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水處理過程中,厭氧處理法相對于好氧處理法有哪些優缺點?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有游離氧(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優點有反應速度較快,廢水停留時間較短,故處理構筑物容積較小;處理過程中散發的臭氣較少;對能降解有機物分解完全等.缺點有對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率低、污泥量較厭氧處理多、運行費用較高等.
厭氧生物處理是有機物在無氧的條件下,借助轉性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作用下,將大部分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等簡單小分子有機物與無機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優點有有機物去除率高、污泥量少、運行費用少等.缺點有廢水停留時間較長、有機物分解不完全、臭氣產生多等.
三苯廢氣的危害
一般認為苯毒性的產生是通過代謝產物所致,也就是說苯須先通過代謝才能對生命體產生危害。苯可以在肝臟和骨髓中進行代謝,而骨髓是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進入體內可在造血組織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謝產物。長期接觸苯可引起骨髓與遺哦傳損害,血象檢查可發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減少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發生白血病。曾經有人對低濃度苯接觸工人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外周血白細胞數雖在正常值范圍之內,但非常顯著低于對照組;經常性苯接觸工人淋巴細胞微核率分布高于非苯接觸組,且制苯車間觀察人群的淋巴細胞微核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隨作業環境苯濃度的增高,白細胞數有降低趨勢,淋巴細胞微核率有增加的趨勢。這些均證明低濃度苯對作業人群的健康有損害,尤其要注意對人體遺傳物質的損傷作用。吸入4000ppm以上的苯短時間除有黏膜及肺刺激性外,中樞神經亦有抑制作用,同時會伴有頭痛、欲嘔、步態不穩、昏迷、抽痙及心律不整。吸入14000ppm以上的苯會立即死亡。
甲苯進入體內以后約有48%在體內被代謝,經肝臟、腦、肺和腎最后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危害,自愿者實驗證明當血液中甲苯濃度達到1250mg/m3時,接觸者的短期記憶能力、注意力持久性以及感覺運動速度均顯著降低。
目前,對有害的“三苯”廢氣及粉塵的凈化方法,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燃燒法和光催化氧化法。
吸收法主要是采用適當的液體吸收劑來吸收凈化廢氣中的有害物質。這種方法簡單可靠,投資省,處理風量不受限制。
吸附法主要是采用固體吸附材料來吸附凈化廢氣中的有害物質。這種方法適合于中小風量的廢氣處理,且操作簡單,效果好,投資費用合理。
冷凝法是將廢氣溫度降低,使有害物質冷凝,凝結并與廢氣分開,達到凈化的目的.這種方法投資大,能耗高,不適宜處理大風量的廢氣。
燃燒法分為直接燃燒法和催化燃燒法。直接燃燒法是將含有有害物質的廢氣送入燃燒器燒掉;催化燃燒是在有催化劑幫助下燃燒廢氣中的有害物質。燃燒法也投資大,能耗高,不適宜處理大風量的廢氣,存在產生二惡英二次污染的環境風險。
光催化氧化法是近年來發展成熟的一種先進廢氣處理工藝,利用紫外光照射銳晶型納米二氧化鈦顆粒所激發電子躍遷能量,催化氧化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環境中存在的有機氣態污染物。該方法處理效率高,對芳香族等難降解有機廢氣去除效果明顯,設備運行穩定,維修操作簡單,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問題。
叢裕機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