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低碳生活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減碳是每個人的責任,低碳生活就是改變生活細節,養成一些良好的低碳習慣。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低碳生活的論文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關于低碳生活的形勢與政策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低碳生活的形勢與政策論文篇一 《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
摘 要:節能減排,是政府的責任,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城市作為人類活動的中心,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也是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平臺。
關鍵詞:低碳經濟 節能減排 低碳生活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7-094-01
工業革命使人類生產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機械化、電器化、自動化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工業經濟從它誕生之日起負面影響就開始顯現,最嚴重的莫過于全球氣候變化。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環境日益惡化。
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報告指出,近1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10年。全球變暖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德國的最新調查顯示,在不久的將來,圖瓦盧D太平洋的一個島國,會因為溫室效應而被海水淹沒。地球發燒也給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傳染病時有爆發,嚴重威脅我們的生存環境。
環境越來越惡化,必須在我們使用的主要能源、運輸方式、居住的建筑物、城市的設計上等進行技術革新,尋找替代能源,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而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從一定意義上說,發展低碳經濟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緩氣候變暖,保護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低碳經濟的核心是技術創新,體現為低碳產品、低碳技術、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等。我國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很豐富,例如太陽能熱水器,農村的小沼氣,運用得很普遍;水電、部分發展較好的風電(如新疆塔里木的風電)等,也非常有競爭力;中國每年所利用的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能,折合標煤約三億噸;交通領域,現在電動汽車時速可以達到150公里,最遠可以跑400公里,如果蓄電池性能再好一點、動力更強一點,競爭力就會更大。太陽能汽車、氫能燃料電池等技術也在研發中。
發展低碳經濟,最重要的是減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也就是節能減排。政府機關是節能減排政策的制定者,應率先垂范。人們常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黨政機關要帶好頭,自覺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需要用水了,立即關掉水龍頭;一盞燈能照明,就不要開第二盞燈;開空調時,不必將溫度設置得太低。同時建立機制,引導干部職工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形成人人節約、時時節約、事事節約的新風尚。
節能減排,是政府的責任,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城市作為人類活動的中心,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也是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平臺。所謂低碳城市,是指在發展經濟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過程中實現了低碳化的城市。進入發展快車道的中國,城市化速度越來越快,緊抓低碳變革與中國城市發展這一重大機遇,加速低碳城市的創建,將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作出巨大貢獻。
我國的許多城市正在進行低碳試點改革。例如:重慶市將低碳試點工作與產業結構調整、城市規劃建設、推進科技創新相結合,通過提升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比重,加快建設“宜居重慶、森林重慶”,從而實現低碳發展。天津市則積極構建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產業結構,形成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優勢支柱產業,它的特點是與新加坡合作,建設生態城市和低碳示范區。南昌市奉行“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思路,堅持清潔生產與低碳生活并重,通過加快實施發展低碳產業、建設低碳城市行動計劃打造低碳生態經濟示范城市。
低碳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但普通老百姓對于“低碳經濟”的理解并不深刻,我們要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建立社會全員聯動網絡,形成政府推動、行業帶動、學校主動、社會互動、媒體聯動的低碳宣傳系統,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例如:在商場進行低碳商品“規模擺放”,在社區進行“低碳消費達人”評選活動,在學校開展“低碳消費”知識競賽等等。引導公眾要樹立節能環保意識,轉變傳統的以高耗能為代價的“便利消費”、“面子消費”、“奢侈消費”模式,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做到低碳消費、科學合理消費。
減碳是每個人的責任,低碳生活就是改變生活細節,養成一些良好的低碳習慣。比如說: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吸潮,還能吸收衣柜中的異味,還可以擦洗玻璃,減少使用污染環境的玻璃清潔劑;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減少使用塑料袋,塑料廢物去到垃圾處理廠及堆田區,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被土壤稀釋及完全氧化;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夏天開空調前,先打開窗戶讓室內空氣自然更換,開空調后調至室溫25℃~26℃之間,這樣既省電也低碳;不開汽車而改騎自行車或步行;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使用冰箱時減少開門次數也是減少碳排放的一個小妙招,實驗表明,如果每天開冰箱門10次,每次15秒,一天碳排放402克,而每天少開5次冰箱門,一個家庭每天減排201克碳;少買不必要的衣服,服裝在生產、運輸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時產生廢氣、廢水等污染物,在保證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買一件衣服可節約2.5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國每年有2500萬人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節能約6.25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
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只有落實到現實的行動,才能營造我們美好的家園。
我們要提高“低碳”意識,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一起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小事做起。只要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加入低碳行列,我們的生存環境一定會得到改善。
我們要通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消費方式的轉型、能源結構的轉型、能源效率的提高,使中國向低碳經濟、低碳社會邁進。發展低碳經濟,節能減排,關乎每一個人的現在和未來。低碳生活代表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讓低碳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只要你愿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從現在開始你就可以加入進來,共同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參考文獻:
1.林汐.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黨政干部讀本.人民出版社,2010
2.陶良虎,何毅亭.中國低碳經濟:面向未來的綠色產業革命.研究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中共商丘市梁園區委黨校 河南商丘 476000)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關于低碳生活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