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燒rt0與rc0區別(催化燃燒rto和rco)
一、催化燃燒與uv光解的區別?
uv光解催化和催化燃燒區別比較大,光氧催化設備比較簡單,凈化廢氣主要靠uv紫外線燈管和二氧化鈦催化網,外形尺寸比較小,而催化燃燒設備的占地面積都比較大,最小的占地也得7~8米長度,配置也比較復雜,比如有防火系統,噴淋系統,吸附脫附系統,再就是投資比較的話,區別也是很大的,光氧催化的價格1800元就可以買一臺,而催化燃燒,通常是4~5萬元起步。
二、rto廢氣處理原理與催化燃燒區別?
RTO,是指蓄熱式熱氧化技術,英文名為“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蓄熱式熱氧化回收熱量采用一種新的非穩態熱傳遞方式,原理是把有機廢氣加熱到760℃以上使廢氣中的VOC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氧化產生的高溫氣體流經特制的蓄熱體,使蓄熱體升溫而“蓄熱”,此蓄熱用于預熱后續進入的有機廢氣,從而節省廢氣升溫的燃料消耗。如果RTO焚燒爐運行管理不善,車間廢氣處理控制不好,往往造成運行能耗大、成本高,企業往往因過高的成本而停止運行,僅僅當作形象工程。
在運行過程中,應優化控制手段,在廢氣進爐膛前,盡可能除掉入口噴淋塔帶來的水分,減少水分汽化所需熱量;同時,還應優化進出風時間、保持燃燒室溫度、加強閥門密封度等,還可在進氣風管采用計量泵與蒸發器組合的方式,人為控制一些不可套用的廢溶劑的蒸發,在廢氣VOC較低時提高VOC濃度,以達到不使用燃料就能維持正常燃燒的目的,從而減少燃料消耗。一般來說,維持正常運行對VOC濃度的要求遠低于其爆炸下限,還可根據爐膛溫度隨時調整或關閉廢溶劑的蒸發,所以其安全風險是可控的。
催化燃燒法,簡稱RCO,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VOCs在200~400℃的低溫條件下分解為CO2和H2O,是凈化碳氫化合物等有機廢氣、消除惡臭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有機廢氣特別是回收價值不大的有機廢氣凈化方面,比如化工、噴漆、絕緣材料、漆包線、涂料生產等行業應用較廣。與熱力燃燒法相比,催化燃燒所需的輔助燃料少,能量消耗低,設備設施的體積小。RCO具有RTO(蓄熱式熱力焚化爐)高效回收能量的特點和催化反應的低溫工作的優點,將催化劑置于蓄熱材料的頂部,來使凈化達到最優,其熱回收率高達95%。
工作原理: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有機尾氣通過引風機進入設備的旋轉閥,通過旋轉閥將進口氣體和出口氣體完全分開。氣體首先通過陶瓷材料填充層(底層)預熱后發生熱量的儲備和熱交換,其溫度幾乎達到催化層(中層)進行催化氧化所設定的溫度,這時其中部分污染物氧化分解;廢氣繼續通過加熱區(上層,可采用電加熱方式或天然氣加熱方式)升溫,并維持在設定溫度;其再進入催化層完成催化氧化反應,即反應生成CO2和H2O,并釋放大量的熱量,以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經催化氧化后的氣體進入其它的陶瓷填充層,回收熱能后通過旋轉閥排放到大氣中,凈化后排氣溫度僅略高于廢氣處理前的溫度。系統連續運轉、自動切換。通過旋轉閥工作,所有的陶瓷填充層均完成加熱、冷卻、凈化的循環步驟,熱量得以回收。
三、vocs的熱力燃燒與催化燃燒有什么區別?
