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鋼鐵行業規模化以及合理布局是未來主要戰略規劃最重要要素。
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過低,已經成為繼供給側改革后鋼鐵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通過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產品升級和區域產能分布更合理,是淘汰低效產能有效途徑。從節能減排方面看,冶煉能力要大幅壓縮,提高標準,提高產品的性能。使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單位用鋼量進一步降低”。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印發《“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其中提到:要培育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推進行業領域數字化轉型,面向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能源等行業,推進生產過程數字化監控及管理,加速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和工業數據集成共享,實現生產管控一體化。
可見在當前網絡信息飛速發展,能源管控上與實時預警在工業互聯網中也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賦能鋼廠數字化轉型,突破綜合業務管理,打通業務服務能力,實現智能制造、產線智能,從物料編碼到訂單、產品序列,只要涉及到數據就要有統一的標準,鞏固數據來源,打造智慧鋼廠。智慧鋼廠的誕生滿足了從設備的采購到設備淘汰報廢的整個生命周期,對設備實施全面合理的管理和監控。
以提高設備可靠性為目標,設備臺賬管理為基礎,設備定期工作管理、點檢管理、技術監督等預防性、預警性管理為核心,檢修管理、技改管理等計劃性、項目性管理為依托,設備缺陷管理、運行值班管理等日常運營性數據為支撐.
利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呈現技術,建立一個系統化、立體化、可視化的智能運維體系。在可視化系統的實現上,3D 場景Hightopo實現快速建模、運行時輕量化到甚至手機終端瀏覽器即可 3D 可視化運維的良好效果。
智慧鋼廠可視化解決方案可以為能源的預測、平衡、優化、診斷提供技術支撐,對水、電、氣、汽集中管理,健全能源生產管理體系、能源決策分析體系和能源系統考核評價體系,真正實現“數出一處,量出一門”的基于數據驅動的能源管理模式。
其中爐體系統作為整個高爐煉鐵系統的心臟,它的使用壽命決定了整個高爐系統的壽命,所有的附屬系統均是為爐體系統服務的,重要的化學反應也都是在爐體系統內完成。采用三維熱力圖通過讀取后端實時傳入的熱傳感器數據來動態呈現,提供熱力范圍調節功能,可根據需要來調節不同峰值下的熱力表現,例如我們將 1000 攝氏度視為預警值,在爐體某處達到該數值時熱力圖呈現紅色。
系統提供了 剖切功能 和 內窺功能 ,剖切功能可直觀地查看爐體內部熱力分布,在采用頂視圖的觀察模式下可以參考底部的圓盤刻度來定位過熱處的準確方位。內窺功能不同于剖切,內窺主要用于觀測爐體內部各種設備的定位和檢測數據,此時無需再用熱力圖做呈現,可以配合三維數據面板來展示設備設施的狀態,也可以在 3D 場景以外做呈現,點選相應的設備則在 2D 頁面中呈現該設備的狀態。可以通過在點選的圖元上派發事件來觸發相機內窺,也可以在三維場景上做全局監聽。
智慧鋼鐵通過智能化轉型打破跨區域、跨行業帶來的信息壁壘,實現互聯互通便捷高效管理。系統自動采集數據,實時顯示信息,為決策管控提供了可靠依據。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效率,提高競爭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指出受宏觀經濟形勢低迷,全球經濟運行不確定性增加的影響,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遇到一定困難,主要表現為產能過剩較為嚴重,下游需求不振,出口不暢,鋼鐵產品價格不斷回落,企業經濟效益下滑。根據行業發展周期以及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預計未來五年到十年鋼鐵行業的發展將是一個逐步消化產能,積極優化結構,大力拓展技術的過程,隨著國家鋼鐵“十二五”規劃的深入貫徹和推進,鋼鐵行業有望在五年到十年內逐步擺脫現階段的被動局面。
