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競賽有哪些
大學生可以參加的各類競賽有很多,例如:
1、數學類: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舉辦時間:每年的9月上旬左右;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舉辦時間:每年的9月下旬左右。
2、英語類: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舉辦時間:初賽一般在每年的4月一個周日,決賽一遍在5月的一個周日;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舉辦時間:每年6月份至8月份左右。
3、電子類: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舉辦時間:單數年的9月中旬舉行,為期4天左右。
4、環境類: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舉辦時間:一般在1月份進行申報,競賽時間為8月份。【大學生競賽】全國大學生競賽有哪些 大學生競賽項目
1、綜合類學科競賽:
(1)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中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分為數學專業類競賽題和非數學專業類競賽題。其中數學專業類競賽內容為大學本科數學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內容,數學分析占50%,高等代數占35%,解析幾何占15%;非數學專業類競賽內容為大學本科理工科專業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了函數、極限、連續、微積分、向量代數、空間解析幾何、無窮級數等內容。
(2)挑戰杯
挑戰杯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的簡稱,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舉辦地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個并列項目,一個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另一個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3)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2015年大學生英語競賽分A、B、C、D、E五個類別,A類考試適用于研究生參加;B類考試適用于英語專業本、專科學生參加;C類考試適用于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參加;D類考試適用于體育類和藝術類本科生和非英語專業高職高專類學生參加、E類考試適用于廣播電視大學學生和其他各類成人高等教育學生參加。
(4)“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參賽人員:全國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在校本、專科學生、研究生。
2、課余生活競賽:
(1)全大學生DV影像藝術競賽
(2)全國大學生街舞 挑戰賽
(3)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邀請賽
(4)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大賽
(5)中國大學生數碼媒體藝術大賽
(6)中國大學生在線暑假影像大賽
(7)全國大學生歌唱比賽
3、理科專業競賽:
(1)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該競賽每年9月(一般在上旬某個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時)舉行,競賽面向全國大專院校的學生,不分專業(但競賽分本科、專科兩組,本科組競賽所有大學生均可參加,專科組競賽只有專科生(包括高職、高專生)可以參加)。”
(2)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臺地區年齡在30周歲(含)以下(競賽當年12月底不滿31周歲)的在校大學專科、本科及研究生均可報名參加。”“力學競賽的基礎知識覆蓋理論力學與材料力學兩門課程的理論和實驗,著重考核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計算機專業)
“比賽期間,每隊使用1臺電腦需要在5個小時內使用C、C++、Pascal或Java中的一種編寫程序解決7到13個問題”,“重點考察選手的算法和程序設計能力”,“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
(4)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土木工程專業)
(5)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機械、機電、控制類)
(6)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信息與電子學科及相關專業)
(7)全國大學生電工數學建模競賽
“報名對象: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均可參加”,“組隊時請隊員注意成員搭配:不同專業、特長(數學基礎、編程能力、論文寫作能力等)具有互補優勢”。
(8)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
“它需要學生綜合應用本科所學的機械制圖、數電模電、單片機、傳感技術、自動控制、圖像處理、計算機編程語言、電機拖動等多門學科的知識。”
4、文科專業競賽:
(1)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在校生可以參加本次競賽”,建議電子商務 相關專業。
(2)中國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大賽
(3)全國大學生營銷大賽(營銷類專業)
(4)全國大學生ERP沙盤比賽(工商管理、經管、財經)
“通過直觀的企業模擬經營沙盤,模擬企業實際運行活動,內容涉及企業內部的產品研發、生產組織、采購組織、市場開發、銷售、融資、財務核算等每一個運行細節,所有公司在同一個市場中競爭,讓學生在游戲般的企業經營模擬中,體驗完整的企業經營過程,感悟正確的經營思路和管理理念。”
(5)全國大學生電子創新大賽(信息與電子類)
(6)全國大學生廣告策劃比賽(新聞傳播學類專業)
“參賽作品分為平面類、影視類、微電影類、動畫類、廣播類、廣告策劃案類、企業公益類等七大類。”“適合參賽對象:適用于中國所有大學在校學生,不包括留學生。”