嵩安企業環保管家來回到這個問題
直接燃燒法是指當燃燒氣體的同時,通過氧化及高溫下的熱分解的方法,將燃燒室中有害的VOCs進行降解,將有害的VOCs氣體輸入到燃燒室后,當高溫、充足空氣等客觀因素條件完善的前提下,將有害廢氣充分燃燒完全,*終使其完全分解成CO2和H2O。而直接燃燒法就是燃燒可燃的這一類VOCs廢氣,該方法在處理高濃度VOCs廢氣方面,表現出的效果較佳,但相應的對溫度的控制要求很高,必須在高溫的條件下,當溫度在1100℃附近,去除效率可達95%以上,但是如果當廢氣中含有Cl、S、N等元素時,則直接燃燒法會產生HCl、SOx、NOx等有害氣體,造成二次污染。
催化燃燒技術是近幾十年在國家大力倡導環保與節能趨勢下而發展的一門新型技術。催化燃燒法是使用不同種類的催化劑,利用其可以有效降低反應活化能的原理,使VOCs在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將其完全氧化為CO2和H2O,一般當溫度控制在300℃~450℃的范圍內,絕大部分碳氫化合物可在被其氧化,并且去除率高達95%以上,但是催化劑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且在催化劑的使用過程中,廢氣的濕度和種類對催化劑的催化氧化效果有很關鍵的影響,如果廢氣中出現其他物質,很可能會引發催化劑的中毒,故優質的催化劑應具備高活化能力、高熱穩定能力和水熱穩定能力等特點,目前應用比較多的金屬氧化物催化劑有Pd、Pt、Rh、Au、Mn、Co、Ce,而其中Pd、Pt、Rh、Au為貴金屬。然而貴金屬有價格昂貴、且易燒結等缺點,因而開發新型復合型催化劑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四、直接催化燃燒和蓄熱式催化燃燒的區別?
蓄熱式催化燃燒法(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izers,RCO)是在蓄熱式焚燒法(RTO,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s)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者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催化燃燒的溫度不同,RTO需要在800℃以上的高溫,高溫會產生NOX二次污染物;而RCO催化燃燒只需要300~500℃之間的溫度,因此RCO催化燃燒更節能、安全,完全不產生NOX。
RTO蓄熱焚燒系統技術簡述,RTO(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簡稱RTO),又稱蓄熱式焚燒器。主要包括蓄熱室、氧化室、風機等,它通過蓄熱室吸收廢氣氧化時的熱量,并用這些熱量來預熱新進入的廢氣,從而有效降低廢氣處理后的熱量排放,同時節約了廢氣氧化升溫時的熱量損耗,使廢氣在高溫過程中保持著較高的熱效率(95%左右),其設備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維護方便,運行費用低,VOCs去除率高。
蓄熱式燃燒法(RTO)是利用燃氣或者燃油等輔助燃料燃燒,將混合氣體加熱,使有害物質在高溫作用下分解為無害物質;適用于高濃度、小風量的廢氣蓄熱式燃燒爐對有機廢氣的凈化效率可達99%,主要適用于中低風量、高濃度、中高溫度的有機廢氣,一次投資成本大,能量回收效率高,運行費用較低,一般與轉輪配套使用,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污染。投資成本高,運行費用適中,處理效率很高,維護成本適中
蓄熱式廢氣處理爐(RTO)適用于大風量、低濃度,適用于有機廢氣濃度在100PPM—20000PPM之間。其操作費用低,有機廢氣濃度在450PPM以上時,RTO裝置不需添加輔助燃料;凈化率高,兩床式RTO凈化率能達到98%以上,三床式RTO凈化率能達到99%以上,并且不產生NOX等二次污染;全自動控制、操作簡單;安全性高。
蓄熱式熱氧化器(RegenerativeThermal Oxidizer,簡稱RTO)是一種用于處理中低濃度揮發性有機廢氣的節能型環保裝置。適用于大風量、低濃度,適用于有機廢氣濃度在100PPM—20000PPM之間。其操作費用低,有機廢氣濃度在450PPM以上時,RTO裝置不需添加輔助燃料;凈化率高,兩床式RTO凈化率能達到98%以上,三床式RTO凈化率能達到99%以上,并且不產生NOX等二次污染;全自動控制、操作簡單;安全性高。
RTO催化燃燒設備和RCO蓄熱式燃燒工藝相對應用于普遍,運營成本低。RCO牽涉到催化劑替換,后期確保成本略高。如果支出充裕,應優先考慮到RTO。
工業廢氣處理設備運行可靠。1、工業廢氣處理設備盡量采用成熟的先進技術,或經示范工程驗證的新技術、廢氣處理設備新產品和新材料 ,奠定連續運行、安全運行的可靠性基礎。2、具備關鍵備件和易耗件的供應與保障基地。3、編制工業廢氣處理運行規程,建立工業廢氣設備有序運作的軟件保障體系。4、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和崗位工人,廢氣處理設備實施崗位工人持證上崗制度,科學組織工業處理廢氣設備的 運行、維護和管理
五、催化氧化和催化燃燒的區別?
