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處理資質都有哪些?
固體廢物處理是通過物理的手段(如粉碎、壓縮、干燥、蒸發、焚燒等)或生物化學作用(如氧化、消化分解、吸收等)和熱解氣化等化學作用以縮小其體積、加速其自然凈化的過程。通常也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丟棄的固體和泥狀物質,包括從廢水、廢氣中分離出來的固體顆粒。但是不管采用何種處理方法,最終仍有一定量的固體廢物殘存,對這部分廢物需要妥善地加以處置。特別在處理廢物時,應避免產生二次污染,對有毒有害廢物應確保不致對人類產生危害。對城市產生的固體廢物制定全面的、綜合性處理規劃是非常必要的。綜合處理的目的是將城市中各種廢物集中到一定地點,根據固體廢物的特征,把各種廢物處理過程組合成一個系統,以便把各過程得到的物質和能量進行合理的集中利用。通過綜合處理可以對廢物進行有效的處置,減少最終廢物排放量,減輕對地區的環境污染,防止二次污染的擴散,同時還能做到總處理費用低,資源利用效率高。固體廢物產生的途徑與分類社會物料流與固體廢物產生的途徑,維持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物料,都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并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可用圖9―1所示的社會物料流程描述這一規律。分析該流程圖,可以獲得兩點啟示:①人類的一切活動相對于外界環境而言,只不過是開發和利用了自然資源,而最終將資源以廢物的形式等量回歸于環境。這種對資源的“利用與歸還”,經常處于交變狀態。在生產與產品的消費過程中,均產生各種形態的廢物,這些廢物一部分在生產與消費中得到回收和再利用,而恰好與在環境中開發的原料等量的部分,以廢物的形式返回到自然環境中,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②在現代社會中,人類活動的每一環節均產生各種狀態的廢物,從環境中原料的開發直至產品的利用,無一例外。減少廢物產量的唯一途徑是降低單位產品原料的消耗量,減少原料的開發。固體廢物是社會物流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遵循上述規律。固體廢物的分類,是依據其產生的途徑與性質而定的。在經濟發達國家,將固體廢物分為工業廢物、礦業廢物、農業廢物與城市垃圾四大類。我國制定的《固休廢物管理法》中,將固體廢物分為,廠業固體廢物(廢渣)與城市垃圾兩類。含有毒有害成分的工業固體廢物,由于其對環境與人類具有特別的危害性,單獨分列出一個“危險廢物”小類。
固體廢物處理 處置工程設計專項甲級: 1、注冊一級結構工程師2名; 2、注冊電氣(供配電)工程師3名; 3、注冊公用設備(動力)工程師3名; 4、注冊機械工程師2名; 5、注冊環保工程師6名,非注冊環境專業人員3名; 6、自動控制專業人員2名; 7、概預算專業人員2名。固體廢物處理 處置工程設計專項乙級資質: 1、注冊電氣(供配電)工程師2名; 2、自動控制專業人員1名; 3、注冊一級結構工程師1名; 4、注冊公用設備(動力)工程師2名; 5、概預算專業人員2名; 6、注冊環保工程師4名,非注冊環境專業人員1名; 7、注冊機械工程師1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