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低碳生活作文 急用 朋友們 幫幫忙,不要和別的一樣 要原創的 我們要交的
一、我的低碳生活作文 急用 朋友們 幫幫忙,不要和別的一樣 要原創的 我們要交的
低碳經濟是未來的主題,也是未開發的項目,國內關于低碳經濟的論文較少,本站講陸續從各個方面闡述,本篇論文將以植樹為對象討論低碳生活及低碳經濟。開展植樹造林,倡導低碳生活,應對環境變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旋律,的確也只有森林才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吸碳和儲碳功能。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低碳生活,我有一些粗淺的想法在這里談一談。
首先是以植樹造林為手段,盡可能多地提高森林覆蓋率和增加森林蓄積量,據統計我國現在的森林覆蓋率為20.36%,但實際上提高森林覆蓋率的空間還有很大,如農村田邊地角,農戶庭園周圍,城鎮街道兩旁,機關、學校院內,城郊結合部,水域灘涂,荒漠沙化地帶……這些地帶都可以充分利用以提高植被覆蓋面積。在提高覆蓋率的前題下要盡可能地提高造林質量,做到適地適樹,保證所栽的樹都能優質生長,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森林蓄積量。在森林覆蓋率和蓄積量雙增長的情況下,就會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吸碳和儲碳功能。
前面談到我國有提高森林覆蓋率和增加森林蓄積量的空間,怎樣才能變為現實?光靠幾個企業家和社會知名人士捐獻一些資金造幾片碳匯林是遠遠不夠的。真正能達到目的要靠黨和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及一些激勵機制,如當今農村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就能大幅提高森林覆蓋率和增加森林蓄積量。雖然山還是那片山,林還是那塊林,但廣大農民朋友成為了山林真正的主人,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許多農戶就會把山當田種,把樹當糧管,有了收益全部是自己的。加之國家對山林實行森林分類經營,若農民的山林劃成了國家公益林,雖然不能進行商品性采伐,但國家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林農可以坐在家中拿錢;若山林劃成了商品林,達到森林采伐期限后,在有商品材采伐指標的情況下,只要農戶完成更新造林就可以采伐出售,真正在“綠色”銀行中“取錢”,達到永續利用。而對于城鎮雖有全國人大規定的適齡公民每年都有植樹的義務,但我覺得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否則的話只能起到一個宣傳教育的作用,充其量是各機關單位每年進行了一次義務植樹的活動,并沒有真正達到提高森林覆蓋率和增加森林蓄積量的作用。希望相關部門在義務植樹方面如何組織、如何履行、如何檢查……都要從法律法規上予以完善,以法治作為保障。
當然全面實行低碳生活,全部依賴于提高森林覆蓋率和增加森林蓄積量還是不夠的。我們要從另一角度思考問題,森林雖然是最大的吸碳器和儲碳器,但制造碳的卻是我們人類,因此要想實現低碳還得靠人類自己。如農村盡量實行清潔能源——沼氣;城鎮盡量優化交通工具,不要有運力浪費,以達到尾氣減排的目的;提倡機關單位少用一張紙、少用一度電、少用一噸水;倡導男士少抽一支煙,女士少用一盒化妝品,以“自然”應對自然……都能實現低碳。
二、我大學是林學專業,畢業后想經營碳匯交易!但具體需要什么環節一無所知!情知情人能指點迷經。。。
似乎目前國內很少,即使有,也需要更高層次的人做。涉及到面積估算,各種回歸方程等等
建議你做點別的,如果這方面可以的話,各大院校的知名專家早在做了。
祝你順利
三、有關低碳生活的資料或作文
歡迎光臨我的空間%F6%CF%D3%E3%CB%BF96/ihome/ihomefeed
作文:
我的低碳生活
以前的我,總是非常浪費。夏天,空調連夜開著,還把溫度調到最低。電視一直開著。就連水資源也不放過,洗澡時,把水放到最大,洗完澡,水也不關,等換好睡衣,才慢條斯理地把水關上。可是現在我改變了主意,因為有一天,我聽到老師這么對我和同學們說:“同學們,從現在起,我們應該節約資源,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毫升汽油,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到的義務。如果做不到,那世界將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看不到百花盛開的春天,看不到秋天落葉翩翩起舞的樣子,看不到冬天的白雪一片,為了我們的地球,為了我們的將來,為了我們的子孫,大家行動吧。”
聽了老師這一番話,我十分慚愧,于是,第二天,我起床刷牙洗臉,倒水時,沒跟以前一樣,直到水漫出臉盆時才“罷休”,而是把水倒得淺淺的。做作業時,不開臺燈,把窗拉開,讓明媚的陽光射進來,吃午飯時,盡量把飯吃完,不浪費,下午,少看電視,看完之后及時把插頭拔下,吃晚飯時,把洗菜的水用來澆花,減少污水。做完這些事,我特別興奮,想到自己做了節約用水,電不浪費,而且也節約了錢那樣一舉兩得的事,我心里就樂開了花。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一個問題,我這樣做是好的,可別人沒有行動啊,光靠我一人是沒有用的,我必須告訴別人,才能減少地球污染的危機啊!我立刻告訴爸爸要環保節約資源,起先,爸爸不僅不答應,還反駁說:“反正,咱家有錢買來不就得了嘛,再說,現在科技發達,人們一定會想出辦法來創造資源的。”我見爸爸不答應,語重心長地說:“爸爸,你錯了,那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是人類無法創造的東西,它是我們子子孫孫都需要的東西,如果我們再浪費,最后什么也沒了,那我們的子孫吃什么?用什么?您總不能那么自私吧。”爸爸聽了,點了點頭,從此,他也開始了低碳生活,后來,我們全家都開始了低碳生活,爸爸媽媽告訴他們的同事,同事們又告訴他們的家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所有人都開始了低碳生活。
希望以后,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地球又變成一個春暖花開,生機勃勃,鳥語花香的樂園
資料: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低碳生活宣傳海報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但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人們卻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 轉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制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于冷柜,而敞開式冷柜電耗比玻璃門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柜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于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門冰柜,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 4521萬度,相當于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在中國,年人均CO2排放量2.7噸,但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積,開1.6L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會在2611千克。由此看來,節能減排勢在必行。 如果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已成行為準則,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雖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盡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愿信其無”,“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么,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么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的八達嶺,一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來這里購買碳匯林或種樹。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和森林經營管理、植被恢復等活動,植物葉片中的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水,土里的無機鹽和水分,釋放氧氣通過篩管把制造的有機物再運送到土里,土里的真菌和細菌再把有機物分解,從而產生物質循環,對于地毯方面來說起到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開車、少開空調,購買碳匯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歡迎。目前,減緩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是減排和增匯。與減排手段相比,林業碳匯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為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手段。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