催化燃燒是用催化劑使廢氣中可燃物質在較低溫度下氧化分解的凈化方法。所以,催化燃燒又稱為催化化學轉化。由于催化劑加速了氧化分解的歷程,大多數碳氫化合物在300~450℃的溫度時,通過催化劑就可以氧化完全。
與熱力燃燒法相比,催化燃燒所需的輔助燃料少,能量消耗低,設備設施的體積小。但是,由于使用的催化劑的中毒、催化床層的更換和清潔費用高等問題,影響了這種方法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推廣和應用。
六、光氧催化和催化燃燒的區別?
光氧催化和催化燃燒區別比較大,光氧催化設備比較簡單,凈化廢氣主要靠uv紫外線燈管和二氧化鈦催化網,外形尺寸比較小,而催化燃燒設備的占地面積都比較大,最小的占地也得7~8米長度,配置也比較復雜,比如有防火系統,噴淋系統,吸附脫附系統,再就是投資比較的話,區別也是很大的,光氧催化的價格1800元就可以買一臺,而催化燃燒,通常是4~5萬元起步。
七、催化燃燒跟活性炭催化燃燒有什么區別?
催化燃燒技術(RCO)是什么?
催化燃燒是借助催化劑在較低起燃溫度下(200~400℃),實現對有機物的完全氧化,因此,能耗少,操作簡便,安全,凈化效率高,在有機廢氣特別是回收價值不大的有機廢氣凈化方面,比如化工,噴漆、絕緣材料、漆包線、涂料生產等行業應用較廣。
催化燃燒原理
借助催化劑可使有機廢氣在較低的起燃溫度條件下,發生無焰燃燒,并氧化分解為CO2和H20,同時放出大量熱。
1)起燃溫度低,反應速率快,節省能源。催化燃燒過程中,催化劑起到降低VOCs分子與氧分子反應的活化能,改變反應途徑的作用。
2)處理效率高,二次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量少。采用催化燃燒處理VOCs廢氣凈化率通常在95%以上,終產物主要為CO2和H20。由于催化燃燒溫度低,大量減少NOx的生成。輔助燃料消耗排放的CO2量在總CO2排放量中占很大比例,輔助能源消耗量減少,顯然減少了溫室氣體CO2排放量。
3)適用范圍廣,催化燃燒幾乎可以處理所有的烴類有機廢氣及惡臭氣體,適合處理的VOCs濃度范圍廣。對于低濃度、大流量、多組分而無回收價值的VOCs廢氣,采用催化燃燒法處理是經濟合理的。
直接燃燒與催化燃燒的區別
直接燃燒(熱力燃燒)就是把氣體溫度提高到自身可燃燒的溫度,一般需要850℃,類似于垃圾焚燒。催化燃燒就是在催化劑的幫助下,使VOCs的燃燒溫度降低,反應可以在320℃左右發生,詳見下圖。 從而降低了有機廢氣凈化裝置的投資和運行費用,以及減少燃燒過程中輔助燃料的消耗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主流催化燃燒工藝
蓄熱式催化焚燒裝置(RCO)
RCO結合了RTO和CTO裝置的優點,RCO由蓄熱體和定制化的催化劑組成。運行過程中,有機廢氣進入系統,先通過蓄熱體預熱,廢氣溫度迅速上升,在反應室經催化劑作用,在250-350℃反應溫度下發生氧化反應,有機廢氣被氧化成CO2和H2O,并放出大量熱量,之后高溫清潔空氣再經過蓄熱體,進行熱量回收后,溫度迅速降低,最后,低溫潔凈的氣體經過煙囪排放。
BME蓄熱式催化焚燒裝置(RCO)由切換閥、帶蓄熱體的蓄熱室、帶載體的催化劑以及燃燒室所構成。通過下述動作對VOCs廢氣進行處理。 第一周期,通過閥門進入事先蓄熱的第一室,蓄熱室將熱量傳遞給廢氣,廢氣達到反應溫度后,在催化劑層上發生氧化反應, 反應后氣體通過第二室,蓄熱體蓄熱,氣體得到冷卻,蓄熱體溫度得到提高,經處理后的廢氣排出。第二周期,通過閥門,廢氣進入第二室,未處理的低溫氣體進入已蓄熱的蓄熱體,然后發生催化反應,將熱量傳遞給第一 室的蓄熱體,然后處理的廢氣排出。
通過對閥門的精確控制,如此循環,實現廢氣的催化氧化反應和熱量的循環。
BME RCO主要有如下5個特點:
●設備的凈化效率可高達99%以上,凈化效率高;
●設備中有機成分達到一定濃度時,其燃燒熱量足以維持設備正常運轉;無需外加燃料,運行費用低;
