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工藝及優缺點
一、昆明西山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工藝及優缺點
昆明西山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工藝優點:
1、垃圾焚燒處理后,垃圾中的病原休被徹底消滅,經過焚燒,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被高溫分解后一般可減容80%-90%,減容效果好,可節約大量填埋場占地,經分選后的垃圾焚燒效果更好,垃圾被作為能源來利用,垃圾焚燒所產生的高溫煙氣,其熱能被轉變為蒸汽,用來供熱及發電,還可回收鐵磁性金屬等資源,可以充分實現垃圾處理的資源化。
2、焚燒處理的缺點有,焚燒法投資大,占用資金周期長,焚燒對垃圾的熱值有一定要求,一般不能低于5000kj/kg,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惡英”問題,必須有很大的資金投入才能進行有效處理。
二、垃圾焚燒是耗電多還是發電多?
發電多,自用電占發電的15-20%,每焚燒1噸垃圾可向當地電網輸送的電量:280度。
每噸垃圾可焚燒發電300多度,大約每5個人產生的生活垃圾,通過焚燒發電可滿足1個人的日常用電需求。
垃圾焚燒設施必須配有煙氣處理設施,防止重金屬、有機類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環境介質中?;厥绽贌a生的熱量,可達到廢物資源化的目的。
垃圾焚燒,一般爐內溫度控制在高于850℃,焚燒后體積比原來可縮小50-80%,分類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經焚燒處理后甚至可縮小90%。焚燒處理與高溫(1650-1800℃)熱分解、融熔處理結合,可進一步減小體積。
擴展資料:
控氣型熱解焚燒爐將焚燒過程分為二級燃燒室,一燃室進行垃圾熱分解溫度控制為700℃以內,讓垃圾在缺氧狀態下低溫分解,這時金屬Cu、Fe、Al等金屬元素不會被氧化,會大大減少二惡英的量;同時,由于HCl的產生量因缺氧燃燒會減少。
并且在還原氣氛下也難以大量生成。由于控氣型垃圾焚燒爐是固體床,所以不會產生煙塵,不會有未燃盡的殘碳進入二燃室。垃圾中的可燃成份分解為可燃氣體,并引入氧氣充足的二燃室燃燒。二燃室溫度在1000℃左右并且煙道長度使煙氣能夠停留2s以上,保證了二惡英等有毒有機氣體在高溫下完全分解燃燒。
典型的城市垃圾焚燒系統的工藝單元包括:
1、進場垃圾計量系統;
2、垃圾卸料及貯存系統;
3、垃圾進料系統;
4、垃圾焚燒系統;
5、焚燒余熱利用系統;
6、煙氣凈化和排放系統;
7、灰渣處理或利用系統;
8、污水處理或回用系統;
9、煙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
10、垃圾焚燒自動控制系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垃圾焚燒
發電多:自用電占發電的15-20%
垃圾熱值:一般的垃圾1,300大卡/公斤,標煤的熱值每公斤含熱7000大卡(29306千焦)
每焚燒1噸垃圾可向當地電網輸送的電量:280度
目前,國內對于焚燒1噸垃圾的發電量尚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數據,同時由于各地區垃圾的成分和熱值各不相同,各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數據不具有可比性。為此,本報告只好根據熱功當量關系來估算本項目中每焚燒1噸垃圾可向當地電網輸送的電量。
根據熱功當量來看,1大卡=1,000卡,1卡=4.184焦耳=1瓦特?秒,1度=1千瓦時=360萬瓦特?秒=360萬焦耳。
由以上關系可知,如果1噸垃圾中的1,300大卡熱值全部轉化成電能,則有:
1噸×1,300大卡/公斤=1,300大卡/公斤×1,000公斤
=130萬大卡×1,000卡/大卡=13.0億卡×4.184焦耳/卡
=54.39億焦耳÷360萬焦耳/度=1510.89度/噸垃圾
當然,以上計算是建立在理論上的結果。實際上,在垃圾被焚燒,煙氣經過主燃室、再燃室后再到余熱鍋爐產生蒸汽,高溫高壓蒸汽再被輸送到氣輪發電機組沖轉機組發電,并將能量轉化為電能,在這個能量的轉換過程中,能量損失是相當大的。火力發電廠的熱能利用率一般為20~30%左右。垃圾焚燒發電廠由于機組容量小,且燃料(垃圾)的熱值比火力發電廠的油或者煤低得多。因此,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熱能利用率更低,一般為18~26%。
如熱能利用率設定為23%,則1噸垃圾的發電量為:1,510.89×23%=347度。
除去18%左右的自用電,則上網電量為347×82%=285度。考慮到天氣及氣候的影響,每噸垃圾按280度上網電量計算。
回樓上
前幾年大力推行硫化床鍋爐,硫化床焚燒時需摻煤燃燒以提高熱值,但產生的灰(有污染)多,且國人太聰明為了多發電(垃圾焚燒發的電上網銷售國家有補貼),不燒垃圾全燒煤,所以現在發改委基本不批準流化床的垃圾焚燒了,現在的都是爐排爐,爐排爐只需要在點火的時候加點油就行了,正常運行不需摻和任何燃料,但為了多發電,一般的垃圾焚燒廠都喜歡加秸稈(秸稈也是垃圾?。?/p>
當然是發電多了,因為垃圾爐并非純燒垃圾,是煤和垃圾混合燒,并且售電價比較高。
三、變廢為寶的“垃圾發電”是什么?
