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棄物玻璃瓶處理流程?
一、醫療廢棄物玻璃瓶處理流程?
醫療廢棄玻璃瓶分選線分選方法,包括顎式破碎機、滾筒篩、玻璃瓶篩分機和風選機,玻璃瓶由第一皮帶輸送機輸送至顎式破碎機中初級破碎形成由玻璃渣、橡膠和鋁片構成的三元混合物料,顎式破碎機排出的三元混合物料由第二皮帶輸送機輸送滾筒篩中,滾筒篩篩出三元混合物中的玻璃渣排入到玻璃收集箱,滾筒篩篩出的橡膠塞則排入到玻璃瓶篩分機中,由玻璃瓶篩分機對橡膠塞進行摩擦、破碎和篩分,玻璃瓶篩分機篩出的剩余玻璃渣送入玻璃收集箱,篩出的橡膠則送入風選機,由風選機對橡膠和鋁片進行分選。
醫療廢棄玻璃瓶破碎篩分機,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有管殼和驅動電機,管殼兩側設有軸承座,在軸承座內安裝有轉軸,驅動電機通過皮帶傳動機構與轉軸傳動連接,管殼上連通進料斗、玻璃渣出料管和膠塞出料管,在玻璃渣出料管上方管殼內設有篩板,在篩板上方轉軸上安裝有多塊摩擦板,各塊摩擦板是繞著轉軸軸線均勻分布。
二、醫療廢物處置流程?
一、 醫務人員按《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
二、 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專用包裝袋或容器內,包裝袋和容器應符合。
三、 醫務人員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包裝物或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認無破損、滲液和其它缺陷。
四、 盛裝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緊實、嚴密。
五、 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或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記和中文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等。
六、 放入包裝物或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任意取出。
七、 醫療廢物管理專職人員,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路線運送至院內臨時貯存室;運送過程中應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應當對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
八、 醫療廢物管理專職人員,每天對產生地點的醫療廢物進行過稱、登記。登記內容包括來源、種類、重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經辦人等。
九 、臨時貯存室的醫療廢物,由專職人員交由縣衛生局.縣環保局指定的專門人員處置,貯存時間不得超過兩天,并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
十、 醫療廢物轉交出去以后,專職人員應當對臨時貯存地點、設施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并做好記錄。
十一,不具備條件的農村醫療機構,可以毀形,在1:50的84消毒液中浸泡6小時后,焚燒處理。
備注
1、廢棄的麻醉、精神性、放射性、毒性等藥品,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執行。
2 、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3 、批量的含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4、 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高壓滅菌或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
5、 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密封。
三、醫廢處理全過程?
醫療廢物處理過程:
一、醫務人員按“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
二、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專用包裝物或容器內,但包裝物和容器應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
三、醫務人員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包裝物或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液和其它缺陷。
四、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緊實、嚴密。
五、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或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記并附中文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
六、放入包裝物或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任意取出。
七、醫療廢物管理人員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路線運送至院內臨時貯存室。
運送過程中應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應當對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
八、醫療廢物管理專職人員每天對產生地點的醫療廢物進行過稱.登記,登記內容包括來源.種類.重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經辦人。
九、臨時貯存室的醫療廢物由專職人員交由縣衛生局.縣環保局指定的專門人員處置,貯存時間不得超過二天,并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
十、醫療廢物轉交出去以后,專職人員應當對臨時貯存地點.社設施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并做好記錄。
備注:
1、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依照有關法律的行政法規執行。
2、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3、批量的含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4、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高壓滅菌或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
5、隔離的傳染并病人或疑似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密封。
四、廢棄的針管是怎么處理的廢氣?
