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除了生態危機還有什么危機?
世界上除了生態危機還有什么危機?
由于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環境污染,人類正在使地球成為一個支離破碎、越來越不適宜居住的星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消息,聯合國日前發布了一份關于地球健康狀況的報告。報告指出,當前地球面臨著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遭破壞及污染問題三大危機,人類必須改變與自然的關系。
因此,這份168頁的報告標題直截了當寫成——《與自然和平相處》。
這份新報告稱,世界人民必須徹底改變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對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進行徹底的改變。為了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和21世紀中葉碳中和的目標,人們必須使用更加科學的手段、作出更大膽的決策,在保護人與自然的活動中持續創新和進行投資。只有這樣才能在恢復生態系統、擁有更健康的生活以及穩定的氣候方面取得成就。
自然已現三大環境危機
報告的主要作者羅伯特·沃森爵士表示:“我們的后代將繼承一個充滿極端天氣事件的世界——這里海平面上升、動植物大量滅絕、有著不安全的糧食和水,以及未來暴發流行病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的世界。”
沃森說:“事實上,這一緊急情況比我們幾年前認為的要嚴重得多。”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份報告。“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在向大自然發動一場毫無意義的、自殺性的戰爭。”他說,“其結果是三場相互關聯的環境危機:氣候破壞、生物多樣性遭破壞及污染問題,它們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能力。”
發布該報告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我們正在摧毀地球,將我們自己的健康和繁榮置于危險之中。”
“沒有大自然的幫助,我們將無法茁壯成長,甚至無法生存。”古特雷斯說。
政策千萬條,行動第一條
CNN稱,世界距離實現其保護地球的商定目標還很遙遠。盡管有長期的全球保護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承諾,但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消失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聯合國的這份報告稱,雖然臭氧層正在慢慢恢復,但人類已經偏離了《巴黎協定》所設想的限制全球變暖的軌道。
報告表示,以目前的速度,全球變暖將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上升1.5攝氏度。目前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將使世界在2100年前至少變暖3攝氏度,這遠遠超過了巴黎協定中國際公認的目標。
人類已經在付出慘痛的代價,不僅限于日益極端的天氣。根據報告,目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疾病負擔源于與環境相關的風險,包括類似于新冠肺炎這樣的疾病,以及暴露在人類自己產生的有毒廢物中而導致的疾病。報告稱,污染每年導致約900萬人過早死亡。
現在可能是改變這一切的時候了,因為世界正從一場顛覆一切的大流行中復蘇。報告稱,考慮重新啟動經濟政策的國家可以抓住這一獨特的歷史時刻,把地球放在首位。“新冠肺炎危機為我們提供了重新思考社會如何加速向可持續未來轉型的動力。”
美國廣播公司19日報道稱,該報告中使用“必須”一詞56次,“應該”一詞37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前負責人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表示,應該采取更多行動,因為行動是如此關鍵。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可偏廢
這份報告為從政府到金融機構再到個人都提供了建議。它提出要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思考環境和全球經濟。
“將自然的價值排除在外,會使投資偏離保護和恢復自然、減少污染、擴大可再生能源和更可持續地利用資源的經濟解決方案,同時也無益于促進繁榮和增進福祉。”該報告認為,如果人類開始把環境的價值和環境退化對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影響納入經濟活動,我們的決定可能會有所不同。
古特雷斯說:“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種思維轉變的要求有多重要:即使在組織經濟政策和經濟數據的方式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過度捕撈時GDP的增長。我們是在破壞自然,但我們卻把這當作是財富的增加。”
該報告告訴各國,在計算經濟運行狀況時,除了國內生產總值外,還要重視自然。在追求財富和安全的過程中,人類必須學會珍視地質、土壤、空氣和水這四種基本的“自然資本”。
聯合國環境署官網報道稱,2021年至關重要,即將召開的聯合國環境大會、生物多樣性大會和氣候變化大會或許能幫助人們轉變觀念,因為各國將要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標,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自然環境和恢復生物多樣性。
保護地球與自然,刻不容緩,我們需要從現在起就做出改變。正如古特雷斯說:“我們必須做的事情確實沒有先例,但如果2020年是一場災難,那么就讓2021年成為人類開始與自然和平相處、為每個人確保擁有一個公平、公正和可持續未來的一年。”
寫關于低碳生活(至少寫10條)。
1、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張紙都雙面打印,雙面寫,相當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3、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4、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無須開車; 5、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 6、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經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經用了,請用積水來沖洗馬桶; 7、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盤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8、相比開車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9、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130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10、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1、請相信,癡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反祖沖動; 12、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于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13、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制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里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么好的食欲吃魚翅撈飯么; 15、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制家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16、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對象: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禮儀式不是你憋足28年勁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積累的PK。如今簡約、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19、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盤碗洗得更干凈,那只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約水電; 21、把一個孩子從嬰兒期養到學齡前,花費確實不少,部分玩具、衣物、書籍用二手的就好; 22、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23、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24、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 25、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廢油,還傷發動機; 26、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松了,靠慣性滑過去 27、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不用這么夸張 28、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后,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熱汽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29、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30、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31、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32、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帳算起來還真不太小; 33、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就可以調暗,或者干脆關掉; 34、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溫,因為保溫一天所用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35、洗干凈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36、可以把馬桶水箱里的浮球調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近4立方水; 37、建立節省檔案,把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賬,做到心中有數; 38、買電器看節能指標,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了; 39、實驗證明,中火燒水最省氣; 40、10年前亂丟電池還可以能是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 41、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簽; 42、冰箱內存放物品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43、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音響等等; 44、沒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費電的; 45、非必要的話,盡量買本地、當季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46、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 47、衣服多選棉質、亞麻和絲綢,不僅環保、時尚,而且優雅、耐穿; 48、烘干真的很必要嗎?還是多讓你的衣服曬曬太陽吧; 49、美國有統計表明:離婚之后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比離婚前高出42%-61%,讓我們用婚姻保護地球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