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標準從哪些方面體現了關于環境績效的要求
目前GB/T 24001 2015版的正式標準還未出臺,從已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的內容來說,包括環境績效的要求包括:
0.2 環境管理體系的目的
0.3 成功因素
1 范圍
5.2 環境方針
5.3 崗位、職責和權限
7.2 能力、7.3 意識
9.1 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
9.3 管理評審
10.3 持續改進
簡單來說,企業環境整體體系的要求和范圍增加對環境績效的要求,在方針中體現,崗位/能力/意識應符合績效的要求,進行監視測量,進行管理評審,采取持續改進措施。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
大氣環評等級劃分依據:等標排放量,地形條件,當地執行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
等標排放量的計算:Pi=(Qi/C0i)×109。
Pi-------等標排放量,m3/h;
Qi------單位時間排放量,t/h;
C0i-----大氣環境質量標準,mg/m3。
Coi一般選用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二級標準(和“修改單”)的一次采樣濃度允許值 (即按GB3095中二級標準和“修改單”中各污染物一小時平均取值時間的二級標準限值計算) ,對該標準中未包的包含的項目,可以照TJ36—37中的相應值選用,如已有地方標準,應選用地方標準中的相應值,對某些上述標準中都未包含的項目,可參照國外有關標準選用,但應作出說明,報環保部門批準后執行。Qi應符合國家或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評價工作級別(一、二、三級)
Pi (m3/h)
地形 Pi≥2. 5109 2.5109>Pi≥2.5108 Pi<2.5108
復雜地形 一 二 三
平原 二 三 三
復雜地形:丘陵,山區,沿海,以及大中城市的城區。
級別調整:可以根據項目的性質,總投資和產值,周圍地形的復雜程度,環境敏感區的分布情況,以及當地大氣污染程度,對評價工作的級別作適當調整,但調整幅度上下不應超過一級。對于三級評價項目,如果Pi<2.5107,其評價內容可按下述有關規定進一步從簡。調整或從簡結果應征得環保主管部門同意。
如何設計具體績效評價指標衡量企業的創新能力
隨著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業績效評價已經成為政府、投資者和企業利益相關者所關注的重點問題。然而,我國目前在績效評價的理論研究和具體實踐上仍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理論研究和制度建設的重點主要是政府作為外部評價主體,即出資人對被投資企業的績效評價,對企業的內部績效評價、符合戰略的績效評價體系尚缺乏足夠的研究。建立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系統是協調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矛盾的重要方法,也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客觀需要。通過績效評價目標和各層面的指標,企業的發展戰略在組織內更明確,便于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及企業內部員工的目標和企業的發展戰略聯系起來,使管理層及員工目標一致地集中精力改進企業的績效,便于企業對發展戰略進行檢驗、確認和修正。另外,企業績效評價也是建立經營者激勵機制的基礎,企業所有者可以藉此來引導企業的經營行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起著一種導向性和保障性的作用,而這種導向性和保障性作用的良好發揮必須建立在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和科學的評價方法的基礎之上。本文擬通過剖析目前我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不足與缺位,在總結國內外績效評價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在深入分析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基礎上,對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