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什么出臺 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大規模開展pm2 5治理的法典?
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大規模開展PM2.5治理的發展中國家。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提出: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工程建設。
所有燃煤電廠、鋼鐵企業的燒結機和球團生產設備、石油煉制企業的催化裂化裝置、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都要安裝脫硫設施,每小時20蒸噸及以上的燃煤鍋爐要實施脫硫。
除循環流化床鍋爐以外的燃煤機組均應安裝脫硝設施,新型干法水泥窯要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并安裝脫硝設施。燃煤鍋爐和工業窯爐現有除塵設施要實施升級改造。
2013年,“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大規模開展PM2.5治理的發展中國家。
幾年來,在與霧霾交鋒的戰場上,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累計完成散煤治理約2500萬戶,全國淘汰2400多萬輛黃標車、老舊車,229家鋼鐵企業6.2億噸粗鋼產能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整治散亂污企業及集群,許多地方的鋼鐵、煤炭等落后產能被淘汰……
霧霾天氣催生了什么樣的公共政策
霧霾天氣催生了控制重點行業污染和揚塵治理的公共政策。
隨著霧霾天氣頻現,中國政府應對環境問題的步伐開始加快2013年,中國政府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2015年,中共十三五規劃建議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霧霾天氣催生的公共政策: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董戰峰在會上表示,以大氣十條為例,當前中國政府正從長期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清潔能源以及短期工業和汽車排放限制等方應對霧霾等環境問題,進行標本兼治。
通過法規形式倒逼環境污染防治,同時兼顧應急措施和可持續發展,但也面臨著資金不足等挑戰強化各類煙粉塵污染物治理,推進未淘汰設備除塵設施升級改造,確保顆粒物排放達到新標準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霧霾紅警的發布體現了中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正視,未來應通過提高油品質量及道路疏通度、鼓勵發展電動車等方式解決污染源問題,但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各項公共政策及法規的制定與落實。
廣東梅州國幾標準
廣東梅州是國五標準。國家第五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簡稱為“國五標準”,國五標準排放控制水平相當于歐洲正在實施的第5階段排放標準。
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計劃》)要求,到2017年,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PM10)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PM2.5)分別下降25%、20%、15%左右。
該《計劃》要求,加快石油煉制企業升級改造,提升燃油品質。爭取在2013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四”標準的車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四”標準的車用柴油。
2015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供應符合“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2017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國家第五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