開發城市垃圾能源,利用城市垃圾發電,化害為利,變廢為寶,不僅減少了垃圾對環境的污染,還為解決當今能源匱乏問題開創了新路,是解決日益增多的城市環境污染和日漸短缺的常規能源的一種最佳選擇。專家們預言,垃圾發電在21世紀將成為能源市場的新主角之一。
垃圾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遺棄的廢料。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的急劇增長,工業和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如美國,每年“生產”城市生活垃圾2.5億噸,工業垃圾22億噸。被稱為亞洲“垃圾王國”的日本,年“生產”各類垃圾3億多噸。目前全球每年產生的垃圾總量達450億噸,人均約8噸。其中,全球每年新增垃圾100多億噸,遞增速度高達8%~10%。如此大量的垃圾資源已成為全球科技界開發的又一新領域。
科學研究表明,在城市垃圾中,蘊藏著大量的二次能源物質――有機可燃物,其含有的可燃物的比例和發熱值相當高。如通常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灰渣可燃物占27%;菜類可燃物占23.5%;紙類可燃物占84.4%;塑料可燃物占88%。綜合起來,大約2噸垃圾燃燒的熱量就相當于1噸煤燃燒時所發出的熱量。因此,能源專家認為,一座城市的垃圾,就像一座低品位的“露天礦山”,可以無限期地進行開發。而開發使用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就是開發城市垃圾發電。
近年來,利用城市垃圾能源發電,在全球迅速蓬勃發展。目前,美、日、法、英、德、荷蘭、意大利等工業發達國家都將垃圾發電列入國家的“議事日程”,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大規模地開發城市垃圾發電新技術,并使其趨于商業化。目前,全球有800多座形形色色的垃圾電站在運行。1995年,德國有垃圾電廠67座,美國有170多座垃圾電廠;日本目前有垃圾電廠125座,總發電能力450兆瓦,到2010年垃圾電廠將達200座以上,總發電能力10吉瓦(10×109瓦);英國將有50%以上垃圾用于發電。因此,城市垃圾發電作為一種新能源,開發前景廣闊。
美國垃圾熱電廠的裝機容量為1.27吉瓦(1.27×109瓦),日本為1.25吉瓦,法國為970兆瓦。美國的垃圾熱電廠是近年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美國投資3.2億美元于1990年11月運行的埃薩克斯縣垃圾熱電廠,日處理垃圾2277噸。日本最大的垃圾熱電廠――橫濱鶴見發電廠,日處理垃圾1200噸,年處理能力34萬噸,使用3臺高效率的復水式汽輪機,最大發電能力達22兆瓦。
此外,不少國家還積極開展將垃圾制成固體燃料,或用工業垃圾直接燃燒,進行發電。印度在馬德拉斯市興建一座垃圾濃縮燃料電廠,其日處理垃圾燃料60噸,發電能力5兆瓦。英國在蘇格蘭建成每年可焚燒800萬只廢舊輪胎的垃圾熱電廠,向2.5萬戶家庭供電。日本在福島縣的巖木建一座以廢塑料作燃料的熱電廠,日處理廢塑料200噸,發電能力25兆千瓦,向1萬個家庭供電。
我國垃圾“資源”也十分豐富,全國每年產生垃圾1億多噸,年增長速度達10%。其中上海市年“生產”垃圾438萬噸,北京市每天“生產”垃圾1.3萬噸,廣州市日人均“生產”垃圾1.1千克。我國垃圾發電工業已經起步,利用城市垃圾發電也已列入各大城市的議事日程,不少大中城市已開展垃圾發電。
當前利用城市垃圾發電,有多種途徑。一種是利用城市垃圾填埋制取沼氣,進行發電,而更主要的是將垃圾用焚燒爐燃燒的余熱進行發電,再就是將垃圾制成固體燃料直接燃燒進行發電。
利用垃圾“沼氣田”發電,可以說是當前技術成熟、投資少、造價低、使用管理方便,備受各發達國家青睞的一種城市垃圾處理途徑。因此,目前有140多座“垃圾沼氣田”發電站在世界各地運行。荷蘭1991年就已頒布城市垃圾沼氣發電計劃,并投資8000多萬美元,建造了幾座大型沼氣發電廠。荷蘭北部威達斯特垃圾沼氣田,儲有1500萬噸生活垃圾,每小時可產沼氣5000立方米,可轉化為4.5兆瓦的電能,2000年已經可供荷蘭全國30多萬個家庭的用電量。法國在梅斯舉行了“歐洲發酵垃圾開發大會”,提出加快利用垃圾生產沼氣發電的計劃。芬蘭首座垃圾沼氣田發電廠在萬塔建成投產,已填埋103萬噸垃圾,在今后10年內可生產3000萬立方米的沼氣用于發電。英國目前垃圾沼氣田發電能力達18兆瓦。英國能源部擬將在10年內再投資1.5億英鎊興建一批垃圾沼氣田發電廠。而美國伊利諾斯州的垃圾沼氣田發電廠,占地61公頃,填埋180萬噸垃圾,發電能力1600千瓦,相當于每年用2.8萬桶石油的發電量。日本在干葉縣建成的4.2萬平方米的垃圾沼氣田發電廠,年發電量達1.1萬千瓦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