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頭建養牛場臭氣熏天,嚴重影響村民健康怎么辦?
應該說,現在舉國上下抓環保,農村建設養殖場,不管是養牛養豬還是養雞養羊,都是要經過環境測評這一關的。以前建設的養殖場,有很多是建設在村頭或者村中的,確實氣味擾民,特別是夏天臭味熏天,讓人不得不掩鼻而過。但是,在這幾年的整改中,不合格的養殖場,基本都關停了,養殖場影響居民生活的現象不多見了。
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或許整改一過,還有一些不合格的養殖場會死灰復燃,重新出現擾民現象。真遇到這種情況,只要明確養殖場的建設不合規范,任何一個村民都有權向當地的環保部門進行舉報,并且一報一個準,環保部門絕對會下來查處。
不過,本題說的是在村頭建養牛場,并沒有說出這養牛場到底離村多遠,處在村子的什么位置,村頭只是個籠統的位置。根據養殖場的環保要求,農村建設養殖場,要處在村子的常年主要風向的下風位置,這個主要就是為了避免臭氣被吹到村子里擾民。同時,養殖場要建在村子下部,避免污染水源。而且,不管建在哪個位置,距離村莊的距離有明確規定,就是不少于1000米。也就是說,養殖場要離開村莊1公里以外建設。
通常來說,村頭這一表述,一般是指和村莊的連接部位,離開村莊一公里,顯然不應該稱作村頭了。所以,如果真有在村頭建設養牛場的行為,顯然是違背環保法規定的,理應進行整改。即使沒有舉報的,在環保部門經常拉巡查中,也早晚會被發現。何況,只要有違章,通常情況下肯定會有村民舉報的。現在民眾的法律意識非常強,再加上養牛場的收入往往讓人眼紅,想在擾民的情況下安安穩穩掙錢,一般是不太可能。
話說回來,在所有的畜禽養殖中,養牛場的氣味應該是最少的。因為牛吃的是草,還少吃精飼料,所以糞便臭味道相對少。如果不是嚴重違犯政策,農民朋友們真沒有必要舉報。比如說法律規定的1000米,如果養殖場選址離村莊只有900米,這種大不見小不見的情況,還是互相理解一下為好。畢竟,建個養殖場不容易,投資相當大,搬遷的費用也不會少,能不折騰盡量不折騰。而在農村建設養牛場的農民朋友,也應該盡量考慮周全一些,處遵守法律外,要盡量和村委會及村民處好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安心養殖。
非常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養殖場的建設呢,是有規定的。并不是我們想象中哪里都可以建設的。養殖場的建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建設,否則都是違法的。
首先,要先去土地管理部門查看或詢問哪里可以進行養殖場的建設?確定好建設地塊。因為我們的土地一般都是屬于基本農田。是不允許私自建設的,只有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的使用性質進行確定過以后。然后我們再辦理相關的手續進行調整。調整過以后,我們才能夠進行建設和使用。
其次,確定好地方以后。要與土地所在的村組或者村委會,簽訂土地流轉協議。一般土地的流轉要在十年以上。這個呢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與村里面去簽訂協議。
第三,協議簽訂過以后要向土地管理部門寫申請報告,將土地性質更改成一般設施農業用地。這個申請書呢就是要調整土地使用性質的。如果不把土地性質調整過來,那就屬于違法的。土地管理部門和政府部門隨時可以將你的養殖場拆除。申請過以后你可能還要交一定的土地復墾押金,押金用于土地退還農民時將土地以上的附屬物進行拆除恢復土地的原有面貌時使用的。
第四,土地使用性質調整過以后,就要辦理環評了。就是經過環保部門的實地檢測證明你的養殖場環保是合格的。這一點也很重要,如果沒有環境部門出具的報告。那么環保部門也可以依法將你的養殖場進行拆除。
第五點,以上手續辦理過之后就要向農業農村局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了。這個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呢就是證明你的防疫條件和你的設施適合進行養殖。所有的手續辦完以后你就可以正常的養殖了。
像你剛開頭問的如果你沒有辦理相關的手續。私自建設的養殖場,距村子太近有惡臭的情況出現。如果有村民舉報,那么政府將依法對你的養殖場進行拆除。如果你手續合法,同樣出現了惡臭。那么,有人舉報的話也同樣給你進行拆除。我們養殖一定要做好環保。及時清理養殖糞便。所以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養殖場的建設。按流程辦事,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在后期的養殖過程中少很多麻煩。同時手續合法,你也能夠享受到國家許多的農業養殖類的補貼政策。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關于三農的一些話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