國內鋼鐵行業的主要上市公司有:沙鋼股份(002075)、山東鋼鐵(600022)、方大特鋼(600507)、包鋼股份(600010)、寶鋼股份(600019)、南鋼股份(600282)、凌鋼股份(600231)、首鋼股份(000959)、華菱鋼鐵(000932)、太鋼不銹(000825)、杭鋼股份(600126)、本鋼板材(000761)、鞍鋼股份(000898)、西寧特鋼(600117)、韶鋼松山(000717)、河鋼股份(000709)、中信特鋼(000708)、新鋼股份(600782)、馬鋼股份(600808)、廣大特材(688186)、本鋼板材(000761)、馬鋼股份(600808)、廣大特材(688186)、首鋼股份(000959)、撫順特鋼(600399)、山東鋼鐵(600022)、鞍鋼股份(000898)等。
本文核心數據:鋼材進出口數量、鋼材進出口規模、鋼材進出口均價。
1、中國鋼鐵行業長期處于貿易逆差狀態
中國鋼鐵行業長期處于貿易逆差狀態,2020年中國鋼鐵產品進出口總額達622.97億美元,同比下降8.21%,貿易逆差額達286.43億美元,同比下降27.76%。
2、中國鋼鐵行業進口量大幅提升、出口量維持下降趨勢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11-2019我國鋼材進口量在波動中下降,出口量呈現先增長后下降趨勢。2020年我國鋼材進口創下十年來新高,進口量達2023萬噸,同比上漲64.67%;出口量為5368萬噸,同比下降16.50%。2021年上半年,我國鋼材進口量與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為735萬噸;出口量達到3738萬噸,同比增長30.24%。
――2020年鋼鐵進口量明顯提升,創十年來新高
進口方面,近年來我國鋼材進口量在波動中下降,但下降幅度較小,并且在2020年恢復上漲態勢。這主要是由于技術等各方面原因,進口產品主要以特種鋼材、高級合金鋼等鋼材為主,國內對此類產品依然存在一定的進口依賴度;另外,國內疫情好轉,需求快速復蘇,促使進口大幅上漲,并創下近十年來新高。
――鋼鐵出口量呈持續下降走勢
出口方面,近年來我國鋼材出口數量出現明顯下降,出口形勢嚴峻。主要原因是:國內鋼價自2016年6月至今出現大幅上揚,國內鋼材成本抬升對于國外終端采購誘惑力明顯減弱,加之受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各國紛紛推出“雙反”措施以應對中國鋼材對其出口;同時,2020年國內整體用鋼需求高于預期,綜合對比,內貿相比于外貿則更具吸引力。
3、中國鋼鐵行業出口規模持續下降、進口規模恢復正增長
――鋼材出口金額在波動中下降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1-2020年,我國鋼材出口規模波動變化。2020年為454.7億美元,同比下降15.4%。
――2020年鋼材進口規模恢復正增長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1-2020年中國鋼材進口規模呈持續波動走勢。2020年實現進口金額168.27億美元,同比上漲19.20%。
4、鋼材進出口均價差距逐漸縮小、鋼材產品結構趨于合理化、高級化
2011-2021年,中國鋼材進出口均價均呈先下降后波動回升的趨勢。2020年鋼材進口均價為831.78美元/噸,出口均價為847.06美元/噸,主要系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需求旺盛,同時人民幣升值,使得大量海外資源紛紛向中國出口,導致鋼材進口均價大幅下跌。自2016年其鋼材進出口均價的差值有逐年縮小,至2020年幾乎已無差距,可見鋼鐵行業去產能以及產能置換的成效逐漸顯現,鋼材產品結構趨于合理化、高級化。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目前鋼鐵行業受國家經濟政策影響,及自身的結構影響,正在在調整、整合、整改中, 我暫時看淡該行業。
目前鋼鐵行業受國家經濟政策影響,及自身的結構影響,正在在調整、整合、整改中, 我暫時看淡該行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