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詳解?
一、2015年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詳解?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世界氣候大會)于巴黎舉行。按照計劃,一項新的全球氣候協議將在氣候大會上達成,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目的是促使196個締約方(195個國家+歐盟)形成統一意見,達成一項普遍適用的協議,并于2020年開始付諸實施。
2015巴黎氣候大會 本屆氣候大會將集中討論融資與技術轉讓問題;資金方面的目標已經確定,即到2020年時融資1000億美元,以支持經濟不發達的國家采取控制氣溫變化的措施。
2015年11月11日,美國國務卿克里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巴黎氣候談判不會達成一項從法律上要求各國減排的“條約”
美國始終表示,不會在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國際條約中,明定在2025年前比2005年減碳26%至28%的目標。
調查結果顯示,與全球都認為這一問題十分緊迫相反,美國居民卻是最不關心氣候變化議題的人群之一。此外,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須經美國國會批準,馬上要從美國總統位上退下來的奧巴馬,也面臨著共和黨把控下參議院的強大阻力。
巴黎氣候大會有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達成一個適用于所有締約方、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
二、全球變暖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全球變暖的應對措施及建議如下:
1、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加強新技術的研發。
目前,我國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軍者,在太陽能和風能方面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全球6大太陽能制造商中有5家在中國,全球十大風機制造商中也有5家在中國。
2、發展循環經濟,使肆賣能源利用最大化。
發展循環經濟是從源頭實現節能減排最有效的途徑,比如將生活垃圾焚燒后的灰渣用作生產水泥的原料;成立以銅、鐵、硫資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工業園;把一備前燒了之的農作物秸稈做成食用菌……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國家實現節能減排。
3、利用生態系統固碳,增加碳匯。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全球碳循環和調節氣候變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碳吸收和儲存能力,從而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因此,增加森林總量、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等都可以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
4、倡導低碳生活,綠色出行。
人們可以用步行、騎車等低碳、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樣做既可以保持個人的身體健康,又能達到節能減仿雹清排的目的。
5、在穿衣等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
只要能踐行“勤儉節約”這個理念,也能幫助應對氣候變化。比如服裝在生產、加工和運輸過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曾有研究估計說,在保證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4千克。
三、全球變暖的解決措施
1、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此注意以下幾方面:
(1)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率,進而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的使用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吵洞。
(2)采用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拆碰悉地熱能、海洋能、核能、氫能等;也可以提高常規能源中水能的利用比重,間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取長補短,共享先進經驗。
2、植樹造林,使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擴展資料
為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合國專旅乎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簽署生效。依據該公約,發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
另外,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信息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目前已有197個國家正式批準了上述公約。
用受限的生活方式,減少熱量排放:工業服務于生活,生活用品受限,工業自然減少。減少熱量排放應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上,用固定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制定出固定的生活用品,用固定的生活用品,限制生活用品的濫用,用有限度的使用生活用品,達到限量生產,限量加工,從而抑制工業泛濫,減少熱量排放。
1、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加強新技術的研發。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目前,我國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軍者,在太陽能和風能方面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全球6大太陽能制造商中有5家在中國,全球十大風機制造商中也有5家在中國。
2、發展循環經濟,使能源利用最大化。
發展循環經濟是從源頭實現節能減排最有效的途徑,比如將生活垃圾焚燒后的灰渣用作生產水慎弊拍泥的原料;成立以銅、鐵、硫資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工業園;把一燒了之的農作物秸稈做成食用菌……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國家實現節能減排。
3、利用生態系統固碳,增加碳匯。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全球碳循環和調節氣候變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據華寬羨龍網報道,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碳吸收和儲存能力,從而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因此,增加森林總卜棗量、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等都可以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
4、倡導低碳生活,綠色出行。
人們可以用步行、騎車等低碳、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樣做既可以保持個人的身體健康,又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5、在穿衣等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
只要能踐行“勤儉節約”這個理念,也能幫助應對氣候變化。比如服裝在生產、加工和運輸過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曾有研究估計說,在保證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4千克。
首先是人類要樹立環保意識,在沒有這種意識的前提下做什么都是無用的。
第一喊巧廳,根據全球氣候變暖來看主要是臭氧層空洞所造成的,那么人類就應該減少使用鄭隱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品。
第二,就是多植樹造林、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讓自然的天平更加傾向大自然。
第三,減少使用污染環境的燃料,提倡寬森使用綠色燃料,例如酒精汽油等。
First 停止一切損害環境的活動
Second 研究出一種物質能像臭氧一樣保護地球
不得不慎散缺說,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真是一顆幸運的星球,因為在自己所處的區域,有木星這顆星球為地球遮擋來自外太空的星體隕石,還有地球的衛星月球也是一掘納個防護標兵,而地球寬辯還有另外一個保護神,那就是冥王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