●RTO設備的凈化溫度一般在700-1000℃之間,安全性高;RCO設備的凈化溫度一般在300-500℃之間安全性高 ;
●設備的熱回收效率一般均可達95%以上,結構簡單,控制程序簡單;
●設備凈化過程更加充分,凈化過程不產生NOx等二次污染;
該系統可應用范圍包括:
涂覆行業、家具行業、涂料行業、化學工業、石油煉化工藝、PTA 尾氣處理、汽車及機械制造業、電子制造業、印刷線路板(PCB)有機廢氣、電氣制造業、漆包線絕緣有機廢氣等。
八、催化燃燒的原理與應用?
所謂催化燃燒,簡而言之,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有機廢氣在低溫下迅速氧化水和二氧化碳,從而達到處理的目的。催化燃燒是20世紀4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一種典型的氣固催化反應.目前,它已廣泛應用于油漆、橡膠加工、塑料加工、樹脂加工、皮革加工、食品工業和鑄造等行業,也用于汽車尾氣凈化等領域。對油漆、印刷、機電、家電、制鞋、塑料及各種化工車間有害有機廢氣的處理,以及不適宜直接燃燒或催化燃燒、吸附回收的低濃度有機廢氣,效果顯著。
吸附劑作為吸附技術的關鍵部分,對吸附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常見的吸附劑可分為有機吸附劑和無機吸附劑,以活性炭和分子篩為代表。活性炭的吸附容量高,成本低,但活性炭的耐溫性和耐濕性低于分子篩,分子篩的吸附能力較低,成本較高,但可用于較高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因此,可根據不同吸附劑的不同使用。催化燃燒有兩種,一種是活性炭吸附濃度催化燃燒法,另一種是分子篩吸附催化燃燒法。本文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法進行了研究。
該裝置根據吸附(高效率)和催化燃燒(節能)兩個基本原理設計。首先,預處理階段是確保進入活性炭吸附塔的廢氣中的顆粒物小于5mg/m3。該項目在前端安裝了干式過濾除塵器。干式過濾器包括初始和中間過濾模塊。其目的是去除廢氣中催化劑的灰塵、液滴和毒物,并確保不造成催化劑床的堵塞和催化劑中毒。吸附效果差,縮短了活性炭的使用壽命。
預處理后,有機廢氣被活性炭層吸附,有機物被活性炭的特殊力吸附,清潔氣體被排放。一段時間后,當活性炭達到飽和時,吸附停止,有機物集中在活性炭中。然后通過催化燃燒解吸恢復活性炭的吸附容量。
由于催化劑具有催化活性溫度,因此對于催化燃燒,稱為催化劑點火溫度,尾氣和床層溫度必須達到點火溫度才能催化燃燒,因此必須設置預熱裝置。但由于廢氣本身溫度較高,如漆包線、絕緣材料、烤漆等干燥廢氣,溫度可達300℃以上,無需設置預熱裝置。熱交換器和床層內的管道分布可用于預熱裝置加熱的熱氣。預熱器的熱源可以通過煙氣或電加熱。當催化反應開始時,通過回收反應熱,可以盡可能地預熱廢氣。為了節約能源,應在反應熱較大的情況下設置余熱回收裝置。
在裝置中,在催化凈化裝置中設置加熱室,啟動加熱裝置,進入內部循環。當熱氣源達到有機物的沸點時,有機物從活性炭中揮發出來。進入催化室,催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釋放能量。當釋放的能量重新進入吸附床進行解吸時,加熱裝置完全停止工作,催化燃燒室中的有機廢氣自燃,廢氣再生,有機物再循環,直至有機物與活性炭完全分離。催化室分解。活性炭再生,有機物分解。
