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廣州碳交易所哪個好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廣州碳交易所哪個好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廣州碳交易所都是中國典型的碳交易平舉吵臺,但從它們在行業的影響力、參與交易的規模、服務能力的發展以及在政策制定方面的角色扮演等方面來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要比廣州碳交易所好。首先,上海坦模環境能源交易所是由國家發改委指導,上讓答緩海市政府主管,融資實力雄厚,具有較高的公信力和市場影響力;其次,上海交易所在政策引導,創新交易機制,滿足多元化的資本和參與者需求等方面有明顯領先優勢。由此,作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碳交易所之一,未來上海交易所將會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先項和特色,為推動構建環保綠色低碳的中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碳排放交易中心有前途嗎
最終碳排放低于其獲得的配額,則可以通過碳交易市場出售多余配額。
碳交易是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的統稱,是實現碳中和的市場化機制。碳中和的實現路徑包括降低碳排放、碳移除和負排放。由于碳排放是人類經正搏虧濟社會活動舉神的綜合反映,因此實現碳中和需要人口、經濟、產業、能源、技術等多領域協作,需要加快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降低能源消耗總量及能源碳強度;需要銀姿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增加碳捕獲同時發展負排放技術。
我國參與碳排放交易歷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02年至2012年,主要參與國際CDM項目;
第二階段:從2013年至2020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福建八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第三階段:從2021年開始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首先納入電力行業(碳排放數據相對完善)。
近年來我國碳交易市場碳交易量呈波動走勢,于2017年達到交易峰值4900.31萬噸。2021年上半年中國碳交易市場碳交易量達到412.91萬噸。從我國碳交易市場的成交金額變化情況來看,2014-2020年我國碳交易市場成交額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僅在2017、2018兩年有小幅度減少。2020年我國碳交易市場成交額達到了12.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33.49%,創下碳交易市場成交額新高。
分省市看,湖北省和廣東省是我國碳交易市場額最高的地區,2020年的成交額占比分別為28.81%和27.14%,其次是北京市和深圳市,市場交易額占比分別為15.35%、12.58%。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