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環境和破壞環境的危害有哪些
環境破壞后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帶來的危害都差不多,主要危害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影響漁業生產發展、制約工業的發展、加速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氣候環境。
1、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水體污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體受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后,通過飲水或食物鏈便可能造成中毒。大氣污染對人體的影響,首先是感覺上不舒服,隨后生理上出現可逆性反應,再進一步就出現急性危害癥狀。大氣污染對人的危害大致可分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種。土壤污染導致糧食和農產品重金屬等含量超標,影響食物安全。危害人體健康。土壤中的重金屬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后,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危害。
2、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江河湖泊中的水常是農田灌溉水源,一旦這些水體受到污染,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將污染農田土壤,被作物吸收并殘留在作物體內。一方面造成作物枯萎死亡,產量下降;另一方面,作物的品質也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污染物超標,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含量降低,使蔬菜產生異味等。
3、影響漁業生產發展
漁業生產與水質緊密相關。水污染而造成淡水漁場魚類大面積死亡的事故常有發生。一些污染嚴重的河段魚蝦已經絕跡。水污染還會使魚類和水生生物發生變異。有毒物質在魚類體內積累,食用價值大大降低。
4、制約工業的發展
很多工業(如食品、紡織、造紙和電鍍等)需要用水,水質的惡化將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如水質差的冷卻水會造成水循環系的堵塞、腐蝕和結垢,硬度高的水會影響鍋爐的壽命和安全。
5、加速生態環境的破壞
水污染除了對水體中的水生生物有危害外,對水體周圍生態環境也有影響。污染后水體感觀變差,散發臭氣,水中的污染物對周圍生物產生毒害作用,生物死亡,造成生態環境的退化和破壞。
6、影響氣候環境
大氣污染物質還會影響天氣和氣候。顆粒物使大氣能見度降低,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光輻射量。尤其是在大工業城市中,在煙霧不散的情況下,日光比正常情況減少40%。高層大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和氟氯烴類等污染物使臭氧大量分解,引發的“臭氧洞”問題。
從工廠、發電站、汽車、家庭小煤爐中排放到大氣中的顆粒物,大多具有水汽凝結核或凍結核的作用。這些微粒能吸附大氣中的水汽使之凝成水滴或冰晶,從而改變了該地區原有降水(雨、雪)的情況。人們發現在離大工業城市不遠的下風向地區,降水量比四周其它地區要多,這就是所謂“拉波特效應”。如果,微粒中央夾帶著酸性污染物,那么,在下風地區就可能受到酸雨的侵襲。
大氣污染除對天氣產生不良影響外,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也逐漸引起人們關注。由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引發的溫室效應的加強,是對全球氣候的最主要影響。地球氣候變暖會給人類的生態環境帶來許多不利影響。
%E5%A4%A7%E6%B0%94%E6%B1%A1%E6%9F%93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