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大氣污染的含義?
大氣污染
潔凈大氣被有害氣體和懸浮物質微粒污染的現象。大氣污染不僅對天氣和氣候發生影響,而且對人類生活、動植物生長、工業產品質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等都有很大危害。采取一定的凈化防護措施,可以防止或減輕污染。
論述我國合理利用能源資源,開發新能源對控制大氣污染的重要作用。
分析這個,我個人感覺首先先從能源使用的不合理的應用對大氣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現在的能源結構占很大一部分的是煤炭和石油,能源結構的改變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關鍵。就目前的我們國家的技術和實際條件來說,每年消耗的這些能源都沒能夠完全利用,既造成了能源的浪費也對環境帶來了很大的污染。一般來說,目前的溫室效應和酸雨等大氣問題煤炭和石油的燃燒是該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要改善大氣的環境,就必須從能源部分下手,也就是要改變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尋找新能源。首先我們先要合理的利用現有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廢氣的排放;再有就是我們要尋新能源,大力開發核能與水能等污染較低的能源,改變能源結構。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控制大氣的污染狀況。
(2012?崇明縣一模)研究NO2、SO2、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具有重要意義.(1)利用反應:6NO2+8NH3催化
展開全部
(1)對于6NO2+8NH3
催化劑
△ 7N2+12H2O,當有6molNO2反應共轉移了24mol電子,所以電子轉移了1.2mol,參加反應的NO2為0.3mol,則0~10min時,平均反應速率υ(NO2)=
0.3mol
2L
10min =0.015mol/(L?min),故答案為:0.015mol/(L?min);
(2)A.無論是否達到平衡,體系壓強都保持不變,不能用于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A錯誤;
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說明濃度不變,達到平衡狀態,故B正確;
C.SO3和NO的計量數之比為1:1,無論是否達到平衡,二者的體積比保持不變,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C錯誤;
D.反應前后氣體的質量不變,物質的量也不變,所以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D錯誤;
故選B;
(3)化學平衡常數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平衡常數K值變大說明溫度升高平衡右移,正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逆反應速率先增大再增大,故A正確,
故選A;
(4)由圖示可知:相同壓強下,溫度升高,該反應CO的平衡轉化率降低,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根據此時CO的轉化率已經很高,如果增加壓強CO的轉化率提高不大,而生產成本增加,得不償失,
故答案為:放熱;在1.3×104kPa下,CO的轉化率已經很高,如果增加壓強CO的轉化率提高不大,而生產成本增加.
為什么要向污染宣戰,努力改善空氣質量
因為空氣污染對整個世界都有毀滅性作用:
一、大氣污染對人體和健康的傷害
大氣污染物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危害人體:一是人體表面接觸后受到傷害,二是食用含有大氣污染物的食物和水中毒,三是吸入污染的空氣后患了種種嚴重的疾病。從
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各種大氣污染物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的,對人體的影響又是多方面的。而且,其危害也是極為嚴重的。
二、大氣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發育
大氣污染主要是通過三條途徑危害生物的生存和發育的:一是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二是減緩生物的正常發育,三是降低生物對病蟲害的抗御能力。植物在生長期
中長期接觸大氣的污染,損傷了葉面,減弱了光合作用;傷害了內部結構,使植物枯萎,直至死亡。各種有害氣體中,二氧化硫、氯氣和氟化氫等對植物的危害最
大。大氣污染對動物的損害,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食用了被大氣污染的食物。其中,以砷、氟、鉛、鉬等的危害最大。大氣污染使動物體質變弱,以至死亡。大氣污
染還通過酸雨形式殺死土壤微生物,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危害了農作物和森林。
三、大氣污染對物體的腐蝕 大氣污染物對儀器、設備和建筑物等,都有腐蝕作用。如金屬建筑物出現的銹斑、古代文物的嚴重風化等。
四、大氣污染對全球大氣環境的影響 大氣污染發展至今已超越國界,其危害遍及全球。對全球大氣的影響明顯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臭氧層破壞,二是酸雨腐蝕,三是全球氣候變暖。
這四點,就說明了必須質量空氣污染的原因。希望E風機網能夠幫到你。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