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程行業方面的節能減排技術
一、關于工程行業方面的節能減排技術
1.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2.加大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3.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4.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5.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 6.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完善節能和環保標準,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 7.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 8.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 9.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將率先垂范。今年全國要推廣高效節能產品5000萬支,中央國家機關將率先更換節能燈。
這個是新新的行業,以節能減排為目標通過技術和制度來實現能源使用的有效性管理,在國外有專門的節能服務公司(esco),國內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emco),專業運營公司,現在好多學校開始設置這個專業,其實要學的主要是幾個方面,1、節能技術,尤其是成熟的節能技術;2、高效的能源管理制度;3、金融知識,尤其是融資方面的金融知識。合同能源管理(EMC)是節能減排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一種制度,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在國內剛剛開始了也沒有多長時間,國外實踐經驗表明對節能減排具有非常高效的促進,因此在國內這個行業將非常光明。至于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在節能減排領域其實就是節能的制度和技術。可以共同探討,qq1165115999
蠻好的啊 在我們江大算本一 不要猶豫 上吧 能動學院歷來是我們學校的主打學院 蠻不錯的
蠻好的啊 在我們江大算本一 不要猶豫 上吧 能動學院歷來是我們學校的主打學院 蠻不錯的
二、建筑工程技術(節能減排)是個什么專業?和工程造價有聯系嗎?
通俗點說,節能減排出來主要是關于能源方面的,是在主體修筑前或者后進行設計,施工之類的,和工程造價聯系不大,工程造價學的有土建、安裝、裝飾、
建筑工程技術還行,以后能做工程造價。但是括號里的內容就顯得太窄了
三、杭州建設發展中出現的環境污染事例 杭州十一五在綠色城市建設中的例子 世博中環保事例 各3個,最好詳細些
你、、、、無語,
49號薛雨馨
形勢1
“母親河”重病纏身
近年來,杭州主要流域水質逐年下降,特別是錢塘江流域污染加劇,已呈
惡化趨勢。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同時,上游蘭江來水污染和杭州區域污染疊加,導致流域水體中氨氮、總磷、溶解氧、石油類等指標時有超標,污染事故頻發,對杭州飲用水源和生態環境構成了直接威脅。“母親河”已經重病纏身。
形勢2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
占80.22%
去年杭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92天,占統計天數的80.22%,吸入顆粒物為首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已超過二級標準,形勢不容樂觀。
杭州市每年產生400余萬噸工業固體廢棄物,雖然綜合處置和利用率已達90%以上,但仍有一部分未得到妥善處置。
杭州聲環境質量處于輕度污染水平且呈上升趨勢。
形勢3
工業結構性污染依然嚴重
“老廠新居”的矛盾日益突出,首批污染企業搬遷工作進展不快。錢塘江流域中上游地區的化工、造紙企業和流域內的河道采砂、黃沙碼頭、船舶運輸等污染時刻威脅著杭州人民的飲用水源安全。
從杭州市情況看,當前一批污染嚴重的傳統產業在杭州市工業中仍占較大比重,如蕭山區的印染和染化企業、富陽市的造紙企業、建德市的化工企業和桐廬縣的電鍍企業、石材加工企業等已是導致區域和流域污染的主要因素。
工業結構性污染依然嚴重,新一輪發展更加重了環境壓力。
措施開展“1278環境污染整治行動”
2005年到2007年,杭州將開展“1278環境污染整治行動”。“1”:市區大氣污染整治;“2”: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苕溪、運河)兩大流域水環境整治;“7”:七個重點監管區域污染整治;“8”:八大重點行業污染整治。其中錢塘江流域杭州區域范圍內水環境整治最重要。
杭州市提出,到2007年,市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趨勢基本得到控制,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環境質量和重點污染自動監控網絡,環境污染防治能力有所增強,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上海世博會環保工作“四個方面”、“四套機制”
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其重要的內涵之一就是“綠色、低碳、生態、環保”。這些理念不僅將體現在世博會召開的184天,更體現在上海申博以來以及今后的環保工作中。本屆世博
會對上海市的環保工作不僅僅是一次全面的考驗,更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一、關于世博環保工作的總體安排
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四套機制”。
