準時選用2mg/m3作為計算依據。
二、總烴排放標準?
我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27-1996)的非甲烷總烴的廠界濃度標準為4 mg/m3,一般情況下,質量標準要小于廠界標準,因此采用2mg/m3作為小時標準,1.2 mg/m3作為日均標準,0.2mg/m3作為年均標準。
三、hj38非甲烷總烴檢測標準?
HJ 38-2017 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本標準于2018-4-1代替 HJ 38-1999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氣相色譜法。
本標準適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中的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當進樣體積為1.0 ml 時,本方法測定總烴、甲烷的檢出限均為0.06 mg/m3(以甲烷計),測定下限均為0.24 mg/m3(以甲烷計);非甲烷總烴的檢出限為0.07 mg/m3(以碳計),測定下限為0.28 mg/m3(以碳計)
四、土壤石油烴一般有數嗎?
農用地土壤中的石油烴可執行500mg/kg標準值
石油烴污染場地已成為國內外污染場地的關注類型之一。我國采油區主要污染物為石油烴和多環芳烴(PAHs);化工類園區及周邊土壤的主要污染物為PAHs。為加強對土壤中石油烴類污染物的風險管控,生態環境部已將石油烴類列為土壤中主要污染項目并加以限制。
五、土壤總磷標準?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土壤總磷含量涉及到水泥、土壤、肥料綜合、土壤環境質量分析方法、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六、石油烴污染國家標準?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保護環境,防治污染,促進石油煉制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石油煉制工業企業及其生產設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督管理要求。石油煉制工業企業排放惡臭污染物、環境噪聲適用相應的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產生固體廢物的鑒別、處理和處置適用相應的國家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配套的動力鍋爐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或《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0-2015)
七、土壤檢測超標標準?
一級花壇土:有機質≥30g.kg-1;容量≤1.00M.gm-3。二級花壇土:有機質≥25g.kg-1;容量≤1.20M.gm-3。一級花境土:有機質≥25g.kg-1;容量≤1.25M.gm-3。二級花境土:有機質≥20g.kg-1;容量≤1.30M.gm-3。
一、種植土壤檢測標準
1、土壤質量要求
(1)如果是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應滿足園林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條件,不應混入各類侵入體。
(2)對含有侵入體物質的土壤應采取客土、改良等措施,不能出現肉眼可見的侵入體。
(3)園林綠化種植土壤土層下應沒有大面積的不透水層,否則,應根據實際情況在其底部采取有效的排蓄水措施。
(4)污泥、淤泥等不適合直接作為園林綠化陸地的種植土壤。
2、土壤的檢測標準
(1)一級花壇土:PH值6.0-7.0;EC值0.50-1.50mS﹒cm-1;有機質≥30g.kg-1;容量≤1.00M.gm-3;通氣孔隙度(%)≥15;有效土層≥30cm;石礫粒徑≥1cm;含量%(w/W)≤5。
(2)二級花壇土:PH值6.0-7.0;EC值0.50-1.50mS﹒cm-1;有機質≥25g.kg-1;容量≤1.20M.gm-3;通氣孔隙度(%)≥10;有效土層≥30cm;石礫粒徑≥1cm;含量%(w//W)≤5。
(3)一級花境土:PH值6.5-7.5;EC值0.35-1.20mS﹒cm-1;有機質≥25g.kg-1;容量≤1.25M.gm-3;通氣孔隙度(%)≥10;有效土層≥50cm;石礫粒徑≥3cm;含量%(w/W)≤10。
(4)二級花境土:PH值7.1-7.5;EC值0.35-1.20mS﹒cm-1;有機質≥20g.kg-1;容量≤1.30M.gm-3;通氣孔隙度(%)≥5;有效土層≥50cm;石礫粒徑≥3cm;含量%(w/W)≤10。
(5)樹壇土(喬木):PH值6.0-7.8;EC值0.35-1.20mS﹒cm-1;有機質≥20g.kg-1;容量≤1.30M.gm-3;通氣孔隙度(%)≥8;有效土層≥100cm;石礫粒徑≥5cm;含量%(w/W)≤10。
(6)樹壇土(灌木):PH值6.0-7.5;EC值0.50-1.20mS﹒cm-1;有機質≥25g.kg-1;容量≤1.25M.gm-3;通氣孔隙度(%)≥10;有效土層≥80cm;石礫粒徑≥5cm;含量%(
八、非甲烷總烴的檢測方法?
