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脫硫脫硝?
一、為什么脫硫脫硝?
脫硫脫硝是防治空氣污染的重要技術(shù)措施。
脫硫:一般指燃燒前和煙氣排放前脫除燃料中硫的過程。是防治空氣污染的重要技術(shù)措施之一。一般有燃燒前、燃燒中和燃燒后三種脫硫方法。許多煙氣脫硫工藝在工業(yè)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各種鍋爐和焚燒爐廢氣的處理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脫硝:為防止鍋爐燃煤造成過量氮氧化物污染,對煤進行脫硝處理。分為預燃燒脫硝、燃燒過程脫硝、燃燒后脫硝。根據(jù)水泥窯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機理,水泥窯還原氮和排放的技術(shù)措施有兩種:一是從源頭控制。
二、常見的脫硫脫硝工藝有哪些?
1、煙氣脫硝,是指把已生成的NOX還原為N?,從而脫除煙氣中的NOX,按治理工藝可分為濕法脫硝和干法脫硝。國內(nèi)外一些科研人員還開發(fā)了用微生物來處理NOX廢氣的方法。
由于從燃燒系統(tǒng)排放的煙氣中的NOx,90%以上是NO,而NO難溶于水,因此對NOx的濕法處理不能用簡單的洗滌法。
煙氣脫硝的原理是用氧化劑將NO氧化成NO?,生成的NO?再用水或堿性溶液吸收,從而實現(xiàn)脫硝。O?氧化吸收法用O?將NO氧化成NO?,然后用水吸收。該法的生成物HNO?液體需經(jīng)濃縮處理,而且O3需要高電壓制取,初投資及運行費用高。
ClO?氧化還原法ClO?將NO氧化成NO?,然后用Na?SO?水溶液將NO?還原成N?。該法可以和采用NaOH作為脫硫劑的濕法脫硫技術(shù)結(jié)合使用,脫硫的反應產(chǎn)物Na?SO?又可作為NO?的還原劑。ClO?法的脫硝率可達95%,且可同時脫硫,但ClO?和NaOH的價格較高,運行成本增加。
2、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
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法脫硝是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采用氨、CO或碳氫化合物等作為還原劑,在氧氣存在的條件下將煙氣中的NO還原為N?。
可以作為SCR反應還原劑的有NH?、CO、H?,還有甲烷、乙烯、丙烷、丙稀等。以氨作為還原氣的時候能夠得到的NO的脫除效率最高。
SCR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因此遵循氧化還原機理或Mars-van Krevelen-type機理。 目前,國外學者已經(jīng)在SCR反應的反應物是NO達成了一致,而不是NO?,并且O?參與了反應。
3、稀硝酸吸收法
由于NO和NO?在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例如NO在濃度為12%的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12倍),故采用稀硝酸吸收法以提高NOX去除率的技術(shù)得到廣泛應用。
三、廢氣治理是需要先凈化再脫硫脫硝嗎?
按照煙氣的特性以及煙氣中污染物的不同性質(zhì),一般鍋爐及工業(yè)窯爐的廢氣處理系統(tǒng)有以下幾種順序:
1、除塵(采用電除塵或者袋除塵)——脫硝——脫硫——除塵(濕式除塵);
2、脫硝——除塵——脫硫;
3、除塵——脫硝,脫硫。
以上幾種形式為典型的廢氣處理流程,實際上針對不同的煙氣,有著具體的處理流程,沒有固定的格式。以上三種形式,各工段都是采用目前常用的工藝。如脫硝,采用SCR;脫硫采用濕法噴淋塔。四、脫硫脫硝工作原理是什么?
脫硫脫硝工作原理,是指把已生成的NOX還原為N2,從而脫除煙氣中的NOX,按治理工藝可分為濕法脫硝和干法脫硝;
主要包括:酸吸收法、堿吸收法、選擇性催化還原法、非選擇性催化還原法、吸附法、離子體活化法等;國內(nèi)外一些科研人員還開發(fā)了用微生物來處理NOX廢氣的方法;
脫硫和脫硝簡單說就是用堿中和酸的過程,脫硫就是:脫去鍋爐煙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硫;脫銷就是:脫去鍋爐煙氣中所含的氮氧化物;
脫硫的過程就是將堿性脫硫劑(如石灰石,CaO,氫氧化鈉等)制成漿液,與鍋爐煙氣混合,二氧化硫遇水成酸,與堿性脫硫劑反應生成CaSO4(硫酸鈣)等脫硫終產(chǎn)物得過程,脫硝與脫硫的原理類似,就是脫硝劑換為 氨水或尿素。
五、scr脫硫脫硝原理?
SCR裝置運行原理如下:
氨氣作為脫硝劑被噴入高溫煙氣脫硝裝置中,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煙氣中NOx 分解成為N2和H2O,其反應公式如下:
催化劑 4NO + 4NH3 +O2 →4N2 + 6H2O
催化劑 NO +NO2 + 2NH3 →2N2 + 3H2O
一般通過使用適當?shù)拇呋瘎?上述反應可以在200 ℃~450 ℃的溫度范圍內(nèi)有效進行, 在NH3 /NO = 1的情況下,可以達到80~90%的脫硝效率。
煙氣中的NOx 濃度通常是低的,但是煙氣的體積相對很大,因此用在SCR裝置的催化劑一定 是高性能。因此用在這種條件下的催化劑一定滿足燃煤鍋爐高可靠性運行的要求。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