醫院使用后的廢棄針管屬于醫療垃圾,是高危有害垃圾。不允許個人回收,必須要由專業的垃圾處理單位處理。通常采用焚燒方式處理。
五、醫療機構可回收物有哪些?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醫療衛生機構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
正確收集方法
1、用黃色帶蓋醫療垃圾桶收集,并套專用黃色醫療垃圾袋。當容器3/4滿時,垃圾袋封口并貼上專用標識。
2、微生物實驗室的病原體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 在產生地用壓力蒸汽滅菌后再按照感染性廢物收集。
3、廢棄的尿液、胸腹水、腦脊液等標本可直接排入有污水處理系統的下水道。
4、廢棄的血液、血清、糞便標本,及其他感染性廢物放入有醫療垃圾袋及帶蓋醫療垃圾桶內。
5、輸血袋應在輸血24小時后,單獨收集于黃色醫療垃圾袋。
6、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廢物(含生活廢物)應用雙層黃色醫療垃圾袋密閉包裝。
損傷性廢物
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
廢棄的金屬類銳器,如醫用針頭、縫合針、針灸針、探針、穿剌針和各種導絲、鋼釘、手術鋸等。
廢棄的玻璃類銳器,如蓋玻片、載玻片、玻璃安瓿、破碎的玻璃試管。
廢棄的其他材質類銳器,如一次性鑷子、一次性探針、一次性使用塑料移液吸頭等。
正確收集方法
直接放入黃色醫療專用銳器盒。 注:選擇合適規格的利器盒,裝滿3/4即封口轉運。
藥物性廢物
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藥品。
1、批量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
2、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包括:致癌性藥物,可疑致癌性藥物,免疫抑制劑。
3、廢棄的疫苗、 血液制品等。
正確收集方法
批量的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藥品,應由藥學部按種類集中收集并登記后,退回生產廠家或交由危險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少量的藥物性廢物一包括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的藥瓶可以直接放入用以盛裝感染性廢物醫療垃圾袋及醫療垃圾桶,但應當在標簽上注明。
化學性廢物
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
1、醫學影像醫學實驗使用后的廢棄的化學試劑。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
2、廢棄的含重金屬物質的器具、物品,如含汞血壓計、含汞溫度計,以及口腔科等使用后的含汞物品等。
正確收集方法
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如乙醇、甲醛、二甲苯等),應當交由專門的危險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批量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交由專門危險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病理性廢物
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室動物尸體等。
1、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
2、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
3、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4、傳染病、疑似傳染病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產婦的胎盤。
5、胎齡在16周以下,或胎重不足500克的死產胎兒。
正確收集方法
直接放入醫療垃圾袋及帶蓋醫療垃圾桶。
胎兒遺體、嬰兒遺體應依照《殯葬管理條例》規定,納入遺體管理。嚴禁將胎齡16周以上或胎重500g以上胎兒遺體、嬰兒遺體作為醫療廢物處置。
分娩后的胎盤歸產婦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產婦在分娩前應與醫療機構辦理胎盤處理手續,并隨病史歸檔備查。
醫用非醫療廢物
醫用非醫療廢物:
對人和環境無危害或危害程度很低。
沒有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和啡泄物污染。
可以作為生活垃圾處置,或者進行規范的回收再利用
如:患者使用的尿不濕紙尿褲、尿片、衛生巾、衛生紙等生活用品;B超耦合劑擦拭紙等; 一次性的枕巾、無紡布、外包裝等;化學冰袋、鞋套、袖套、皮膚清潔巾、擦手巾;一般試劑、消毒劑的空瓶等。
注:對于實際操作中-些難以確認是否被污染的一次性使用器械或物品,仍應作為醫療廢物進行處置。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在醫療機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理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30號)
正確收集方法
對于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應當去除輸液皮條和針頭后,單獨分類存放及回收。
存在下列情形的輸液瓶/袋,即使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也不得納入可回收生活垃圾。
1、在傳染病區使用,或者用于傳染病患者、疑似傳染病患者以及采取隔離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輸液瓶/袋,應當按照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
2、輸液涉及使用細胞毒性藥物(如腫瘤化療藥物等)的輸液瓶/袋,應當按照藥物性醫療廢物處理。
3、輸液涉及使用麻醉類藥品、精神類藥品、易制毒藥品和放射性藥品的輸液瓶/袋,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來源:醫管通整理
六、醫療污水臭氧消毒排放標準?
醫療廢水消毒
目前國內的醫療廢水消毒主要采用的消毒方法有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鈉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線消毒。對于醫療廢水消毒的有關要求,《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作出如下規定:
一、采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
①傳染病、結核病醫療機構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5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6.5-10 mg/L。
②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1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3-10 mg/L。
醫療廢水處理工程
③若直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應進行脫氯處理,使總余氯小于0.5mg/L,采用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作要求。
游離氯free chlorine 指以次氯酸、次氯酸鹽離子和溶解的單質氯形式存在的氯。
化合氯 combined chlorine 指以氯胺和有機氯胺形式存在的氯。
總氯 total chlorine 指以“游離氯”或“化合氯”,或兩者共存形式存在的氯。
氯胺 chloramines 指按標準方法測定的氨的一、二或三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衍生物(如一氯胺,二氯胺,三氯化氮)和有機氮化合物的氯化衍生物。
二氧化氯對游離氯和總氯的測定產生干擾,亞氯酸鹽對總氯的測定產生干擾。二氧化氯和亞氯酸鹽可通過測定其濃度加以校正,其測定方法參見GB/T 5750.11和GB/T 5750.10。
醫療廢水處理設備
二、采用紫外線消毒,污水懸浮物濃度應小于10mg/L,照射劑量30-40mJ/cm2,照射接觸時間應大于10s或由試驗確定。
三、采用臭氧消毒,污水懸浮物濃度應小于20mg/L,臭氧用量應大于10mg/L,接觸時間應大于12min或由試驗確定。
此外,由于疫情影響,生態環境部門加強了對醫院污水的處理和消毒的監管,在線檢測排水總余氯達到傳染病、結核病醫療機構含氯消毒劑要求,即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5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6.5-10 mg/L。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醫院也是同樣的要求,更不管是排入水體還是排入污水處理廠。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