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土壤腐殖質名詞解釋?
土壤腐殖質是土壤中有機物存在的一種特殊形式,有著特殊化學和生物本性的、構造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土壤有機質存在的主要形態。
腐殖質是指新鮮有機質經過微生物分解轉化所形成的黑色膠體物質,一般占土壤有機質總量的85—90%以上。
特點
(一)作物養分的主要來源 腐殖質既含有氮、磷、 鉀、疏、鈣等大量元素,還有微量元素,經微生物分解可以釋放出來供作物吸收利用。
(二)增強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 腐殖質是一種有機膠體,吸水保肥能力很強,一般粘粒的吸水率為50—60%, 而腐殖質的吸水率高達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一10倍,
(三)改良土壤物理性質 腐殖質是形成團粒結構的良好膠結劑,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氣性,改變砂土的松散狀態。同時,由于它的顏色較深,有利吸收陽光,提高土壤溫度,
(四)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 腐殖質為微生物活動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和能量,又能調節土壤酸堿反應,因而有利微生物活動,促進土壤養分的轉化。
(五)刺激作物生長發育 有機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腐殖酸、有機酸、維生素及一些激素,對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增強呼吸和對養分的吸收,促進細胞分裂, 從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長。
土壤有機質
主要來源于施用的有機肥料和殘留的根茬。 許多社隊采用柴草墊圈、秸稈還田、割青漚肥、草田輪作、糧肥間套、擴種綠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使土壤越種越肥,產量越來越高,應當因地制宜加以推廣。
組成形式
腐殖質按其在酸、堿中的溶解性差異可分為:腐殖酸又稱胡敏酸(HA) 、富里酸(FA) 、腐黑物。
腐植酸: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機物質,廣泛應用于農、林、牧、石油、化工、建材、醫藥衛生、環保等各個領域。尤其是提倡生態農業建設、無公害農業生產、綠色食品、無污染環保等,更使"腐植酸"備受推崇。事實證明,人類的生活和生存離不開腐植酸。
富里酸: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黃色有機物質,具有生物活性特質,是所有生命物質的終極有氧分解物,它具有不尋常的特質和能力,能改變和轉化分子組合,包含幾乎所有的有機和無機物質。同時擁有融合分子的特性。
腐黑物:用稀釋的氫氧化鈉(0.1摩)和焦磷酸鈉(1%)混合液處理土壤中所含有機質時剩余的不溶部分,其可溶部分為腐殖成分,即為腐黑物。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