(7)國際商事仲裁模擬法庭辯論賽 (法學類專業學生)
大學生競賽有很多類型,部分競賽需要相關專業知識才能參加,但絕大多數競賽都面向全部大學生,除了大規模的大學生競賽,校級比賽也很常見:
專業競賽:
大學里參加過結構模型競賽,屬于全國性比賽,但需要從校賽、省賽一路前進,最后才能進去全國比賽。由于缺乏經驗,最終沒能突破校賽。
學校里經常可以看到編程類的競賽,這類競賽非常多,而且很多公司也會舉辦這類比賽。
結構模型競賽和編程競賽,往往都需要相關的專業知識才能參加,選擇這里帶有專業限制的比賽,自身專業往往會占據優勢。
普通競賽:
數學建模競賽是非常常見的比賽,很多大學生都會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為三人小組參加,需要在期限的時間里解決一個數學難題,并搭建解題模型。
數學是一個從小學到大的學科,但是數學建模競賽的數學題,往往需要應用很多生活常識以及科學知識,最后的解題模型,也需要讓會編程的同學完成。
創業比賽以及校園競賽也是比較常見的,大學里就舉報過百元創業競賽、演講競賽等比賽,雖然賽事規模較小,但競爭壓力很小,競賽獎勵也很容易拿到~
大學生競賽內容非常豐富,除了科學專業競賽,甚至還有游戲競賽可以參加。
空閑時間,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增加一些挑戰和樂趣,也是一種不錯的消遣方式~
1、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唯一由高等教育司辦公室主抓的全國大學生學科競賽, 為教育部確定的全國十大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也是全國高校影響力最大的大學生科創競賽之一。
該競賽充分體現了“節能減排、綠色能源”的主題,緊密圍繞國家能源與環境政策,緊密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在教育部的直接領導和廣大高校的積極協作下,起點高、規模大、精品多,覆蓋面廣,是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全國大學生競賽,得到了各省教育廳、各高校的高度重視。
2、“挑戰杯”系列競賽
挑戰杯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和地方省級政府共同主辦,國內著名大學承辦、新聞媒體聯合發起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全國競賽活動。
“挑戰杯”系列競賽被譽為中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奧林匹克”盛會,是目前國內大學生最關注最熱門的全國性競賽,也是全國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示范性、導向性的大學生競賽。
挑戰杯分為“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兩種競賽,這兩類競賽會交叉輪流舉辦。
3、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是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組織的全國唯一一個考查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競賽活動。
本競賽旨在配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水平評估工作,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考試改革精神,激發廣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大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選拔并獎勵大學英語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學生。
4、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辦于1992年,每年一屆,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
比賽時間是每年的9月上旬左右,比賽地點在各個高校。比賽時間全國統一的,不可以與老師交流,可以在互聯網查閱資料。
5、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教育部與政府、各高校共同主辦。大賽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
推動賽事成果轉化,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
先上圖:
我們學校A類和B類的賽事認定
? ? 圖中是我們學校對所有賽事的認定,有認定的賽事也就是在后期評優、評獎和保研中學校有相應政策的比賽,具體的比賽項目見圖,其中大挑、小挑和互聯網加這三個比賽肯定是最牛的,但是一個項目要經過很多次打磨,當然每個學校不一樣,下面我給出其他高含金量的比賽:
1、“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CUMCM)
主辦方: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
競賽時間: 每年9月份
報名方式: 通過學校報名
參賽對象: 本科、專科大學生
2、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CMC)
主辦方: 中國數學會
競賽時間: 每年10月底
報名方式: 通過學校報名
參賽對象: 在校大學生
3、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NUEDC)
主辦方: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信息產業部人事司
競賽時間: 兩年一次,8月份 (每單數年號時舉辦)
報名方式: 競賽網站?
參賽對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或高職高專學生
4、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CNMMTD)?
主辦方: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組織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競賽時間: 兩年一次 (雙數年號時舉辦)?
報名方式: 通過學校推薦報名參加
參賽對象: 全國在校本、專科大學生
5、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
主辦方: 國際計算機協會(ACM)?