預熱廢氣的熱源溫度一般超過催化劑的活性溫度。為了保護催化劑,加熱裝置應與催化燃燒裝置保持一定距離,以便排氣溫度能夠均勻分布。該裝置連續工作有兩個氣路,一個催化燃燒室和兩個吸附床交替。有機廢氣先用活性炭吸附,再用熱風解吸再生活性炭。解吸的有機物已經濃縮(比原始濃度高幾倍),并送入催化燃燒室進行催化燃燒,以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當有機廢氣濃度超過2000PPm時,有機廢氣可以在不需外加熱的催化床中保持自燃。燃燒后,部分廢氣排放到大氣中,大部分排放到吸附床中進行活性炭的再生。這樣既能滿足燃燒和吸附所需的熱能,又能達到節能的目的。再生后,可進入下一次吸附;解吸時,可在另一吸附床上進行凈化操作,既適合連續操作,也適合間歇操作。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的主要處理技術
預處理工藝:由于廢氣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粉塵,如果吸附材料(蜂窩活性炭)進入吸附裝置而不直接去除,容易造成吸附材料(蜂窩活性炭)微孔堵塞,嚴重影響吸附效果,增加系統阻力。該工藝在吸附床前設置高效復合過濾器作為預處理器,利用過濾器的精細結構,有效地去除廢氣中的粉塵和其它粉塵及煙霧物質。因此,當進入固定吸附床時,可以有效地截獲和過濾由排氣和油漆霧引入的廢氣中的灰塵。干式過濾采用一次和二次處理,以確保廢氣不含灰塵和微粒。過濾器將被設計成易于維護,便于拆卸和安裝。壓差開關實時顯示壓力損失,當壓差超過設定壓力時,向PLC發送報警信號,使用戶能夠及時更換濾料。
有機廢氣吸附過程:處理后的有機廢氣從風管中抽出,進入干式過濾器,除塵,進入活性炭吸附床。吸附床的數目可以根據氣流的大小(一次吸收、一次去除或兩次吸收、一次去除或多次吸收和一次去除)來確定。氣體可以通過閥門切換進入不同的吸附床,它們交替工作。當氣體進入吸附床時,氣體中的有機物被活性炭吸附并附著在活性炭表面,從而氣體可以被凈化,并且凈化后的氣體通過風扇排放到大氣中。
吸附床為活性炭吸附床
用內活性炭層和各種空氣分布器吸附和濃縮有機氣體是整個裝置的主要部件和核心工序。活性炭按抽屜式上下六層加載。
吸附原理:用多孔固體材料處理流體混合物時,流體的某一組分或某一組分可被吸引到固體表面,并集中在固體表面。這種現象叫做吸附。在氣態污染物的處理中,所處理的流體是氣體,屬于氣固吸附。吸附氣體組分稱為吸附劑,多孔固體稱為吸附劑。
活性炭以優質無煙煤為原料。其主要特點是強度高、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比表面積大、孔隙結構發達。孔洞大小介于椰子殼活性炭和木材活性炭之間。
注氮電磁閥安裝在活性炭解吸管道上。在對活性炭吸附床進行解吸分析時,系統自動控制電磁控制閥的數量和時間,將氮氣注入活性炭吸附箱,從而降低活性炭吸附床的氧含量,防止活性炭解吸過程中的火災危害
催化燃燒床
如前所述,催化燃燒是一種利用低溫催化劑凈化有害氣體中易燃成分的方法。對于HC和有機溶劑,蒸汽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熱量。
催化燃燒要求將被凈化的有害氣體均勻混合,預熱至催化劑所要求的點火溫度,使有害氣體中的可燃組分開始氧化放熱反應。
催化燃燒床的主要功能如下:
1)內部加熱元件產生熱能后,通過風扇和連接管道將熱風吹入活性炭床,從而對活性炭床進行加熱。
2)溫度變化后,有機物從活性炭中蒸發并分解。在鼓風機負壓的指導下,有機物通過解吸管道進入催化燃燒床,再加熱,與填充在催化燃燒床內的貴金屬催化劑反應,有機物經二次分解凈化。
3)當催化床溫度達到250~300℃時,有機物開始發生反應,當反應熱達到一定值(即無動力運行狀態)時,加熱元件停止工作。
4)活性炭脫附后空氣體積小,高濃度有機廢氣首先進入換熱器換熱,實現余熱的回收,換熱器通過加熱器(用多組電加熱管加熱)進一步加熱廢氣,有機廢氣加熱后,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達到廢氣的著火溫度。廢氣進入催化燃燒床,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有機組分在高溫下裂解成CO2和H2O,有機廢氣熱解釋放的熱量進一步提高了氣體溫度。凈化后的尾氣可通過兩級換熱器回收.
