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加大污水處理投入,哪些上市公司最受益?
前不久,國家住建部、生態環境部、發改委聯合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制定了3年后,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無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顯著提高的目標。
從國家三部委應發的文件可以看出,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污水處理作為各項環保工程的基礎,存在巨大潛力。此次方案印發,明晰了未來三年行業發展路徑,有利于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相關設備生產企業、監測企業有望進一步擴大訂單數量,推升業績,提升行業景氣度。以下具有相關項目的上市企業,都將從中受益。
先來看聯泰環保,成功運作了多個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各項目單體日污水處理能力具有區域領先優勢。其城鎮污水處理項目運營規模達到90萬噸/日,同時,聯泰環保還投資及運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黑臭水體整治等項目,都將受益于國家發布的這項政策。
國禎環保擁有污水處理全壽命周期的完整產業鏈,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六維服務”。水污染防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消滅城市黑臭水體、流域治理等需求釋放為公司水環境治理業務提供發展空間。近三年公司小城鎮環境治理綜合服務實現快速增長。抓住“第三方治理”機遇,公司工業廢水處理業務有望穩步增長。
首創股份主要業務為綜合環境服務,業務范圍包括供水、污水處理、水務工程等傳統水務業務,以及固廢處理、海綿城市、流域治理等環境服務業務公司業務分布全國23 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及一百多個城市,水處理能力達到2308 萬噸/日,服務總人口超過5000 萬,固廢處理能力超過4 萬噸/日,為全球第五大水務環境運營企業。
創業環保,充分發揮水務項目運營能力、確保水處理質量的同時,還將重點推進污泥處理、再生水利用、海綿城市建設、危廢處理等業務,提升水環境綜合治理能力在業務發展方面,不僅持續鞏固以污水處理為核心的主營業務
重慶水務是重慶供排水龍頭公司,擁有30年供排水特許經營權,在重慶主城區供水及污水處理業務市場占有率達94%。未來對市內將積極推進市水務資產公司所屬項目的并購整合、推進污泥處理等項目,以提升供排水及污泥處置市場占有率。市外積極跟蹤河南、湖北、新疆、云南、四川等地項目,逐步實現突破。“十三五”公司規劃目標到2020年污水處理能力要突破299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尚有22.10%空間。
公司污水處理設計能力191萬噸/日、自來水生產設計能力130萬噸/日,是武漢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業務的主要經營者和漢口地區主要自來水生產者。
司現有污水處理產能191萬噸/日,在建項目有:南太子湖污水處理廠擴建(15萬噸/日)、新建北湖污水處理廠(80萬噸/日)、東西湖污水處理廠一期(10萬噸/日)、宜都城西污水處理廠(1萬噸/日),預計2018年將有26萬噸/日的產能投產,公司污水處理能力持續擴大。
興蓉環境,目前公司運營、在建和擬建供水及污水處理項目規模逾700萬噸/日供水及污水處理業務。自來水供應和污水處理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從量的角度來看:18年公司 污水處理銷售量9.54億噸,同比增長5.18%。
以上公司會受益于政策、財政的支持,提升相關業務發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