競賽時間: 區域預賽一般在每年9-12月
報名方式: 競賽網站
參賽對象: 在校學生
6、“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主辦方: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競賽時間: 每年一次 (從6月到12月)
報名方式: 地面賽場通過學校,網絡賽場通過官網
參賽對象: 在校學生
7、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主辦方: 中國自動化學會
競賽時間: 每年的10月份公布次年競賽的題目和組織方式 ,并開始接受報名,次年的3月份進行相關技術培訓,7月份進行分賽區競賽,8月份進行全國總決賽。
報名方式: 競賽網站
參賽對象: 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
8、MathorCup高校數學建模挑戰賽
主辦方: 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
競賽時間: 每年4月份
報名方式: 賽氪網站
參賽對象: 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
9、微軟“創新杯”編程大賽
主辦方: 微軟
競賽時間: 每年10月份?
10、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主辦方: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競賽時間: 每年1月份開始?
參賽對象: 全日制大學生、研究生均可參加
11、全國高校景觀設計畢業作品展?
主辦方: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
競賽時間: 每年4-10月
報名方式: 競賽網站?
參賽對象: 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學生
12、APMCM 亞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主辦方: 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
競賽時間: 每年11月
報名方式: 賽氪網站?
參賽對象:?全日制大學生、研究生均可參加
13、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
主辦方: 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和、土木工程學會
競賽時間: 每年4-10月
參賽對象: 全國大學生
14、全國大學生原創動漫大賽
主辦方: 教育部高等學校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競賽時間: 每年10-12月
參賽對象: 全國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專科生(含已畢業學生)
15、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
主辦方: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委員會
競賽時間: 每年4月
報名方式: 通過學校
參賽對象: 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16、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
主辦方: 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競賽時間: 每年4月
報名方式: 登陸網站wlsjds.clpp.org.cn
參賽對象: 相關專業本科在校生
17、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
主辦方: 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組委會
競賽時間: 每年3月
報名方式: 競賽網站
參賽對象: 不限
18、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主辦方: 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
競賽時間: 每年2月份
報名方式: 競賽網站
參賽對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19、“華為杯”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
主辦方: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競賽時間: 每年9月份
參賽對象: 研究生
20、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
主辦方: 中國化工學化學工程專業委員會
競賽時間: 每年5月份報名,8月份決賽
報名方式: 競賽網站
參賽對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 ? ?當然其他的比賽包括騰訊的Light公益挑戰賽、阿里巴巴的Future Shaper Challenge挑戰賽(這些大廠的比賽可以有一些內推的資格,以后有進大廠的計劃可以考慮考慮喲~)等,建議上賽氪網站,關注最新的賽事信息哦~
1.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時間:報名學校報名2022年3月15日前,校賽2022年4月17日左右,國賽暑假期間準備:寒假刷真題,推薦圣才學習網?買真題.難度在于題量大,性價比極高,第一輪得獎只需要考到你學校初賽人數的30%,一般初賽證書學校總測會按照國家級獎項加分。
2.“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競賽
時間:校賽2022年3-4月,省賽5-6月。
準備:組隊加磨合選題,寒假前找到指導老師。
評價:含金量極高,如果內容與互聯網+主題相關還可以用此項目參加互聯網加大賽,鍛煉合作規劃能力。
3?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時間:2022年1-2月
準備:組隊,學習往屆優秀論文,學習常見的建模方法,下載Matlab軟件等熟悉使用方法,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培訓和熱身賽。
評價:難度較高但含金量也較高。感受一下大量閱讀論文,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對于優志學碩的同學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即使沒有獲獎也可以為全國大學數學建模大賽做準備。
4.“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時間:校賽2022年3-5月,省賽6-9月
準備:與挑戰杯組隊類似,選題貼合互聯網+
評價:含金量高,較挑戰杯更易(個人感覺)。
5.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時間:2022年5-10月校賽,2022年11月省賽
準備:看看往年題目,積累演講話題
評價: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往往獲得大獎的都是英語專業非常厲害的人,但為什么還建議大家試一試?就是在準備的過程中能鍛煉自己敢當眾說英語的能力,這個在保研、考研復試中都非常重要,出國就更別說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