“四個方面”:為了舉辦一屆“綠色世博”、“低碳世博”,上海按照“常態長效為主、重點強化保障”的工作思路,主要從改善全市生態環境、推進面上環境整治、強化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和倡導“低碳世博”“綠色世博”理念等四個方面入手,全面、深入地推進全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推動城市環境保護工作再上一個臺階,以更好的生態環境保障世博會的“成功、精彩、難忘”,并努力為城市未來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套機制”: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世博環境保障,從體制機制和投入上確保各項工作的落實和推進。一是在環境保護和建設協調推進委員會工作機制下系統推進城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重點是整合全社會資源推進落實污染減排工作和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滾動實施。二是在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工作機制下全面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把河道、揚塵、交通噪聲、機動車和鍋爐冒黑煙、秸稈禁燒等量大面廣的整治工作納入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努力使環保工作做到全覆蓋。三是在長三角區域合作機制下加強環境空氣質量保障等工作。在環保部的大力支持下,與江浙兩省建立區域環境合作機制,開展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四是在世博會運行指揮體系下有序推進保障世博運行的各項環保工作。市委市政府在世博主運行指揮部下設立市政市容環保組,統籌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世博環境保障相關工作。此外,成立了由國內外專家組成的世博環境顧問組,為科學推進提供技術支持。
二、主要進展情況
經過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世博會各項環境保護工作正有序推進。主要取得五個方面的進展:
第一方面:扎實推進污染減排和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環境質量穩中趨好。污染減排取得重要進展,2009年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較2005年分別削減19.9%和26.1%,提前一年達到了“十一五”污染減排目標。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取得明顯成效,環境基礎設施得到大力推進,全市污水處理率從“十五”期末70.2%提高到78.9%,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從55%提高到82.3%,基本實現電廠脫硫全覆蓋,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得到集中安全處置;重點領域、重點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取得突破,環境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全市環境質量穩中趨好。按照國家標準,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顆粒物表征的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穩中有升,2009年達到91.5%,為近10年來最好水平,其中,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從2005年的0.061mg/m3下降至0.035mg/m3,降幅達42.6%;黃浦江、蘇州河等主要河道水質保持穩定。黃浦江楊浦大橋斷面的化學需氧量濃度從2005年的18.3mg/L下降至2009年的13.5mg/L,降幅達26.3%。 第二方面:依托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推進面上環境綜合整治,城市環境面貌取得明顯改善。明確了市容市貌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的30項重點任務,市有關職能部門和各區縣聯動,加強重點范圍、重點路段和重點區域的環境整治工作。環保領域重點開展了“萬河整治”行動,強化了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鍋爐煙塵排放、機動車冒黑煙和鳴號、道路交通噪聲、秸稈焚燒等方面的整治,加大了執法和監管的力度。通過上述量大面廣的整治措施,城市環境面貌得到了較大改善,一些直接影響市民生活質量的環境問題得到了緩解,而且,通過探索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了城市環境管理水平。第三方面:加強本地污染控制和區域聯防聯控,全力保障世博會環境空氣質量。空氣質量保障主要是三方面的措施和進展:一是盡最大努力減少上海本地污染排放對區域環境質量的影響。重點是著力推進了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污染企業結構調整、燃煤爐窯污染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污染控制等針對性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經過持續努力,目前全市已完成所有1000余萬千瓦燃煤電廠機組脫硫設施建設,關停了73萬千瓦中小燃煤機組;淘汰了3000余家高污染、高能耗、技術工藝落后的企業和生產工藝;累計對近6000臺燃煤設施實施了清潔能源替代和技術改造;完成了420多座加油站油氣回收工作;建立了728平方公里“揚塵控制區”;提前實施了國Ⅳ機動車排放標準,完成了8千多輛公交車和4萬多輛出租車的更新。