催化燃燒預熱廢氣加熱采用無污染、穩定的電加熱方式。電熱管分為若干組,由電子控制箱自動控制。系統溫度由PLC聯鎖。當廢氣溫度低于一定溫度時,電熱管會自動連接電源對廢氣進行加熱。當廢氣溫度高于一定溫度時,電熱管會自動斷裂。打開一組、兩組、多個或全部電源,以節省電力,實現安全運行。當解吸氣中的廢氣濃度達到4000mg/m3左右時,基本實現了熱量的自平衡,無需打開電加熱即可達到節能的目的。催化燃燒反應是典型的氣固催化反應。催化燃燒反應的實質是在一定溫度下,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有機化合物(VOCs)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催化氧化,徹底氧化分解成無害的CO 2和H 2 O,釋放出反應熱。借助于催化劑,可大大降低有機物的著火溫度,實現無焰燃燒,降低預熱能耗和NOx的生成。
5)活性炭的脫附再生過程:吸附床飽和時,可啟動脫附風機對吸附床進行脫附。解吸氣體首先通過催化床內的換熱器,然后在電加熱器的作用下進入催化床中的預熱器。將氣體溫度提高到280℃左右,然后通過催化劑將有機物在催化劑下燃燒,分解為CO2和H2O。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量,提高了氣體溫度。高溫氣體再次通過換熱器。與進入的冷空氣交換熱量,并回收部分熱量。從換熱器中分離出的氣體分為兩部分:一是直接空出,二是在吸附床上進行活性炭解吸。當解吸溫度過高時,可以啟動制冷機,使脫附氣體溫度在適當的范圍內保持穩定。活性炭吸附床的溫度超過報警值。
安全設計:催化凈化裝置前后均設有消防除塵系統,設備頂部設有減壓系統。
內外設備均配有靜電裝置,高空管道均配有防雷裝置。
該設備配有多點溫度控制點、自動報警系統和過溫自動冷卻系統。
該設備配有風扇過載保護、超溫保護、防火鏈保護、安全防火閥在設備入口,高溫時消防閥門關閉,直線閥自動開啟。
解吸過程中,當控制和監控系統出現故障或故障時,溫度控制器會自動報警,停止加熱,并自動打開系統。解吸風機運行時,會突然出現故障加熱系統和風機聯動現象。加熱將自動停止,冷卻系統將自動打開,直通線路系統將被激活。
脫附過程中,97%的氮氣間歇注入,97%的氮氣在脫附后注入活性炭吸附床。
九、分解燃燒與蒸發燃燒區別?
蒸發燃燒是指熔點較底的可燃固體,受熱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體一樣蒸發成蒸氣而燃燒。如硫、瀝青、石蠟、高分子材料、萘和樟腦等。
分解燃燒是指分子結構復雜的固體可燃物,在受熱分解出其組成成分及加熱溫度相應的熱分解產物,在氧化燃燒。如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紙張、棉、麻、毛以及合成高分子纖維等。
十、ro催化燃燒原理?
第一步是催化劑對VOC分子的吸附,提高了反應物的濃度,第二步是催化氧化階段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提高了反應速率。
借助催化劑可使有機廢氣在較低的起燃溫度下,發生無氧燃燒,分解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的熱,與直接燃燒相比,具有起燃溫度低,能耗小的特點,某些情況下達到起燃溫度后無需外界供熱,反應溫度在250-400℃。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