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理霧霾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1,控制重點行業污染和揚塵治理。強化各類煙粉塵污染物治理,推進未淘汰設備除塵設施升級改造,確保顆粒物排放達到新標準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加快重點企業脫硫、脫硝設施建設。
2,發展綠色交通,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治理大力發展城市公交系統和城際間軌道交通系統,鼓勵綠色出行,積極推廣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大力發展電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汽車,鼓勵燃油車輛加裝壓縮天然氣,促進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作為汽車動力燃料,為汽車安裝凈化裝置,實現汽車尾氣催化凈化。
3,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堅決淘汰國家確定的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大力淘汰鋼鐵、建材和紡織等一批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節能減排要求的落后產品、技術和工藝設備。
4,是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協調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節能環保產業技術標準和規范,加大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研發扶持力度,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支持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新興支柱產業。5、加強公共交通建設,降低汽車尾氣排放。進一步加強公交系統建設,公交車和出租車試用混合動力,且優化路線設計、延長通行時間,以此減少私家車出行。同時,還要控制私車的大量出售,積極制造推廣并出售電器環保車輛,加強車輛尾氣環保檢測,提高車輛尾氣檢測合格率。6、健全考核監管體系。建立空氣污染治理考核體系,健全監督監管體系,確認責任主體,制定責任目標;建立主管部門、監督機構、新聞媒體、百姓多方參與的監督監管體系,形成全社會參與空氣污染治理的局面。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霧霾問題隨之而起,霧霾問題已經進入我們茶余飯后交談的問題,那中國治理霧霾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讓我們看下:
1.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等。
2.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占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3.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當然霧霾問題危急著我們的生活,單靠政府去完善那也不行,主要的還是從我們人類自身去思考問題,我們每個人少做一些危害自然的事情,那么自然也就會少回饋一些對我們的傷害,所以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霧霾離我們遠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