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醛的科學方法有哪些?
網上的一些高科技的除甲醛的方法可以看一下。 但是那些方法也不是百分百能去除甲醛,新房裝修好不要急著搬家,先放置幾個月時間。
天氣晴好的時候經常過去開窗通風透氣, 衣柜門抽屜都要打開透氣放味,就算搬進去住了、晚上睡覺窗戶也要留一點縫隙通風。
怎樣才能除甲醛?
甲醛去除方法概述
控制室內甲醛氣體危害的研究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控制甲醛的產生渠道,減少甲醛產生量,以降低居室空氣中甲醛的濃度,此即源頭控制。二是對空氣中游離的甲醛氣體進行治理,使其在空氣中的濃度減小,以降低其對人體的危害。從理論上講,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避免或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物的設計方案,是最理想的室內空氣污染控制方法。例如,新建或改建樓房時,應盡可能停止使用產生石棉粉塵的石棉板和產生甲醛的脈醛泡沫塑料使用原木木材、軟木膠合板和裝飾板。而不用刨花板、硬木膠合板、中強度纖維板等,木材生產廠家也應采取措施,對高度釋放甲醛的材料進行改性,減少甲醛散發量集中供熱,用電取暖和做飯,或配備性能可靠的通風系統,可避免燃燒煙氣進入室內空氣環境選購家具時應選擇刺激性氣味較小的產品,同時注意查看家具用的刨花板是否全部封邊。有條件的家庭,可將新買的家具空置一段時間再用政府部門應加強《國家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環保涂料行業標準》等政策法規的實施管理,同時要加強室內裝修有關法規的補充及修改。
雖然從原理上來說,對污染源進行控制是最好的、治本的方法,但是無論是使用低釋放甲醛的材料還是對高釋放甲醛的材料進行改造的結果都不盡如人意而且目前這些方法不能吸收空氣中己存在的甲醛,也就是說對于目前已經被甲醛污染的建筑物沒有作用。因此,人們在控制污染源的同時,對空氣中已存在的甲醛進行凈化也是必需的。哈斯朝魯等根據尿素與甲醛加成縮合反應機理,研究了在低甲醛脈醛樹脂合成過程中原料組成的摩爾比、催化劑的用量、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等條件對產品的粘性、脆性、耐水性等性能的影響,從而開發出一種新型的脈醛樹脂膠。目前國內外對空氣中甲醛污染后端治理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加強通風法
建材中甲醛的釋放是連續的空氣中甲醛的濃度具有累積性。調查顯示,有以上的居民描述夏季開啟窗戶時,室內甲醛污染癥狀減輕采暖季節開始住宅密閉程度增加,相關癥狀也明顯增加。新裝修的居室,室內空氣質量與通風效果密切相關。門窗關閉時間越長,甲醛的濃度越高,門窗關閉小時后甲醛的濃度達到關窗前的一倍。通風能將室內的甲醛排出室外,將新鮮空氣帶入室內,從而避免了甲醛在室內的積累。通風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通常在春、夏、秋季都應留適當的通風口,冬季每天至少開窗換氣而以上,但此法只適用于污染較輕的場合。
二、控制室內溫度和濕度
經研究發現,甲醛的釋放既受室內溫度的影響也受室內濕度的影響,均隨二者的升高而增大。溫度由℃降到可降低甲醛相對濕度由降到時甲醛量降低,溫度效應和濕度效應降低室內甲醛量主要是降低污染物的擴散。裝修材料和家具中的揮發性有機物釋放會隨著建筑物內部的溫度增加而增加。為了減少新裝修建筑物中甲醛量,可以采取將新裝修而未住入的建筑物維持較高的溫度,即將建筑物升溫至`以上,并保持通風。如果在足夠的時間內保持這樣的條件,殘留在建材中的甲醛會較快地蒸發,入住后的釋放量也會相應減少。也正因如此,室內甲醛的濃度在夏季時通常較高。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裝修后經過一個夏季再入住,利用夏季的高溫加速室內建材中甲醛的釋放,避開甲醛的最高釋放期。從另一方面看,對于已入住的居室,采取措施降低室內溫度和適度,也可抑制室內甲醛過多散發,對降低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有一定
的作用。
二、物理吸附法