二是依托長三角區域環境合作機制與江浙兩省實施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重點共同落實世博園區300公里半徑范圍內電廠等高架源以及鋼鐵、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污染控制措施,對機動車污染排放實施統一標識管理,全面實施秸稈禁燒工作,并實現重點污染源排放和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的共享。三是健全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和預警預報體系。形成了由46個連續自動監測站組成的覆蓋世博園區、園區周邊和全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體系,并與長三角區域30多個城市環境監測站形成環境空氣質量監控網絡,全面監控并及時向公眾發布環境空氣質量信息,還開發了24小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和48小時高污染預警系統,便于針對特殊污染氣象條件下可能出現的污染情況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第四方面:全面落實世博會運行環境保障措施,并結合試運行進行了檢查演練。一是落實了環境安全保障工作。重點強化了放射源、有毒化學品使用、轉移、存放和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置各環節的管控措施,對存在環境污染事故風險的主要對象進行了逐一排摸,制定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開展了長三角區域突發性污染事故應急聯動演練。二是加強了污染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巡查。市和區縣兩級成立專門隊伍,針對河道、揚塵、冒黑煙等整治和秸稈禁燒等措施落實和效果情況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落實整改措施。三是世博園區內環保設施正常運行。世博園區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已投入使用,將實時監控園區環境質量并向公眾發布;園區內生活垃圾、污水、餐飲業油煙氣、噪聲等污染防控措施在試運行期間得到了檢驗。第五方面:在世博會籌備、舉辦全過程貫徹“低碳”理念,“低碳世博”正在大力推進并得到全社會積極響應。世博會的重要任務是引領未來發展理念。結合本屆世博會主題和當前“低碳發展”的國際潮流,上海在籌備階段發布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綠色指南和環境報告,將“低碳世博”作為一項重要目標,并正在推進落實。主要集中體現在五方面:一是在世博園區規劃、建設、運營等各個環節貫徹“低碳”理念。如:世博園區選址結合了黃浦江兩岸的舊城改造,關停搬遷了272家污染企業;園區內建設了100多萬平方米的公園綠地;保留利用了1/6的老廠房、老建筑等。二是在世博園區廣泛應用、并集中展示“低碳”技術和實踐。如:世博園區太陽能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4.7兆瓦左右,景觀照明普遍采用節能環保的LED光源,投放1000多輛清潔能源汽車實現園區內公共交通“零排放”,廣泛采用節能、節水、雨水回用等技術;作為本屆世博會的一大特色,城市最佳實踐區展示的主要是從世界各地遴選出來的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成功案例;各國、各地、各組織的場館及展示內容幾乎都以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等為主題或重要理念。三是為努力實施碳中和安排了一系列碳補償項目。包括加快推進公交優先、節能減排和種植“世博碳匯林”、開發可再生能源等項目。四是為有良好自愿減排意愿的企業和參觀者搭建參與平臺。如已推出“綠色出行”、“綠色出行交通卡”、“低碳計算器”、“人人一棵樹”等自愿減排活動,并正在設計其他便于企業和參觀者參與的自愿減排渠道和平臺,歡迎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五是加強低碳環保的宣傳和活動組織。世博會期間的很多論壇和活動將以低碳環保為主題或引入環保低碳元素,世博會六個主題論壇之一就是“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同時將繼續開展“迎世博百萬市民環保知識培訓”和中小學環境教育等活動,營造全社會良好環保氛圍。
三、下階段工作安排
目前世博園區已全面開園迎客。世博會舉辦期間,上海將圍繞“鞏固、提高”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做好世博會環境保護工作。一是按照全防全控的要求保障世博會環境安全,進一步落實環境安全管控措施,完善環境應急體系,在加強防范的同時確保應急隊伍和裝備隨時處于應急待命狀態。二是按照“十一五”污染減排方案和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任務,進一步削減污染排放總量,繼續穩步推進水、氣、固廢、工業、農業、綠化、自然生態等重點領域環境建設和保護,健全長效常態管理機制,鞏固前期整治成效,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三是加強世博園區環境質量監控和環保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及時提供園區環境質量信息,營造園區良好環境。四是通過多種途徑、多種載體、多種形式的活動,更好在全社會營造低碳世博、綠色世博良好的氛圍。張全表示,相信世博會一定會“成功、精彩、難忘”,上海的城市環境一定會更美好,也希望世博會組織方、參展方、上海市民以及國內外參觀者,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參與節能減排,共同實踐“低碳世博”,以“安全、有序”保障世博成功,以“清潔、優美”為世博增添精彩,以“綠色、低碳”讓世博更難忘!
