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環評登記表項目需要發改委立項嗎
不需要,需要的是做個備案。
1.核準制、備案制和審批制的區別
主要是從項目投資主體上來區分。以前的項目,不管是政府投資的,還是企業投資的,都是審批制,這樣嚴重影響了審批效率。
改革項目審批制度,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徹底改革現行不分投資主體、不分資金來源、不分項目性質,一律按投資規模大小分別由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審批的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對于企業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一律不再實行審批制,區別不同情況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其中,政府僅對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角度進行核準,其他項目無論規模大小,均改為備案制,項目的市場前景、經濟效益、資金來源和產品技術方案等均由企業自主決策、自擔風險,并依法辦理環境保護、土地使用、資源利用、安全生產、城市規劃等許可手續和減免稅確認手續。
對于企業使用政府補助、轉貸、貼息投資建設的項目,政府只審批資金申請報告。各地區、各部門要相應改進管理辦法,規范管理行為,不得以任何名義截留下放給企業的投資決策權力。
現在,為提高企業的自主能力,讓企業更多的享受企業經營的自主權利和承擔市場變化而帶來的風險,今后,由企業投資的項目就可以實行核準和備案制了。
其中在國家和本省發改委制定的核準項目名錄的項目,需要實行核準制度,其他項目就可以實行備案制度了。簡單的說,超過一定規模的項目,發展計劃部門為了綜合統籌當地甚至全國的供求關系,就需要進行核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