傳統的方法是用雙柱雙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氣相色譜法分別測出總烴和甲烷的含量,兩者之差為非甲烷總烴的含量,該方法需分別進樣兩次才能的出結果。推薦使用GC9160非甲烷總烴檢測專用氣相色譜儀,1次進樣即可同時得到甲烷、總烴以及非甲烷總烴的含量,減少操作步驟,縮短測量時間,關鍵還可以避免多次進樣造成的進樣誤差。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又稱非甲烷總烴。大氣中的非甲烷總烴超過一定濃度,除直接對人體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條件下經日光照射還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
九、非甲烷總烴檢測國標方法?
非甲烷總烴(Non-Methane Total Hydrocarbon)是指化學物質中除了甲烷之外的所有碳氫化合物的總和。非甲烷總烴的檢測在環境監測和大氣污染控制中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對非甲烷總烴的檢測采用的是以下國標方法:
1. HJ/T 7-2010《大氣環境監測技術規定》第10.3節中的非甲烷總烴的連續自動監測方法,該方法適用于在線監測非甲烷總烴的濃度。
2. HJ/T 70-2001《大氣環境揮發性有機物的連續監測技術規范》中的非甲烷總烴測定方法,該方法適用于連續監測非甲烷總烴的濃度。
這些國標方法主要基于氣相色譜法(Gas Chromatography,GC)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進行非甲烷總烴的定量分析。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儀器設備要求可以參考上述國家標準的具體內容。
需要注意的是,技術標準會不斷更新和修訂,所以在具體實施時應以最新的相關國家標準為準。
十、非甲烷總烴排放標準?
根據網上資料和與資深環評師商量,擬采用以下質量標準:
我國目前沒有制定非甲烷總烴的環境質量標準,以色利的非甲烷總烴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短期為5.0mg/m3,長期2.0mg/m3,我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27-1996)的非甲烷總烴的廠界濃度標準為4 mg/m3,一般情況下,質量標準要小于廠界標準,因此采用2mg/m3作為小時標準,1.2 mg/m3作為日均標準,0.2mg/m3作為年均標準。
補充下美國的大氣環境標準碳氫化合物三小時初級和次級標準均為 0.16mg/m3。
引用:
以色利的非甲烷總烴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短期為5.0mg/m3,長期2.0mg/m3,
這個短期不一定是1小時,長期不一定是一年。所以,對應作為小時值不一定對。
引用:
我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27-1996)的非甲烷總烴的廠界濃度標準為4mg/m3,一般情況下,質量標準要小于廠界標準,因此采用2mg/m3作為小時標準,1.2 mg/m3作為日均標準,0.2mg/m3作為年均標準。
一般情況下,質量標準要小于廠界標準,應該對于一套標準是一定的,不同體系的標準就不一定。而且按照這個說法,質量標準應該小于4mg/m3才對。這種情況,建議做到廠界就行了,環境質量標準沒有,說明不是控制污染物。過猶不及。
嚴重同意~有些專家要求按照廠界標準的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進行評價,個人認為無理,《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27-1996)的詳解中也說,國外的標準都非常不一致,甚至非甲烷總烴被廢除。國內的監測結果完全不能參考,環境本底值都不知道有幾個監測站能夠監測,哪能參考,
以色列標準中5.0mg/m3是30min標準,2.0mg/m3是24h標準。我做我幾個項目的本底監測中發現,好多地區的非甲烷總烴本底值日均值都介于2~3mg/m3,但周圍其無排放非甲烷總烴的工業企業,不知如何說明污染來源。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