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廢氣量計算公式表 處理廢氣量計算公式表格
一、廢氣處理效率公式?
廢?凈化效率的計算公式:(進?濃度-出?濃度)/進?濃度*1 00%
實際?兩種計算?式可能會有?點偏差,但正常來說不會相差很?。?名長期從事環境檢測的?員告訴?家:排放速率和排放濃度計算處理效率不?樣的,排放速率計算是正確的。
排放速率是對的,前后風量有差別,速率是較為準確的。
二、廢氣流量計算公式?
1、理論法:即風量計算公式,使用的風量計算方式:
風量 = 工廠體積(長*寬*高)m3*常數(60—100)
上述公式中的常數60—100是經驗值,如果工廠作業時間很短、產生廢氣量很小,則常數可以選擇60;如果作業時間較短、產生廢氣量較小,則常數可以選擇70—80;如果作業時間長、產生廢氣量大,則常數可以選擇90—100。
2、實測法:即當廢氣排放量有實測值時,使用的計算公式:Q = q×B/b/10000;
公式中各字母的含義:
Q——全年廢氣排放量,單位“萬標m3/y”;
q——廢氣小時排放量,單位“標m3/h”;
B——全年燃料耗量(或熟料產量),單位“kg/y”;
b——在正常工況下每小時的燃料耗量(或熟料產量),單位“kg/h”。
三、伸長量計算公式表?
實際伸長量的計算公式:△L=Pp×L/(Ap×Ep),其中:Pp=P(1+e-(KL+μθ)。鋼筋的冷拉主要是塑性變形,后期的外力可以刪除。而預應力鋼筋的張拉是彈性變形,后期的外力不能刪除,在張拉前要先進行冷拉。
四、mvr處理量計算公式?
輸電線路的輸送容量( MVR):P=根號3(UIcosφ)。
35KV的輸電線路的輸送容量,需要根據電流和輸電功率因數來計算。
P---輸送容量(MVA);
U---額定電壓(kV);
I---導線電流(kA) ;
cosφ---輸電功率因數 。
由于電力線路輸送的功率與電能質量、電能損耗、導線的允許溫升以及電力系統的穩定性等因素有關,所以這個限度是根據技術、經濟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判斷而確定的,并且因線路的長度不同、線路在系統中的地位不同而考慮的著重點也不同。
五、廢氣處理效率的計算公式?
? ? ??廢氣凈化效率的計算公式:(進口濃度-出口濃度)/進口濃度*1 00%
實際用兩種計算方式可能會有一點偏差,但正常來說不會相差很大。一名長期從事環境檢測的人員告訴大家:排放速率和排放濃度計算處理效率不一樣的,排放速率計算是正確的。
排放速率是對的,前后風量有差別,速率是較為準確的。
六、加堿量計算公式表?
由PH值在3,可知H+的濃度為10-3mol/L,由于水為100m3=100000L;所以氫離子為
10-3mol/L ×100000L =100mol;如果用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則反應的摩爾比為1比1,所以要消耗100mol的氫氧化鈉,大約4kg.
以后算法,是按照把氫氧化鈉固體直接加到該需要中和的水中進行計算的.
如果你要加入的是氫氧化鈉溶液,那就還要考慮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整個溶液的體積是多少!
七、木材方量計算公式表?
圓木頭方量計算方法:長×寬×高,木材體積的簡稱,可分兩種:一種是對原木和原條逐根檢量計算的實際體積,叫實積,一種是對一堆短材按一定長寬高檢量計算的整個體積,叫層積,計量單位為立方米。
八、額定容量計算公式表?
容量大小取決與鐵芯截面積. 關系式: S=Ko√Pn(根號下的Pn) S:變壓器鐵芯截面積 Ko:容量系數 Pn:變壓器容量 系數Ko在變壓器不同容量的取值 Pn(VA) Ko 0~10 2 10~150 2~1.75 150~50 1.5~1.4 50~1 1.4~1.2 1 以上
1 已知變壓器容量就可以計算出鐵芯截面積,當鐵芯缺少銘牌時,可根據鐵芯截面求出其容量. 確定鐵芯面積后,可根據相應公式(公式略)求出初次級匝數及線徑.
九、電線用量計算公式表?
一、電線電纜材料用量
銅的重量習慣的不用換算的計算方法:截面積*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計算:120*8.89=1066.8kg/km
1、導體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銅線徑 G=銅比重 N=條數 K1=銅線絞入率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
2、絕緣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絕緣外徑 d=導體外徑 G=絕緣比重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徑 D=上過程外徑 G=絕緣比重
4、包帶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過程外徑 t=包帶厚度 G=包帶比重 Z=重疊率(1/4Lap = 1.25)
5、纏繞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銅線徑 N=條數 G=比重 Z=絞入率
6、編織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數 / 25.4 / T
d=編織銅線徑 T=錠數 N=每錠條數 G=銅比重
比重:銅-8.89;銀-10.50;鋁-2.70;鋅-7.05;鎳-8.90;錫-7.30;鋼-7.80;鉛-11.40;鋁箔麥拉-1.80;紙-1.35;麥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發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帶-0.55;PP繩-0.55;棉紗線-0.48
二、導體之外材料計算公式
1.護套厚度:擠前外徑×0.035+1(符合電力電纜,單芯電纜護套的標稱厚度應不小于1.4mm,多芯電纜的標稱厚度應不小于1.8mm)
2.在線測量護套厚度:護套厚度=(擠護套后的周長—擠護套前的周長)/2π
或護套厚度=(擠護套后的周長—擠護套前的周長)×0.1592
3.絕緣厚度最薄點:標稱值×90%-0.1
4.單芯護套最薄點:標稱值×85%-0.1
5.多芯護套最薄點:標稱值×80%-0.2
6.鋼絲鎧裝:根數={π×(內護套外徑+鋼絲直徑)}÷(鋼絲直徑×λ)
重量=π×鋼絲直徑2×ρ×L×根數×λ
7.絕緣及護套的重量=π×(擠前外徑+厚度)×厚度×L×ρ
8.鋼帶的重量={π×(繞包前的外徑+2×厚度-1) ×2×厚度×ρ×L}/(1+K)
9.包帶的重量={π×(繞包前的外徑+層數×厚度)×層數×厚度×ρ×L}/(1±K)
其中:K為重疊率或間隙率,如為重疊,則是1-K;如為間隙,則是1+K
ρ為材料比重;L為電纜長度;λ絞入系數
十、水量計算公式表?
水量計算公式:d=√4Q。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流經封閉管道或明渠有效截面的流體量,又稱瞬時流量。當流體量以體積表示時稱為體積流量;當流體量以質量表示時稱為質量流量。單位時間內流過某一段管道的流體的體積,稱為該橫截面的體積流量。簡稱為流量,用Q來表示。
水,化學式為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