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科技塑造低碳環保的未來?
據報道,5月9日,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毀頃段高光譜衛星――高分五號衛星,它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污染氣體的空白,推進了科技塑造“低碳未來”的腳步。
報道稱,2016年12月22日,我國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這顆衛星將每16天對地球進行一次全面“體檢”,最終形成不同季節、不同地區二氧化碳排放情況的“體檢報告”,為我國節能減排等宏觀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下一步坦姿,生態環境部將制定落實2030年目標的實施方案和本世紀中葉中國低碳發展戰略,切實發揮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對生態文明建設、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引領作用和對環境污染治理的協同作用。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表示,作為有效監測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讓余絕的太空“監督員”,“碳衛星”對充分了解全球碳循環過程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來源:央廣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