主要是利用某些有吸附能力的各種多孔性物質吸附有害物質而達到去除有害污染的目的。常用的吸附劑為顆粒活性炭、活性炭纖維、沸石、分子篩、多孔粘土礦石、硅膠等,它們主要用于各種空氣凈化器。此外還有膨潤土、粉末硅、珍珠巖、方英石、但對低濃度的氣態醛類單純物理吸附的效率較低,吸附很快達到平衡。穩定性差,容易脫附,易受溫度和甲醛濃度變化的影響。經多孔性物質吸附后,以促進其有效吸附。'用微孔顆粒炭浸漬磷酸溶液,干燥后,對甲醛進行吸附,甲醛體積分數低。王淑勤利用亞硫酸氫鈉和碳酸鈉改性的活性炭對室內空氣中的甲醛進行了治理研究,測試了改性活性炭的平衡吸附量,吸附穿透時間。結果表明,亞硫酸氫鈉和碳酸鈉改性的活性炭對甲醛的去除率為,動態治理后能夠達到國家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蔡健等對活性炭纖維進行表面改性,動態吸附實驗發現用改性后對甲醛的吸附效果最佳,并用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分析,表明活性炭纖維特別是改性活性炭纖維治理含甲醛的空氣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三、化學吸收法
醛類物質的吸收劑具有以下特征能長期有效地除去大量的醛類物質不因環境溫度和被吸收氣體濃度的變化而放出被吸收氣體和其他污染物。目前國內外對這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多,文獻涉及的主要液體吸收劑多為無機錢鹽、有機胺類及亞硫酸鹽,而且一般是在多孔體上涂敷反應物質,利用化學反應和物理吸附相結合的方式來達到甲醛去除的目的。用溶液來吸收工業廢氣中的甲醛,以形成六甲基四胺,同時通過添加來補充溶液,控制溶液值。丁國芳以亞硫酸氫鈉為主要成分,配成甲醛揮發抑制劑,針對甲醛浸泡過的尸體標本展開實驗,設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標本經不同濃度抑制劑噴灑或浸泡后,在一間經感官刺激作用評價和比色法測定。有機胺類與甲醛的反應研究的比較多,但這些方法較多用于工業廢氣的治理,由于高分子有機物質多有異味或者本身就是污染物,不適用于室內空氣凈化。
四、臭氧氧化法
臭氧很不穩定,在常溫下即可分解為氧氣。臭氧與極性有機化合物例如甲醛反應,導致不飽和的有機分子破裂,使臭氧分子結合在有機分子的雙鍵上,生成臭氧化物,從而達到分解甲醛分子的目的。汪耀珠測量了在紫外光照射下,低濃度臭氧對甲醛氣體的凈化率,其中甲醛初始濃度為一歲,在臭氧濃度小于的條件下,低濃度臭氧對甲醛的凈化率為。齊虹在研究甲醛的光催化反應過程中,發現甲醛的降解率隨著臭氧量的增大明顯升高,臭氧氧化與光催化工藝具有協同作用另一方面,臭氧本身也是一種空氣污染物,超過一定限量后對人體也是有損害的。另外,室內許多類污染物都能與臭氧直接或間接地發生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而這些物質可能加大對人體的刺激性及健康影響,因此臭氧并不是一種很好的凈化室內甲醛的氧化劑。
五、催化氧化法
催化氧化法去除甲醛具有處理量大、可處理濃度低、處理完全、二次污染少等優點,是一種較有前途的去除技術。催化氧化法大致可分為熱催化和光催化。熱催化技術即在高溫下進行甲醛的催化降解反應,過高的反應溫度限制了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光催化氧化法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治理技術,它利用光催化劑將吸
收的光能直接轉化為化學能,使許多通常情況下難以實現的化學反應在常溫、常壓的條件下順利進行,對室內有害的有機污染氣體,光催化反應可將其氧化,最終消除其對環境的污染。該法現已成為空氣污染治理研究和開發的熱點。以光催化技術開發的各種空氣凈化產品,目前市場上大致有以下幾類一、在傳統的空氣凈化器中附加光催化凈化功能開發而成的新一代高效綠色健康產
品二、直接將光催化劑復合到各種結構材料上,得到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新型材料三、將光催化劑直接復合到燈的外壁而制成的各種潔凈燈具。此法較適合在通風較差的居室使用。對光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選擇合適的光催化劑和光源上,實際應用中從成本、化學穩定性、抗光腐蝕能力、光匹配性等多種因素選擇光催化劑。采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分為陽離子摻雜取代晶格中和陰離子摻雜取代晶格中的等。納米具有活性高、熱穩定性好、價格便宜、對人體無害等優點,還由于有較好的綜合性能,是研究與應用中使用最廣泛的單一化合物催化劑。而它的光催化技術處理甲醛具有反應條件溫和、能耗低、二次污染少等優點,因此成為空氣污染治理技術研究和開發的熱點,但是其缺點是必須在紫外光照射條件下才能作用,但它只有在紫外光照射條件下才能表現出上述性能。為此人們正在研究能以可見光為激發光源的光催化材料。但目前研究得出的去除效率不是很理想。
