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什么意思?
一、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什么意思?
碳達峰是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標志著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達峰目標包括達峰年份和峰值。
碳達峰與碳中和緊密相連,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和前提,達峰時間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響碳中和實現的時長和實現的難度;而后者是對前者的緊約束,要求達峰行動方案。
二、我們如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一宏觀目標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一宏觀目標的方法如下:
1、需要不斷地完善、修改一些政策制度,使得現行的制度和政策對碳減排產生正向性、一致性的激勵。現在一些政策相互矛盾,是過去在不同的部門肢答、在不同的時間區間里制定出來的,到今天目標下,在完善政策制度的時候,必須進行全面重新梳理,而且要做芹渣出新的政策制度的改進。
2、要加大加快綠能的結構性替代,加快綠能替代是未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主要出路,也是未來能源革命和轉型的根本要求。加大加快綠能替代,重點在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能、內陸核電、燃料電池、儲能、智能電網,以及新能源領域相關材料領域的先進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現代綠色低碳能源體系。
3、推進能源體系清潔低碳發展,穩步推進水電發展,安全發展核電,加快光伏和風電發展,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推動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同時,推動能源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加快提升能源歷首慧產業鏈智能化水平。
4、加速低碳技術研發推廣,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更大力度推進節能低碳技術研發推廣應用,加快推進規模化儲能、氫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技術發展,推動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在節能、清潔能源領域的創新融合。
5、努力增加生態碳匯,加強森林資源培育,開展國土綠化行動,不斷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增強草原、綠地、湖泊、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三、碳中和政策
法律分析: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租搜目標的建議》 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歷返十四五”期間,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降低碳弊爛歷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三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推進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加強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承受力脆弱地區影響的觀測。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