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十條措施有哪些(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十條措施有哪些內容)
一、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措施,有以下8個方面:
1、全面規則,合理布局(環境規劃);
2、選擇有利排放方式(合理排放);
3、區域集中供暖、供熱;
4、改變燃料構成;
5、限制汽車擁有量——這一點,交通部門完全可以平衡的;
6、綠化造林——這一點可以大量的集中每個人的力量!
7、擴大水域和濕地面積;
8、發展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大氣污染物由人為源或者天然源進入大氣(輸入),參與大氣的循環過程,經過一定的滯留時間之后,又通過大氣中的化學反應、生物活動和物理沉降從大氣中去除(輸出)。 如果輸出的速率小于輸入的速率,就會在大氣中相對集聚,造成大氣中某種物質的濃度升高。當濃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氣就被污染了。
二、黃河的綜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1.高度重視黃河源頭治理,開展水土保持工作,要減少進入黃河的泥沙,首先要恢復黃河流域的植被,然后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利用當地資源,做到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采取的途徑是造林種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長流。同時結合打壩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以減少入河的泥沙。
2. 調整流域內的農業結構,減少用水量 在流域內大力培育推廣耐旱作物,并科學種田,實施節水灌溉新技術,像管灌、噴灌、滴灌、滲灌等國際上一致公認的節水灌溉新技術,使灌溉用水量減少。
3.南水北調,跨流域調水 南水北調,引長江水進入黃河是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緊張狀況的重要措施。
4.構建完善的水功能區管理體系。統一規劃、協調開發黃河水資源 統一管理、統籌編制黃河水資源利用與調度方案,兼顧各地情況,充分發揮大型水利工程樞紐作用,攔蓄洪水調節徑流。
5.加強污水的凈化處理工作,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 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是工業節水的重要手段,努力搞好污染水體的凈化處理工作,盡可能地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節約用水。
6.加大宣傳黃河文化,弘揚黃河精神。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黃河文化與人類社會活動息息相關,進一步加深對黃河文化價值認識,注重黃河文化圈的培養與維護,營造學習黃河精神的良好環境。讓人們認識到黃河是一種精神資源,一種精神依歸。讓人們有意識地保護黃河資源。
三、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1、減少燃燒。集中供熱、限制汽車數量、杜絕燃化炮竹(尤其是首先解決機關單位的煙花炮竹)。
2、改進制冷技術,限制使用。
3、限制亂砍亂伐,指數造林。
4、嚴格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
5、環保管理部門要強化大氣污染管理。
6、加強公民的環保監督的權益、參與。
7、排放大氣污染的物的單位要積極治理。調整工業布局和工業結構 ,改善能源結構,積極采取節能措施。
四、施工期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施工現場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幾點:
1、土方工程施工階段主要采取灑水降塵措施,對現場所預留的土方堆齊,采取密目網嚴密遮蓋措施。并經常灑水以防止浮土起塵。
2、土方施工期間,風力超過4級時必須停止施工。運土車輛采用封閉式運輸車,在現場大門口設置車輛清理沖洗臺,車輛經清整沖洗全封閉后方可出場。嚴禁車輛帶泥砂出場,運輸過程中防止遺撒揚塵,并跟蹤檢查。
3、施工現場所有道路和物料存放場地全部鋪設混凝土進行硬化處理,未硬化處理的部位采取覆蓋、固化、綠化措施,做到全場黃土不露天。
4、建筑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裝或袋裝運輸,嚴禁隨意拋撒揚塵,施工垃圾必須及時清運到指定垃圾站,并適量灑水,減少揚塵污染。
5、施工現場伙房采用燃氣灶具,開水爐使用電熱水器,禁止使用煤爐。
6、拌制灰土使用袋裝灰粉,禁止生石灰現場過篩施工。現場攪拌站及水泥庫房采用封閉式,攪拌機棚內設置降塵裝置。
7、對商品混凝土運輸加強防止遺撒的管理,要求運輸車卸料溜槽裝設活動檔板,必須清理沖洗潔凈后方可出場。
五、農業植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主要有四種防治方法措施:1.農業防護(通過改革種植制度和改進栽培技術,調節寄主植物、病蟲害和環境條件之間的關系,創造有機植物生長,不利病害蟲發生的條件)2.生物防治(以蟲治蟲,或者使用專一性生物農藥)3.物理機械防治(利用物理因子過機械作用及器具防治害蟲。如:熱處理,射線處理,捕殺法,阻隔法等)4.化學防治(利用農藥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
六、大氣污染城區一級響應措施有哪些?
為響應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氣象部門組織開展重污染天氣預警工作,中國氣象局定于9月1日起正式開展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和重污染天氣預警工作。
這是什么樣的氣象服務,老百姓能得到什么樣的信息,對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參考價值呢? 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能聽空氣質量指數(AQI)這個詞匯。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簡稱AQI)共分六級,從一級優,二級良,三級輕度污染,直至五級重度污染,六級嚴重污染。監測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和PM2.5共6個種類。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等級標準和空氣質量指數(AQI)等級標準相一致分為六級,明確預報了氣象條件對于空氣污染的影響,是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和清除,還是相反七、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的措施有:
第一,從防洪入手,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實行梯級開發。
第二,因地制宜,綜合發展農、林、牧、漁業。
第三,利用廉價水電資源,發展高耗能工業,形成工業走廊。
第四,把保護環境和開發旅游資源相結合,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內容包括打擊、防范、教育、管理、建設、改造六個方面。
打擊,即打擊犯罪活動,是綜合治理的首要環節。防范,即預防各種違法犯罪和治安案件的發生,這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中心環節,也是治本之道。教育,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戰略性措施,通過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知法、守法意識,從而減少違法犯罪的發生。管理,是維護社會治安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科學、高效的管理,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構成一個有目標、有要求、有責任、有獎懲的整體系統。建設,是指加強基層組織和制度建設,是落實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的保證。改造,是對違法犯罪人員的教育和挽救,是根本上減少和消除犯罪的重要環節。
九、二十條措施是哪二十條?
答:二十條措施的具體內容:
1,密接從“7+3”(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改為“5+3”(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2,不再判定次密接(密接的密接)。
3,高風險地區外溢人員從“7天集中隔離”,改為“7天居家隔離”。
4,取消中風險區概念,高風險區以單元、樓棟劃定,不得隨意擴大。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原先是7天降為中風險,再7天降為低風險)。
5,結束閉環的高風險崗位人員從“7天集中隔離或7天居家隔離”改為“5天居家健康監測”,
6,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不得擴大核酸檢測。一般情況不按行政區開展全員核酸。
7,取消入境航班熔斷,登機前48小時內2次核酸改為1次。
8,入境重要商務人員、體育團組“點對點”轉運至免隔離閉環管理區(“閉環泡泡”)。
9,明確入境人員陽性判定標準為核酸檢測Ct值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