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光譜與近紅外光譜?
一、紅外光譜與近紅外光譜?
本質上,二者的產生機制不同。 紫外光譜的產生是分子內的價電子的躍遷而產生的。 紅外光譜的產生是分子中的化學鍵或官能團的振動。不同的化學鍵或官能團吸收頻率不同,在紅外光譜上將處于不同位置,從而可獲得分子中含有何種化學鍵或官能團的信息。 至于定性定量,二者都可以,并不是絕對的。
二、近紅外光譜技術?
近紅外光譜主要是由于分子震動的非諧振性使分子振動從基態向高能級躍遷時產生的,近紅外光譜記錄的是分子中單個化學鍵的基頻振動的倍頻和和合頻信息,在近紅外光譜范圍內,測量的主要是含氫基團X-H(X=C、N、O)振動的倍頻和合頻吸收。
三、近紅外光譜怎樣檢測飼料原料蛋白的?
現在有很多蛋白快速檢測儀就是使用近紅外光譜檢測蛋白的,不過飼料原料的細度對近紅外檢測蛋白有顯著影響,所以飼料原料在檢測前最好粉碎細度40目以上檢測結果才比較準確。
四、近紅外光譜法?
近紅外光譜是介于可見光和中紅外之間的電磁輻射波,美國材料檢測協會將近紅外光譜區定義為780-2526nm的區域,是人們在吸收光譜中發現的第一個非可見光區。
近紅外光譜區與有機分子中含氫基團(O-H、N-H、C-H)振動的合頻和各級倍頻的吸收區一致,通過掃描樣品的近紅外光譜,可以得到樣品中有機分子含氫基團的特征信息,而且利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分析樣品具有方便、快速、高效、準確和成本較低,不破壞樣品,不消耗化學試劑,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因此該技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五、紅外光譜與近紅外光譜是什么關系?
近紅外光譜(NIR)是介于可見光(VIS)和中紅外光(MIR)之間的電磁波譜,波數約為:10000~4000cm-1。近紅外光譜法是利用含有氫基團(X-H,X為:C,O,N,S等)化學鍵(X-H)伸縮振動倍頻和合頻,在近紅外區的吸收光譜,通過選擇適當的化學計量學多元校正方法,把校正樣品的近紅外吸收光譜與其成分濃度或性質數據進行關聯,建立校正樣品吸收光譜與其成分濃度或性質之間的關系-校正模型。在進行未知樣品預測時,應用已建好的校正模型和未知樣品的吸收光譜,就可定量預測其成分濃度或性質。另外,通過選擇合適的化學計量學模式識別方法,也可分離提取樣本的近紅外吸收光譜特征信息,并建立相應的類模型。在進行未知樣品的分類時,應用已建立的類模型和未知樣品的吸收光譜,便可定性判別未知樣品的歸屬。
具體而言,近紅外光譜的分析技術與其他常規分析技術不同。現代近紅外光譜是一種間接分析技術,是通過校正模型的建立實現對未知樣本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圖1給出了近紅外光譜分析模型建立及應用的框圖,其分析方法的建立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完成。選擇有代表性的校正集樣本并測量其近紅外光譜;采用標準或認可的參考方法測定所關心的組成或性質數據;根據測量的光譜和基礎數據通過合理的化學計量學方法建立校正模型,在光譜與基礎數據關聯前,為減輕以至于消除各種因素對光譜的干擾,需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對光譜進行預處理;未知樣本組成性質的測定,在對未知樣本測定時,根據測定的光譜和校正模型適用性判據,要確定建立的校正模型是否適合對未知樣本進行測定,如適合,則測定的結果符合模型允許的誤差要求,否則只能提供參考性數據。
六、紅外光譜檢測英文縮寫?
紅外光譜分析法通常用下列哪個英文縮寫表示IR
七、中紅外吸收光譜檢測范圍?
紅外光指的是波長范圍從0.7μm至500μm的光,具體可細分為近紅外、中紅外、遠紅外光三個區域。
近紅外:是指波長范圍從0.7μm至2.5μm的紅外光。
中紅外:是指波長范圍從2.5μm至25μm的紅外光,是分子結 構分析最有用、信息最豐富的區域 遠紅外:是指波長范圍從25μm至500μm 的紅外光
八、太赫茲光譜比近紅外光譜有哪些優點?
太赫茲(Tera Hertz,THz)是波動頻率單位之一,又稱為太赫,或太拉赫茲。等于1,000,000,000,000Hz,通常用于表示電磁波頻率。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給技術創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機遇可能引發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發展。
特點
量子能量和黑體溫度很低。
許多生物大分子的振動和旋轉頻率都處于THz波段,所以利用THz波可以獲得豐富的生物及其材料信息。
THz輻射能以很小的衰減穿透如陶瓷、脂肪、碳板、布料、塑料等物質。
THz的時域頻譜信噪比很高,使THz非常適用于成像應用。
瞬時帶寬很寬(0.1~10THz),利于高速通信。
九、近紅外光譜的光源是什么?
近紅外光譜的光源可以是多種不同的光源,取決于具體的實驗設備或應用場景。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近紅外光譜光源:
1. 紅外線燈泡:紅外線燈泡可以發出紅外線輻射,包括近紅外光譜范圍。這種光源通常用于簡單的近紅外光譜測量或光學測試。
2. 光纖激光:近紅外激光器,如Nd:YAG激光器或半導體激光器,可以提供穩定且集中的近紅外光源。光纖激光可以用于高分辨率的近紅外光譜測量和光學顯微鏡。
3. 光柵光源:一些光譜儀設備使用光柵來通過可見光到近紅外光譜范圍的窗口。這些光源通常在可見光和近紅外之間提供連續光譜。
4. 其他:還有其他一些特定于應用的光源,如紅外燈、拉曼散射激光等,也可以作為近紅外光譜的光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光譜特性和功率,選取適當的光源取決于實驗的需求和所研究的樣品特性。
十、近紅外光譜儀額定電壓?
以近紅外光譜儀-RS1680為例,它需要的額定電壓為4.5-5.5v
規格
RS1680
傳感器
紅外加強 InGaAs Sensor
光譜儀
MEMS 光學結構
體積
含控制板大小: 40(長)*40(寬)*18(高)
波長
900-1700nm
入口狹縫寬度
50 um
積分時間
1ms~65s
分辨率
(頂峰半高寬)
8~13nm
儲存溫度
-20°C to +70°C
操作溫度
0°C to +50°C
傳輸接口
USB 2.0 @ 480 Mbps (高速)
光譜儀光纖接口
SMA 905
電源規格
電源需求: USB供電, 280mA at +5VDC
支持電壓 : 4.5-5.5V
開機時間 :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