2010年世博會將在上海舉行,其命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預示著上海及其他城市將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而創造出來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環境,造福全體城市居民。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綠色的世紀。日本愛知舉行的世博會的主題是“自然的睿智”。從這點可以看出人們對自然,對生態越來越關注。二十一世紀主導的住宅是綠色家園,二十一世紀主導的食品是綠色食品,二十一世紀主導的的環境是綠色環境。綠色也是人類的永恒主題。綠化就是體現綠色的一個重要環節。
綠化,這個詞對于我們并不陌生。眾所周知,綠化可以美化環境,釋放氧氣,減弱噪聲,降低氣溫,阻擋風沙、改良環境。不僅如此,綠化還可以減低人類害怕及生氣的情緒促進正向的心理反應。可以說,綠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上海把綠化作為城市規劃的重頭戲。隨著世博會申辦工作進入倒計時,表盤上那分分秒秒都躁動著的指針撩撥起所有關心世博會的人的心弦,特別是與世博項目休戚相關的上海市綠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畢竟400公頃的申辦會址上有60%-80%都將是綠地。綠化對上海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城市建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都非常重要,而且還能帶動經濟增長。
首先,綠化對上海的城市建設有促進推動作用。據了解,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有多條與黃浦江垂直的綠色植物走廊,將綠化帶從濱江地區延伸到城市腹地,猶如現代城市與大自然連接的紐帶;在滿目綠意的襯托下,一條長四五百米、專供游人徜徉觀光的花橋將橫跨浦江兩岸,成為聯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標志性建筑。世博會之后,將根據這一地區的城市雛形改造博覽會的空間,將其融入上海市區。綠色走廊和運河將予以保留。穿越黃浦江的花橋也將保留,它可把散步的游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園,在展覽會之后,作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為上海的又一標志性景觀。
其次,綠化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2004年2月2日上海被正式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上海也提出了要建設森林城市的目標。在1990年,上海還處于還清債務階段;但就2004年上海全年新建綠地180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6%,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0平方米。內環線內基本消除綠化500米服務半徑盲區,建設了一大批大型公共綠地;由于2010年世界博覽會建設的城市綠地將更多。在綠地建設中不僅突出生態功能,更加注重綠地的綜合服務功能和城市景觀功能。以這種發展勢頭,到2010年,上海達到目標就指日可待了。
不僅如此,綠化還帶會動經濟的增長。由于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緣故,上海的房價將會有所增長。房地產投資方面有數據顯示綠地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房地產開發商: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園綠地總是澤被周邊---公園附近的房價幾乎沒有不草長價高的。近年來,公園附近的樓價每平方米至少上漲1000元,靠近綠地的樓盤的平均銷售套數也會高出遠離綠地的樓盤許多。
缺少綠色的家園就缺少了寧靜、安詳。沒有了茵茵綠草,只有片片慘白的路面,在強烈陽光下泛著刺眼的蒼白……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綠色是生命的色彩。只有充滿綠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機,充滿活力……
綠色,是人類永恒的理念
綠色,是文明的象征。
綠色,它顯示了大自然的靈感和魅力。
讓我們從現在行動起來,讓城市多一份綠色,添一份活力。
呃。。。。。。 陳蝦米你。。。。。。 明天就要上品德課了你。。。。。。一搜居然有您的帖子。。。。。。無限郁悶中。。。。。。我們班的都在哦啦啦啦啦~
我們六3班也在查,謝了! 7號
咦咦咦,大家都在啊,好厲害,好壯觀啊。噫嘻,謝謝薛雨馨啦!!熱心網友是李鎵許嗎
?
各位,HI,都在啊??
你們都在啊!好巧啊!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