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部污染空氣防治法案(世界上第一部污染空氣防治法案是)
一、水污染防治法案例?
2019年5月8日,沈陽市生態環境局大東分局對劉麗華電鍍廠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單位電鍍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現場對其排放的廢水進行采樣監測,該單位兩個排放口排放的廢水中鎳分別超標25.8倍和791倍,超標倍數巨大,性質極其惡劣,已涉嫌環境污染犯罪。大東分局依法對其處以100萬元罰款,并將此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二、世界上首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指的是什么?
《清潔空氣法》 英國人開始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臺。
三、權利法案為什么不是第一部?
《權利法案》不是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
在1689年三月,也就是威廉即為以后的一個月,國會通過了《權立法案》。明確規定今后英國的國王必須是新教徒,國王要尊重國會的意志,只有得到下面的同意,政府才能征收新稅和招募常備軍。
這種由國會制約王權的政體,完全是資產階級性質的國家體質。
四、世界第一部國家安全的法案?
答:《1947年國家安全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專門就國家安全問題制定的法律。
美國是世界上最重視國家安全立法的國家,也是最早專門就國家安全進行立法、國家安全法律體系最為完備的國家。國家安全立法貫穿其整個歷史,涵蓋內容幾乎無所不及。
美國《1947年國家安全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專門就國家安全問題制定的法律,其他國家制定國家安全法普遍比美國晚幾十年,是美國的“追隨者”。
1947年國家安全法案(英語: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1947)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政府在軍事和情報體系做出的重大戰略調整。該法案由第80屆國會制定,1947年3月3日,時任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南達科他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格尼在參議院首先提出。
1947年7月26日表決通過,當天,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在空軍一號上簽署了法案,法案的大部分內容于參議院正式通過詹姆斯·福里斯特爾擔任國防部長次日即1947年9月18日開始付諸實際。
五、世界上最先使用數字簽名的法案?
1995年美國頒布了《猶他數字簽名法》,這是世界上最先授權使用數字簽名的法案,它規定了用密碼組成的數字與傳統的簽名具有同等效力。
美國《猶他州數字簽名法》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子商務立法。它的突出特點之一是創設了"建議的信賴限度"的制度。此制度的出臺,降低了認證機構的經營風險,限制了認證機構在出現損害賠償時承擔的責任,十分有利于認證機構及電子商務的發展。
六、權利法案是第一部資本主義法律嗎?
是英國的《權利法案》。《權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s),全稱《國民權利與自由和王位繼承宣言》(An Act Declaring the Rights and Liberties of the Subject and Settling the Succession of the Crown),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非憲法。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理論和法律基礎,確立了議會所擁有的權力高于王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開始在英國建立,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七、世界上第一部雷達是由誰發明的?世界上第一部?
世界上第一臺嚴格意義上的雷達就是德國人發明的,而且德國人在雷達方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二戰時期德國人就已經造出了k波段雷達,k也是源于德語高頻的首字母。要知道,我們國家擁有這個頻段的雷達制造能力還是改開以后的事。不過聰明反被聰明誤,德國人認為k波段能提供比x波段更高的定位精度,卻不知道k波段恰好處于水汽吸收窗處,結果就是陰天下雨,基本癱瘓。
八、世界上第一部電?
答: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是《朗德海花園場景》。
擴展資料
《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是由路易斯·李·普林斯(Louis Le Prince)執導,阿道夫·李·普林斯(Adolphe Le Prince)、莎拉·惠特利(Sarah Whitley)、約瑟夫·惠特利(Joseph Whitley)、哈里特·哈特利【Harriet Hartley,注:一說是安妮·哈特利(Annie Hartley),未確認】主演的黑白無聲紀錄短片。該片拍攝于1888年,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該片記錄了一群人在花園里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
《朗德海花園場景》是一部默片,沒有音樂。
九、世界上第一部短片?
電影是深受大眾喜愛的一種現代觀賞藝術。電影的發明起源于英國人羅吉特在19世紀初發現的視覺暫留現象,即人眼中的視覺成像會保持一段時間,長達若千分之一秒。照相術問世后,人們發現只要迅速地連續顯示一系列照片,就能產生畫面中的人物在運動的幻象。
1888年,美國發明家馬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固定底片連續照相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同一年,英國人勒普林斯自行制作并播放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短片《花園奇景》,只有短短2秒鐘。
十、世界上第一部巨著?
《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花費一生心血寫就的科學巨著,它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科技,更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百科全書。
《天工開物》這本古今奇書里記載了當時各行各業的先進技術,通俗來說不管你從事什么行業,都可以在天工開物這本書里找到切實有用的知識。
如果你是一位農民,可以從書里找到很多關于種植和養殖的農業指導,
如果你是一位工匠,從書中你可以找到冶金造車等等工藝的詳細記錄,
如果你是一位軍人,可以從中找到箭弩炮的制造工藝。
不僅對中國明代以前農業、手工業積累的技術經驗作了比較全面和完整的概括,還列舉出中國不同地域間的共性和個性,形成了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成為一項前所未有的創舉,涉及紡織、兵器等諸多行業,還文圖并茂,一目了然。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中國幾千年來手工技術的一種結晶或者總結性的著作,其中講到很多工業技術,在當時來說也是屬于世界前列的。
在書中上篇六章中多數與農業相關,其中有稻麥等糧食作物的種植栽培技術,各種植物染料和染色技術,農業發展生產的思想,流傳頗廣!
然而到清朝末年,《天工開物》卻遭遇了一場浩劫,以至于珍貴的圖本險些面臨滅頂之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
說起來天工開物遭遇的劫難還和《四庫全書》的編撰有關。乾隆下令修撰四庫全書,號令天下向朝廷進貢,《天工開物》便被江西巡撫貢獻到了朝廷,誰成想負責編撰的官員在天工開物中發現了對滿清統治者不敬的詞語,由此《天工開物》便被視作反清書籍,不僅被《四庫全書》排除在外,更是從此被打入冷宮,再也沒有刊印過。
以至近代以來世人一直難覓圖本《天工開物》的蹤跡,以為他消失滅絕了。然而一部好書是不該被歷史遺忘的,建國后圖本《天工開物》終于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1951年4月,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來到寧波視察工作,得知李世軒影樓藏有明刊圖版的《天公開物》,不禁激動萬分,立即趕赴李宅前去探訪,沒想到李氏一族早已遷居上海,宣進樓宅門深鎖,鄭振鐸只好失望而歸。
對于明刊圖本《天工開物》的尋找,鄭振鐸始終沒有放棄過,經過多方打聽終于聯系上了李世軒影樓的主人李慶成。李慶成了解情況后,當即和母親商量決定把李世軒影樓的全部藏書捐獻給浙江圖書館。鄭振鐸既驚喜又感動,親自安排了捐獻事宜,幾天后李世軒影樓的236箱全部藏書裝滿了三輛大卡車,安全運抵浙江圖書館收藏。今天的中國國家圖書館珍藏,鄭振鐸牽腸掛肚的明刊圖本《天工開物》,就是其中最為珍貴的一本。
《天工開物》作為最具科學價值的科技著作之一,為世界工農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而圖本《天工開物》也在歷經劫難之后重現人間,珍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成為了流芳百世的文化瑰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