六、空氣負離子技術
該方法利用一定濃度的空氣負離子來凈化空氣及消毒。空氣負離子被稱為空氣中的“維生素”,通過其所帶的電荷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和殺菌,使得空氣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的去除。以具有明顯的熱電和壓電效應的稀有礦物石為原料,加入到墻體材料中,裝修粉刷后,在與空氣的接觸中電離空氣及空氣中的水分,生成負離子,該材料即可發生極化,并可向外放電,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作用。蔣耀庭等報道,在室內用人工負離子作用,室內空氣中的懸浮微粒、細菌總數和甲醛等的濃度都有明顯的降低。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空氣凈化法在絕對溫度不為零的任何氣體中,總存在一定成分的原子電離,宇宙射線或熱燈絲也可以產生一定數量的初級電子,他們以一定的方式在外部激勵源的電場中被加速獲能,當其能量高于氣體原子的電離電勢時,電子與原子之間的非彈性碰撞將導致電離而產生離子和電子,其中分別為帶電粒子和中性粒子密度足夠大時,中性粒子的物理性質開始退居次要地位,整個系統受帶電粒子的支配,此時電離的氣體即為等離子體哪。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介質放電產生大量的高能電子,高能電子與、分子發生一系列復雜的等離子體物力和化學分應,從而把有機污染物降解為無毒無害物質的一種方法。低溫等離子體技術主要有電子束照射法、介質阻擋放電法、沿面放電法和電暈放電法等技術。利用非平衡等離子體凈化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殺滅細菌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將非平衡等離子體應用于凈化空氣是以高能電子與氣體分子碰撞反應為基礎催化凈化過程。等離子消毒潔凈機就是在其工作過程中激發出大量的高能自由基團、高速粒子以及高能紫外光子,以有效降解空氣中的甲醛。由于低溫等離子體法處理揮發性有機物的研究還處于實驗性階段,尚未大范圍的投入到工業應用中,今后的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技術的研究將會向多方向、多層次發展。
七、生物法
綠色植物具有凈化空氣、殺菌吸塵、清除不同有毒物質的功效,用植物治理污染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上海醫科大學的胡海紅等人在實驗室染毒柜中做了植物吸收甲醛的實驗,發現所選的銀苞芋、吊蘭、復葉波斯頓威等種室內耐陰觀賞植物對甲醛有較好吸收能力。日本等學者在實驗室測試了盆栽葉子植物黃金葛、虎皮蘭、橡皮樹分別種在三種不同
土壤中對甲醛、丙酮和氨氣的凈化能力。實驗證明,用植物吸收甲醛是有效的,但因土壤的不同而不同,兩盆植物的平均凈化效率比一盆植物高。國內外不同學者基于不同的實驗條件,所得到的同一種植物對甲醛的吸收率也不盡相同。另外,針對裝修后室內甲醛超標的問題,科研人員成功培育出能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氣體的“吸毒草”,以及專門吸收甲醛的植物。某些植物對甲醛氣體有吸收代謝作用,消除空氣污染除了要經常開啟門框加強通風外,在室內栽種綠色植物是去除化學污染簡便而有效的途徑。吊蘭、鴨拓草、蘆薈、龜背竹、虎皮蘭等植物,對甲醛有一定的吸收和積累能力,可以將甲醛通過自身的吸收作用凈化室內空氣需要在較低污染物濃度下,且作用時間較慢,其作用的時效和穩定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和研究,這就決定了此方法只能作為降低甲醛的輔助手段。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