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也就是2015年的節能減排重點出來沒
一、明年,也就是2015年的節能減排重點出來沒
官方是說:要堅持全局謀劃,優化全國能源開發布局,統籌區域供需平衡,加強能源與相關領域規劃的銜接協調,使能源更好地為全國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但是,現實當中,前三年的節能減排實施效果只是基本完成,特別是在工業節能這一塊,還要重點發展,可以使用相應中科宇杰的節能設備、節能改造或是其他的方法,實現節能減排。
所以,總的來說: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發展方針,落實“節能優先、立足國內、綠色低碳、創新驅動”四大戰略。
二、國家對磚廠最新政策?
一)推進城市“限粘”。在全國城市城區開展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工作,逐步淘汰粘土成分20%以上的墻體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城市城區使用量逐年下降,防止出現實心粘土磚使用反彈現象。東中部有條件的地區可開展城市禁止使用粘土制品工作。
(二)開展縣城“禁實”。在全國縣城城區開展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工作,堅持疏堵結合、禁產和禁用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實心粘土磚廠關停、轉產。工作重點由禁止使用向禁止生產轉移,大力發展符合當地建筑結構需求,能夠替代實心粘土磚的優質新型墻體材料。
(三)推動鄉鎮、農村“禁實”。有條件的地區要研究制定在鄉鎮、農村開展“禁實”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從城鎮逐步向農村推進“禁實”工作。各級墻體材料革新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有計劃、有步驟地壓縮鄉鎮、農村實心粘土磚生產和應用空間。
(四)促進新型墻體材料領域節能降耗。燒結墻體材料制品占主導地位的地區,墻體材料革新主管部門要摸清墻體材料企業生產能耗情況,加強新型墻體材料企業能耗統計監測,樹立行業標桿企業,加大墻體材料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
大力發展節能利廢的新型墻體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笆濉逼陂g推動全國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節約1000萬噸標煤以上,力爭到2015年新型墻體材料產品生產能耗下降20%,促進本地區節能減排目標的完成。
三、2015年中國政府扶持項目
國家扶持項目
為了讓自己投資項目風險最低,享受到最好的補貼優惠,國家扶持項目是一個重要的保證,那么國家扶持項目有哪些?政府投資或者政府扶持項目主要涉及哪些領域的,我們在這里將對國家“十二五”規劃作重要分析。
當前,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訂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并且將把新興產業發展列入政府扶持“十二五”規劃的重點。
1、著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致包括七個方面:
新能源--突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新材料--形成新材料與智能綠色制造體系
生命科學--10年實現優良品種的顯著改良
生物醫藥--力爭在干細胞研究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信息網絡--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
空間海洋開發--加強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
地質勘探--提高資源勘探開采水平和效益
2.各部門要求:
國家發改委: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集成電路、平板顯示、新支線飛機、核電等重大專項建設。研究制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和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圍繞生物醫藥、生物育種、軟件和信息服務等新興領域,啟動一批研發、產業化和市場推廣重大專項工程。加大用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力度,加大研發和政府投資,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財政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大力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持公益性科研機構等的科研能力和條件建設。
科技部: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依托重大專項,加強基礎研究,拓展市場空間,完善政策保障,促進創新驅動與產業發展結合,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經濟社會發展主導力量。
工信部:把新興戰略性產業作為明年的培育重點,把信息網絡、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作為培育重點,并加快培育物聯網產業等。
這就意味著中央及地方將加大政策資金的投入,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3.積極推進節能減排。
大力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建設,扎實做好節能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建筑節能等工作。加大國家扶持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領域力度,進一步推進重點行業和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加大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力度,重點向農村傾斜。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加快實施重點減排項目,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加強重金屬污染治理,加大三河三湖及松花江等重點流域環境保護力度,開展跨省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試點。增加農村環境保護資金投入,支持林業重點工程和草原生態建設,充分利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支持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4.中央財政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
專項資金重點扶持服務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范圍包括以下方面:
(1)社區服務、副食品安全服務體系等面向居民生活的服務業;
(2)農業信息服務體系、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等面向農村的服務業;
(3)第三方物流、連鎖配送等商貿流通業、商務服務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業務外包、電子商務等面向生產的服務業;
(4)其他需支持的重點服務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