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碳-12原子可不可以測定生物的死亡年代
普通的碳-12原子可不可以測定生物的死亡年代
C12沒有放射性。也就沒有半衰期,推測不出生物的死亡年代。
不行 c12太多了 和外界一樣的
c14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即穩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
14C由美國科學家馬丁?卡門與同事塞繆豎純爾?魯賓于1940年發現。
14C的半衰期為5730年,14C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考古學中測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測年法;二是以14C標記化合物為示蹤劑,探索化學和生命科學中的微觀運動。
一、利用宇宙射線產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來測定含碳物質的年齡,就叫碳―14測年。已故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對碳―14測定考古年代的作用,給了極高的評價:“由于碳―14測定年代法的采用,使不同地區的各種新石器文化有了時間關系的框架,使中國的新石器考古學因為有了確切的年代序列而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那么,碳―14測年法是如何測定古代遺存的年齡呢?
盯念原來,宇宙射線在大氣中能夠產生放射性碳―14,并能與氧結合成二氧化碳形后進入所有活組織,先為植物吸收,后為動物納入。只要植物或動物生存著,它們就會持續不斷地吸收碳―14,在機體內保持一定的水平。而當有機體死亡后,即會停止呼吸碳―14,其組織內的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開始衰變并逐漸消失。對于任何含碳物質,只要測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就可推斷其年代。
碳―14測年法分為常規碳―14測年法和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法兩種。當時,Libby發明的就是常規碳―14測年法,1950年以來,這種方法的技術與應用在全球有了顯著進展,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顯,即必須使用大量的樣品和較長的測量時間。于是,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技術發展起來了。
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法具有明顯的獨特優點。一是樣品用量少,只需1~5毫克樣品就可以了,如一小片織物、骨屑、古陶瓷器表面或氣孔中的微量碳粉都可測量;而常規碳―14測年法則需1~5克樣品,相差3個數量級。二是靈敏度高,其測量同位素比值的靈敏度可達10-15至10-16;而常規碳―14測年法則與之相差5~7個數量級。三是測量時間短,測量現代碳若要達到1%的精度,只需10~20分鐘;而常規碳―14測年法卻需12~20小時。
正是由于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法具有上述優點,自其問世以來,一直為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和地凱纖困質學家所重視,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以說,對測定50000年以內的文物樣品,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法是測定精度最高的一種。
碳12的半衰期是5760年嗎
碳14的半衰期長達5730年,其他的為穩定同位素。 在地球的自然界里,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占98.93%,碳13則有1.07%。
C的原子量取碳12、13兩種同位素豐度加權的平均值,一般計算時取12.01。碳12是國際單位制中定義摩爾的尺度,以12克碳1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1摩爾。
碳14由于具有較長的半衰期,衰變方式為β衰變,碳14原子轉變為氮原子 且碳是有機物的元素之一,生物在生存的時候,由于需宴森陵要呼吸,其體內的碳14含量大致不變,生物死去后會停止呼吸,此時體內的碳14開始減少。人們可透過傾測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來估計它晌戚的大概年齡,這種方法稱之為春余碳定年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